登陆注册
20153900000037

第37章 “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邵灶友素描(2)

就这样,邵灶友真正结束了学校生活,告别艺校,惜别恩师和众多同窗学友,走上了社会,又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当他离校时,同学们都在他的毕业纪念册上写下勉励之词,邵灶友至今仍保存在身边,常拿出来反复读看,回忆着当时的欢乐和友谊。他一直和同学们保持着纯净的情谊,相互往来,工作上相互支持,专业上相互帮助,几十年来如一日,这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谊,令人钦佩。

1959年3月,邵灶友坐在报社编辑部办公室内,开始了编辑、记者的工作。由于邵灶友牢记离乡时兄嫂的嘱咐:“到哪里不要忘了根本,不要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一定要认认真真办事,老老实实做人。”所以,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最高的热情和最大的能力去完成组织上交付给他的一切工作任务,毫无怨言。1960年秋,他奉命参加省组织的农村工作队到阜阳,干起了与艺术毫不相干的工作,当农村生产队小队长、食堂主任等职,一千就是三年,直到1963年才回到合肥,被安排到省群众艺术馆工作,和馆里同志们一道编辑出版《群众画页》,为配合当时的形势和对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的宣传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可是,时隔一年,邵灶友又被派往寿县、舒城搞农村的“四清”运动。直到他再回到合肥时,一切都变了。

十年浩劫的狂风已在中国大地猛烈的刮起,铺天盖地的大字报,震天撼地的狂呼乱叫把个好端端的省城已折腾得天翻地覆。在那个不要文化,不要知识,不要科学,更不要什么艺术的年代里,邵灶友同很多人一样,在当时运动的浪潮中被卷进卷出,一事无成,白白搭去几年光阴。1969年,由于宣传的需要,邵灶友和群艺馆诸同志们又奉命承担组织和开展全省群众美术活动。那时期,省文联被砸烂,人员被下放,瘫痪了的安徽美术事业亟待振兴,那么,邵灶友及省群艺馆诸同志即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他们主持组织了全省大型美展十余次,并继续编印《群众画页》和《安徽美术丛刊》,还积极组织基层文化馆站干部业务培训、协助省文化局筹办安徽画院等工作。80年代初,排除各种干扰,创建了《安徽画廊》,为从事美术事业的人们提供一处不可多得的展示才华的场地,确为我省培养出一批批美术新秀,有的走出了安徽,甚至走出了国门。在这些工作中,省群艺馆诸同志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好成绩,邵灶友作为其中主要成员之一,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1988年6月,文化部授予邵灶友“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光荣称号。同年,被省职称办审批为副研究馆员。1989年,当选为安徽省民间美术学会会长。1990年,当选为安徽省艺术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1991年,当选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委员会委员。

