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观世音坐在莲花宝座上念佛参禅。一天,忽然感到心中烦闷,静不了神,张开慧耳,隐隐约约听到千万百姓怨恨之声,细辨方向,知道是瀛山百姓有难。睁开慧眼,看到瀛峰顶上白云观前杨常符跪拜祈水,众多瀛峰百姓正在忍受无水的煎熬,心里奇怪,驾起祥云来到瀛峰上空,发现压在瀛山脚下的恶龙丢下躯壳,灵魂出窍,变化为人形继续作恶,切断了瀛峰山顶的水脉。知道恶龙灵魂混迹人间,一时难以寻找,应想出办法,帮助瀛山峰顶接通水脉。菩萨驾祥云回到南海,叫来童子责备。童子自知监管恶龙不严,惹下祸端,承认了错误。观世音命令童子将功补过,找到龙王,接通瀛峰水脉。童子领命去了。
张果老、吕洞宾两位神仙非常关心白云观的修建,看到恶龙作祟,斩断水脉,十分焦虑,无奈自己法力有限,没有办法恢复水脉,后来看到观世音派出了童子,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杨常符跪在茅屋前祈求水源,跪了整整三天,这一夜正跪着祈水,忽然听到山岩边响起哗哗水声,睁开眼睛仔细望去,前方山岩一个低洼之处,一股泉水从地下汩汩冒出,源源不断。杨常符十分高兴,急忙磕头拜谢上苍。
瀛峰顶上水脉比原来更旺,众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逃下山的乡亲又搬回来了。杨常符和王白云在悬岩低洼喷出泉水处砌了一口井,取名叫玉井,井水清澈,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始终保持着满满的一井清水,不管天干水涝,井水依然。
白云观重新开工修建,瀛山上的乡亲都来帮忙,每天清晨,建庙工地就来了不少人,有的挖地基,有的抬木料,有的抬石运土,人来人往,说说笑笑,非常热闹。杨常符、王白云分头指挥,从早忙到晚,喝水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柴娃带着几个年轻人专挑重活干,抬石头,夯地基,一天忙到晚,浑身上下汗水不干。
很快,地基挖好了,开始砌墙,砌墙用的砖要从瀛山脚下的小集镇运来,山高路陡,十分艰难,有一段悬岩上的路是在岩壁上挖洞栽上木桩,用木板架成空中栈道,担着砖石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会摔下山岩,粉身碎骨,运砖的任务十分艰巨。柴娃自告奋勇,带领年轻人到山下运砖,十多里山路,挑着百十斤重的砖块,在高低不平的茅草小路上走,不一会儿便大汗淋漓,可是,路窄坡陡,没有放下担子休息的地方,只好咬着牙,坚持着往上爬。经过栈道的时候,摇晃晃,颤悠悠,迈出第一步,小心翼翼踩稳了,才敢迈出第二步,走在栈道上面,不敢往下看,下面是万丈悬崖。白云身边飘,凉风迎面来,提心吊胆,终于走过栈道,爬上了瀛山峰顶,把砖块运到了工地。尽管十分艰险,十分辛苦,可是一天能够运两趟,保证建庙工地的需要。
恶龙斩断水脉的阴谋失败了,水脉被观世音菩萨派童子恢复了,而且比原来的水更旺更多,恨得牙咬得“嚓嚓”响,它知道自己逃脱瀛山脚下囚禁地的事已经被观世音发现了,不敢轻易亲自出马公开破坏白云观的修建,躲在相公岭的天成庙里,收罗一些抢劫行凶、强奸杀人的恶徒,让恶徒出面破坏白云观的修建。这一天,恶龙把恶徒们聚集在天成庙后面的密室里,商议怎样破坏白云观的修建。
恶龙叹着气说:“徒弟们,白云观修得热火朝天,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修成,那时候我们的日子就难过了,快快想出个好主意来,让白云观修不成。”
一个只有一只眼的恶徒说:“师父,我们到瀛峰山顶去抢,去偷,闹得人心惶惶,让他们没有心思修庙。”恶龙摇着脑袋说:“不好!不好!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如果瀛山顶峰的人团结一心对付我们,一定打不过他们,也许会弄巧成拙。”