“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农民的儿子。”邵灶友敬重兄嫂,兄嫂的话他铭刻在心。尽管50年代就远离故乡来到省城,但他每年都要挤时间回归故里去看望他们。1970年与胡纪云结婚后,贤惠的妻子也和他一样敬重兄嫂。这次我陪他返乡时,有幸拜识了邵家憨厚地道庄稼人的二哥及贤良端庄典型的农妇二嫂。言谈中透露出诚实、本份。我真为灶友高兴并感受到这么一点,邵灶友如今仍能保留那朴实、纯真、宽厚待人的品德,我想与他生活在兄嫂身边受其美德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灶友尽管后来曾当过农村生产队小队长,直到1984年任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至今,但他不忘根本,不忘自己是个画画人,依旧不懈地努力读书习画。不管自身在仕宦道路上如何艰难跋涉,还是在那风风雨雨忙忙碌碌的年代里,挤时间抓空闲,比他人少进电影院或其它娱乐场所,坚守孤灯,奋斗不息,有时通宵达旦。他知道:“艺术虽有天才可凭,但不下苦功,则不能有大成就”(徐悲鸿语)。他知道,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不读书,不钻研文艺理论,是很难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的,是很难增添深邃的理性认识的,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以后,再回到生活中和大自然里去多看多感悟其真谛,坚持手不停,笔不息,勤画画,多实践,方能用不断提高的绘画技艺去创作。于是,他跑了很多地方,如大别山、九华山、齐云山、天柱山、黄山、泰山等地。那里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都给了他许多的启迪;他读书很多,使他认识了石涛、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先生,大师们的为人处事及总结出的绘事经验,给了他莫大的教益,使他拓宽了思路。诚然,他在钻研中国画山水时,没少下死功夫,他临摹了大量的黄宾虹、石涛、渐江、龚贤、李可染等大师们的作品。临摹中,他不是依照葫芦画瓢,而是用一丝不苟精神,心摹手追,克求意与古会,以达到其临摹作品的内涵领会先贤的思想,提高自身的修养。中国画源远流长,中国画画家在创作中国画山水画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在探求自然生态关系中的美学表现,凭借一个中国画画家特有的敏锐的眼光、聪颖的头脑,在生活中、大自然里捕捉绘画的对象去描绘、写意。邵灶友也正是这样,多次回到故乡,面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民情风貌,妙悟其群山河流小桥村庄之美来开辟自己的山水画的广阔境界,正如邵灶友深情地说:“我的故乡是美丽的、令人向往的好地方,这里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用辛勤汗水建没着她,使她格外秀丽。从这里走出了众多的华夏文艺精英,如渐江、石涛、黄宾虹、胡适之等诸先生,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作为这里的乡民是值得骄傲的。”的确,这里的父老乡亲和山川草木表现出的宽厚和仁慈,使邵灶友感受到生活美、自然美,增添了他对艺术追求的信心和对生活热爱的激情。

他每回故乡,总是用炽热的情感拥抱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花一鸟,画满一大本速写带回合肥,年复一年,邵灶友的写生稿超千幅,他按时间装订成厚厚十余本,作为他在案头作画的第一手参阅资料。

1977年,正当他在中国画山水画研究和实践的道路上艰苦跋涉时,恰逢一个中国画山水画画家赴皖写生团来合肥,在张建中先生的引荐下,他有幸认识了著名画家方济众、应野平等诸位先生,并陪同他们为期三个月的赴皖南采风和写生。这100天里,同行的还有南京画院、北京画院和省内的诸多同仁,他和他们朝夕相处,学作画做人,收获极大。特别是在方济众、应野平先生的指点下,目染耳濡,他的画艺有了很大的突破和飞跃,用笔用墨明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此,他更热心于深人生活,师法姐妹艺术,更注重师法自然。王朝闻先生曾这样说:“在造型艺术里,抒情或言志,都要依靠状物和传神,不讲究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和不磨练笔墨上的功夫,不仅不能构成中国画特有的形式美,而且,那就既不利于更好地状物和传神,也不利于更好地抒情或言志。中国画的笔墨,是前人在状物、传神、抒情以至言志的目的指引之下,而且长期和欣赏者的兴趣、习惯相联系,从而得到肯定的智慧、才能的结晶,它是经过艰辛劳动得来的创造性的收获。当作一种反映生活的知识来考察,它是新时代的中国画家所必须掌握的。当作一种反映生活的手段来考察,它必须是新时代的中国画家所不可缺少的。但是,前人的笔墨技法和功夫,对后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借鉴的对象。它只能是新时代的中国画家怎样培养和提高自己本领的借鉴,而不能代替自己在笔墨上的创造性……”我想,邵灶友在学习传统时也体会到这番道理,他决心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突破传统,走自己的路子,把自己的思想和修养统统融入在自己的笔墨之间。他力求山水美与人物美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在画中表达出一种热情,一种意境,一种美感来展示他对生活热爱的一种激情。他在绘画的技法上,较多地继承了新安画派,但不拘泥,而是潇洒地糅人西画的色彩,吸收现代派绘画的表现手法,以致他的作品有了自己的风格,构图是那般清新、明快,笔墨是那般厚重、灵动,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正如我省美学家郭因先生著文指出:“他是徽州人,他熟悉家乡景色,他热爱家乡风光。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有强烈感受和浓厚感情:”邵灶友“对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有一定的素养,又有很好的素描基础和写生能力,更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瀚渲、勾勒,皴擦、点擢,信笔所为,无不如意,既豪放泼辣,又凝重谨严。既有纵横的才气,也有深厚的功力。尤其可贵的是,他有表现气氛与创作意境的慧心巧手”。郭因先生说得如此明确,他是以他美学家的眼光审读了邵灶友的作品而言的。另外,著名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原国家出版委员会主任王子野先生在偶然看到邵灶友的山水画作品后,十分欣赏并主动为之推荐,1980年3月,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他众多的作品中精选出若干幅,编辑出版了一本《邵灶友写生画选》。诚然,这十多年又过去了,邵灶友新的一本作品集又将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我这里对邵灶友的作品不能也不敢作过多的评说和饶舌,我诚心诚意地建议诸君去认真地读一读他过去和现在的作品,自有体会。当然,邵灶友的作品不可说已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今年他仍不到花甲之年,在艺坛与齐白石、萧龙士、朱屺瞻、钱君匐等诸位德高望重的大师们高龄相比,他尚属年轻,还处在风华正茂之际,他依旧在不断进取的途中。可贵的是,他很有自知之明,他曾衷恳地对郭因先生说过,他的作品远不够成熟,而只是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他很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如画面说得太多,交代得太详尽,概括、洗炼、升华不够,缺少沁人肺腑、令人悠然神往的意境。线条也常缺乏独立的审美价值等。正如他近日与我聊天时说:“一个真正的画家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较高的审美标准,还要有一定的技艺表现能力,这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想完善这项工程,是要花大气力才可得的。”我听了他这番话,深知他是暗下了决心的。正因为他有这种精神,他才能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创新进取,他才会不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几乎在新的作品中很难找回过去的邵灶友,特别是属于邵灶友自己的绘画语言,我为此感到陌生,感到欣慰。故而,我由衷地祝愿他将会在艺坛作出更加可喜的成绩,来回报他魂牵梦绕、时时刻刻无不思念的故乡及在那里的父老乡亲。

“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齐白石先生的话,我和邵灶友都喜欢,并极力去做。

我还能说什么,只想说,如今,邵灶友把作品经过精心筛选汇编成册,当一次个人小结并奉献于世,我以为这将是邵灶友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更是他的起跑点。这是邵灶友自己在向自己挑战,我很欣赏他的作为。

甘于寂寞又能耐得寂寞的人是定能成功的。

勇于拼搏又能善于学习的人是定能进步的。

取得成果又能谦虚奋进的人是定能飞跃的。

邵灶友就是这种人,我祝福他!

1995年3月15日于合肥不闲居

(原载《邵灶友画集》,安徽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同类推荐
  •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

    民族音乐随笔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器乐文化、艺术管理和对外交流。第一部分涉及民族器乐艺术的发展历史;中外音乐的比较;民族器乐的文化意味及其审美价值;第二部分的篇幅虽少,但对“艺术管理”这门在我国还是新兴学科的建设却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则记述了近十几年来中央民族乐团赴世界各地,尤其是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联合国会议大厅、柏林爱乐大厅、荷兰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音乐厅等世界著名殿堂演出的盛况。
  •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生要看的50经典电影

    一本对经典电影评论的著作。我们仅拥有今世今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有些事是我们无法忘记的,有些人是我们忘记不了的,正如那些值得回味一生的电影——当影院中灯光骤熄,帷幕拉开,仿佛就是梦的开始。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情节与故事,那些在光影中既模糊又清晰的容颜与身影,那些具有穿透心灵力量的对白与歌声,是你的,也是我的,越远了越近,越久了越真……
  • 教你中国绘画史