一个叫鬼点子的恶徒说:“师父,我有一个好主意,修庙要从山脚往山顶运砖块,悬崖上有一段栈道非常险要,我们偷偷去抽掉几块栈道木板,换上腐烂的木板,让搬运砖块的人摔几个下悬崖,人人惧怕,白云观就修不成了。”
恶龙因为抢占天成庙后伪装成了和尚,附近乡亲称他恶和尚。
恶和尚歪着脑袋想了一阵,拍手叫好。当天晚上,派了鬼点子和一只眼,夜深人静悄悄摸到悬崖栈道上,抽掉了三、四块好木板,换上腐烂的坏木板,还作了伪装,一般人看不出来。
第二天清早,天蒙蒙亮,柴娃早早带着运砖的队伍出发了,他想早起晚歇,争取多运一趟砖。白云观修建工地干活的人积极性高,干劲大,砖块供应不上。风轻轻地吹,树林里的鸟儿叽叽喳喳叫,柴娃心里高兴,忘记了十多天来挑运砖块的疲劳,一边赶路,一边和同伴们说说笑笑,到了悬崖栈道上。每次经过栈道,柴娃都十分小心,一面嘱咐同伴注意脚下,一面试探着迈出脚步,走到栈道中间了,他伸出脚踩稳了一块木板,正准备迈出另外一只脚,木板断了,柴娃大叫一声,身子坠下了山岩。
运砖队伍的其他人吓坏了,一个一个十分小心地退出栈道,一齐拉开嗓子大声呼唤:“柴娃!柴娃!”只有风声,听不到回答。一个同伴吓得哭了,大家赶紧赶回修建工地报告。修建道观的人们听说柴娃掉下了悬崖,一个个惊得呆住了,乱糟糟地向悬崖边奔去。杨常符急忙叫住了大家,派王白云挑选了五个精壮小伙子,找了一个常年在瀛山上打柴的老人带路,绕道到悬崖下寻找柴娃,让其他人静等消息。
白云观修建工地停工了,乡亲们没有心思干活,焦虑地等着消息。柴娃的妻子怀有身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没有到修建工地干活。乡亲们害怕她听到消息难过,没有人敢到柴娃家给她报信。
王白云同打柴老人带着五个小伙子在荆棘丛中穿行了大半天,有的地方没有路,他们低着头,两手趴在地上,在荆棘丛中钻进钻出,终于绕道到了悬崖底,寻找了半天,石缝草丛都搜遍了,没有找到柴娃,也没有发现尸体。正在焦急万分,一个年轻人抬头发现悬崖上石缝中有一棵松树,柴娃正好挂在了树杈上。
王白云请打柴老人带路,又钻了一个多时辰的荆棘树丛,还把几根绳子连在一起,把抢救的人从悬崖上吊下,终于救出了柴娃。让人惊喜万分的是,柴娃福大命大,只是手背上挂破了几处,不但保住了命,伤也受得不重。
杨常符安排人把柴娃送回家。柴娃妻子听说丈夫从悬崖栈道上摔下去,吓得瞪大了眼睛,后来看到丈夫居然完好无损,赶紧点燃香烛,感谢菩萨保护。
木板掉了,栈道断了,砖块运不上来,道观修建工地就要停工。
杨常符派人检查了栈道,好在坏掉的木板没有几块,赶紧让人换上了新的结实的木板,运砖的队伍又可以下山挑运砖块了。柴娃在家里休息了两天,赶到工地参加了运砖的队伍。
恶和尚破坏栈道的阴谋失败了,虽然让修建白云观的乡亲们惊吓了一场,可是有惊无险,栈道修好了,道观修建工程没有停,乡亲们照样干得热火朝天。恶和尚不甘心,找来鬼点子商量,一不做二不休,派了两个恶徒,带上炸药,半夜三更赶到悬崖栈道上,安放好炸药,点燃引线,轰隆隆一声响,不但炸垮了栈道上的木板,连木桩子也炸得无影无踪。
杨常符、王白云干了一天的活,累了,晚上睡得死死的,清早听到运砖队伍派来的人报告,悬崖上的栈道被人用炸药炸得无影无踪,急忙赶到悬崖边上看,傻了,悬崖上空荡荡的,栈道的影子都没有了。
没有了砖块,白云道观修建工地又停工了,真是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柴娃和王白云带了几个年轻人试探着重新在悬崖上安装栈道,用绳子拴住腰,从悬崖顶吊人到悬崖中间打洞安木桩铺设木板,可是,太艰难了,人悬挂在悬崖上使不出力,悬崖的石头坚硬如铁,用凿子叮叮当当打了半天,只打出了一个浅浅的石窝,安一根木桩要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杨常符估算,重新修好栈道最少三年。
杨常符和王白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柴娃带着运砖的年轻人另外寻找道路,花了七、八天时间,用砍柴刀劈开乱石中的荆棘,终于探出了一条绕过悬崖上瀛峰的小路,不过,小路更加难走,要绕道三十多里,以前走栈道,一个年轻人可以挑五十块砖,一天走两趟,走新探出来的小路,崎岖难行,一个年轻人一次只能挑三十块砖,清早出门,天黑回家,一天辛辛苦苦只能运一趟。