    教你中国绘画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我是你的TFphone

    我是你的TFphone

    安冉相信,自己一定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不就是贪睡了一分钟吗,竟然错过了校车;不就是错过了校车吗,大不了走去学校;不就是走去学校吗,但也不用丢掉手机吧!!!算了,默默地买来了最近好流行的OPPOR9,好吧,晚上抱着自己可爱的爪机入睡。===第二天===“咦,我的抱抱熊怎么长高了?不过,手感真不错。”在一看,(⊙o⊙)!我的手机变成了美男,天上掉美男还砸到了我安冉家,手拿麻袋抓美男。“喂,我要充电,不然会没电。”“喂,我睡地板你谁床,凭什么?”“喂,过来我带你穿越时空。”……美男在手,天下我有,等等,美男要逃跑!偶买噶,奋起直追抓美男,我安冉要定你了。
  • 见鬼录:抢个总裁来镇宅

    见鬼录:抢个总裁来镇宅

    第一次相遇,她正在河边给一具泡的腐烂的尸体化妆。第二次相遇,她蹲在垃圾桶旁边给一具破碎的尸体缝补。他终于为了一己私欲对她产生好奇,“女人,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她退无可退,无意之间发现他竟是难得的辟邪之宝,一反之前,竟是主动留宿。“总裁!你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 老婆难逃:误惹撒旦总裁

    老婆难逃:误惹撒旦总裁

    她是他花五百万买来的女人,所以她的一生注定要烙下这样的价签和耻辱。他不爱她,娶她不过就是为了不断的折磨和羞辱她,她跪下哀求他放过她,他冷淡笑道:“想要我放过你?你想离开我?想要离婚?可以,除非你死!”是的,既然不能生离,就只剩下了死别,终于在疾风骤雨的夜晚,她从豪华游轮的甲板上纵身一跃跳入那茫茫大海中……
  • 家庭按摩大全

    家庭按摩大全

    《家庭按摩大全》满足了人们小病自己能治疗,不打针、不吃药、不花钱、不上医院的愿望,在动动手、推、按,捏、摩之间,就达到了解除病痛的效果。相信《家庭按摩大全》一定能成为您健康生活的指南!
  • 为政忠告

    为政忠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复仇:一品腹黑夫人

    重生复仇:一品腹黑夫人

    她只为复仇而生,誓要杀尽负她之人。她以仇恨做为基础,以身心作为筹码,以他为棋。他受尽欺凌,人前昏庸无能,却爱她如痴,愿为她鞍前马后。她以身心为棋,一步步诱他入局,让他颠覆天下,为她手中最残忍的利器。指尖划过她胸前,勾勒着轮廓:“凤七夜,陪我七夜我便任你差遣。”女子垂眸轻颤,把另一只送入男人手中,呵气如兰:“成交。”
  • 历劫小妖

    历劫小妖

    木琉璃从来就没有身为妖的自觉性,也是,从小在人界长大的她还没见过除了她之外的妖精呢,可修仙门派大佬也看不出她的真身是怎么回事?突然跑出一个美的人神公愤的妖孽非要当她的师傅又是怎么回事?且看一个小小“废柴”弟子如何把三界搅得天翻地覆!今生缘,前世劫。我本无意三界,三界却执意天劫!今世,我要把你们欠我的,千倍百倍的讨回来!
  • 青青校园我的老公

    青青校园我的老公

    在倒霉的一天中,最倒霉的就是遇见了得罪不起的人,她跑她逃。书包被盗,桌椅被毁,被迫喊他哥哥,这些都不重要。没想到的是大人竟然逼着她搬进了那个恶魔的家中。他的女朋友连同死板粉丝想尽法子跟她作对……我只是最平凡的高中生,而我却有不屈挠真性情。老公,你是我的……
  • 剑道匹夫

    剑道匹夫

    一本绝世剑典,将他推上了武林至尊的宝座,同时也将亲人推入了背叛的深渊,或对或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入了周冲的灵魂之中,穿梭异世,难消的美人恩,难领的兄弟情,扑朔迷离的身世,在周冲身上一一呈现。我为魔时,天下皆无,我为仙时,万物叹服!匹夫一怒,十步万屠,四方皆无!
  • 土地

    土地

    《土地》以鄂南为背景,围绕“土地”展开故事情节,讲述自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几个家庭在社会变革中的命运沉浮。作品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农民和农村干部形象,努力展示鄂南的地域风貌和风俗人情,是一部乡土题材的现实主义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