白云观修建工地虽然仍然有乡亲在干活,但是砖块运输艰难,修建的速度大大减慢了。张果老、吕洞宾两位神仙挂牵着修建白云观的事,两个人相互邀约到了瀛山峰顶,看到修建工地上没有几个人在干活,心里奇怪,找到一位干活的农夫询问,知道了栈道被毁、砖块难运,修建工地用不了多少人的事。张果老掐指一算,知道是恶龙作祟,可是,两位神仙自知法力有限,制服不了恶龙,俩人商量怎样帮助徒弟加快白云观修建的速度,早日修成白云观。吕洞宾提议施展法力,帮助修复栈道。张果老摇着头说:“栈道修好,恶龙还会毁坏,我有一个万全之策,一劳永逸。”吕洞宾赶紧询问什么计策。张果老笑了笑说:“吕老弟,你和牵牛星关系很好,上天借来金牛,在瀛峰悬崖上踏出一条路来,恶龙不敢得罪牵牛星,不会再来破坏。”
吕洞宾听了师兄的建议,拍着手叫起好来,事不宜迟,他告别了师兄,驾起祥云直奔银河,半日功夫,到了牵牛星府大门外,请看门人通报,进了牵牛星府。看到牛郎一脸愁容,唉声叹气,吕洞宾小心翼翼询问原因,原来牵牛星思念织女,向王母娘娘请求,每年增加一次会见织女的机会,想不到王母娘娘一口回绝,还训斥了一顿。
牛郎叹着气说:“吕老兄,还是你们八仙快活,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整日乐乐和和。”
吕洞宾叹了一口气说:“牛哥,谁说我们没有忧愁,我正有一件事想找你帮忙。”
吕洞宾讲了徒弟修建道观广布善行,发扬爱心,遇到恶龙作祟毁了栈道,想借金牛在悬崖上踩出一条路来。牵牛星听了,摇着脑袋说:“不行,不行,金牛私自下凡,玉皇大帝知道了要挨处罚。”
吕洞宾耐着性子劝牛郎,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天庭很多神仙悄悄下凡,玉皇王母蒙在鼓里,即使知道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金牛只下凡一个晚上,天亮送还天上,不会有人知道。磨了半天嘴皮子,牛郎笑了,说:“吕老弟,你的嘴能把死人说活,好好好,金牛借给你一个晚上。”
吕洞宾心里高兴,天黑了,从牛圈里牵出了金牛,悄悄地来到了老瀛山脚,一声鞭响,金牛遵照吩咐,奋起四蹄,“踏踏踏”,从瀛峰脚下向峰顶奔去,牛蹄踏着岩石,冒起朵朵金花,一遍、两遍,金牛在瀛峰悬崖上来来回回奔跑了四次,在岩石上踏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盘旋向上的小道。上山小道与悬崖浑然一体,用不着架设栈道了。悬崖上的小道与山脚上山的小道连接在一起,成了一条从山脚蜿蜒曲折向上直通山顶的登山小道,比原来通过栈道的上山小路还近了许多,好走了许多。
天亮了,瀛峰顶上的打柴人发现悬崖上出现了一条上山小路,又惊又喜,消息传开,瀛山峰顶的乡亲扶老携幼赶到悬崖边看,个个叫好,人人称奇。一个乡亲抬头看到半空中一个神仙正牵着一条金光灿灿的牛冉冉升空,越走越远,大声喊了出来,众多乡亲一齐抬头看天,明白是神仙帮助在悬崖上开出了一条上山小路,急忙跪下磕头,感谢上天赐给了瀛峰上山路。
杨常符、王白云听乡亲报告悬崖上有路了,还看见有神仙牵着金牛上天了,知道是师父在帮助自己,心中十分感谢。
有了路,而且新的路比原来的旧路便捷,砖块运输得比原来还要快,白云观修建的速度也比原来快了。乡亲们一齐努力,神殿盖起了,菩萨的金身塑好了,玉皇殿、三清殿、老君殿、观音殿一座接着一座盖起来了。
白云观建成了,雄伟的宝殿背依白云缠绕的瀛山最高峰,金瓦黄墙,菩萨金身。王白云看到道观建好,大功告成,撰文纪念:“老瀛山雄峙渝州之南,延柔数百里,星峰献奇,虬干呈异,龙头万仞,襟带清流,石笋千寻,撑擎碧汉,雾起山腰,人居天上,极目远眺,俯瞰八荒,真渝南之大观也。传老子在此炼丹,留有遗址,状类蓬瀛故名之。洪武壬子,楚州杨常符偕徒王白云选胜潜修,遍历至此,见形胜符师投图,欣然而止,第峭壁悬崖,途径绝险,乃引徒穿溪越岭,斩棘诛茅,建白云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