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46500000014

第14章 郑板桥(3)

樵根疑惑地从墙角找出一枝秃笔、一块碎墨。高先生将笔擦净,又找过一个粗瓷碗磨起墨来。

郑板桥拿过墙上的一把扇子,在上面画出一块山石、一丛兰草。

郑板桥搁笔,对樵根:“拿去换药吧。”

樵根不信:“这……”

高先生:“郑大人的画,值得上许多银子。快去呀!”

樵根将信将疑,接过扇子跑去了。

郑板桥打量室内,发现灶台上放着几个黑乎乎的糠窝窝,对桑叶:“就用这喂孩子?”

桑叶:“粮食刚下来,就让田家收去还债了,一斗还三斗……”

郑板桥一惊:“有这等事?”

桑叶:“田廷林每晚都要亲自出来催逼……”

郑板桥愤怒、思索的目光。

毛家药铺。

毛掌柜抖着扇子:“你小子敢拿这破玩艺儿糊弄老爷?我给你撕了……”伸手要撕。

樵根上前来夺:“这是郑大人画的,你……”

毛掌柜:“我管你灯大人、屁大人!”又要撕。

田廷林忽然从里屋走出,他拿出扇子,端量着点着头,对毛掌柜:“给他药,给他药。”

毛掌柜指着扇子:“就这……”

田廷林掏出几两银子放到案上。毛掌柜大为惊异。

十二

夜。田府大门外,田廷林上轿。

轿子在路上行走。

轿子在一个村头停下,田廷林下轿。

轿后不远处,闪过小衙役的身影。

一个农舍院中。田廷林手拿借券向几个百姓说着什么,百姓乞求,他毫不理睬。

一个大个子家丁气势汹汹地威胁着。

街上。田廷林正向另一个农舍去,郑板桥布衣长衫迎面走来。

郑板桥:“田大人!”

田廷林大感意外:“郑大人……”

郑板桥:“天阴月暗,田大人这是到哪儿去呀?”

田廷林:“随便走走。郑大人这是……”

郑板桥:“也是随便走走。”指着街口:“夜风太凉,到小店稍坐片刻如何?”

田廷林:“多谢大人。只是小人身体有些不适。”

郑板桥:“呃,一杯酒下肚,包管田大人身轻体安。请。”前行。

田廷林无奈,只好随后。

村口,酒店。烛光昏暗。

郑板桥、田廷林坐下,酒家——一个老汉端上菜,为二人斟酒。

郑板桥:“老叔今年贵庚多少哇?”

酒家伸了几伸手指:“七十有四。”

郑板桥:“好岁数!过了孔夫子的大限啦!”

酒家“嘿嘿”笑着。

郑板桥:“家中还有什么人哪?”

酒家:“人?有个孙子,前几天也饿死咯。”

郑板桥:“不是春上借了粮米?”

酒家:“不提那也好!秋粮收得就少,再加上一还三!”

郑板桥:“一还三?这是哪个如此狠心?”

酒家打量二人:“你二位是外乡来的?”

郑板桥一笑:“正是,正是。”

“怪不得你等不知。”酒家关紧门,气恨恨地:“田廷林!这个人面兽!春天借的一斗,现今硬是逼着还三斗。那些小财主们也跟着他胡来!”

田廷林起身欲走,郑板桥拉住:“喝酒喝酒。”

田廷林满肚子是火,不敢发作,只得举杯。

郑板桥给酒家倒上一杯酒,说:“不会吧?听说田大人知书达理,是个好人哪!”

酒家杯酒下肚,更来了气:“好人?好人堆里拣出来的!还不上粮就要占地、占房子,占人家的大姑娘小媳妇!”悄声地:“听说夜里还经常出来催命哪!”

郑板桥边给酒家添酒,边道:“嗯!老叔,这就不足信了。田大人催粮,白天出来何等威风,怎会夜里出来!”

酒家:“你哪里知道,他是害怕郑青天!县太爷,那是好人哪!可就是他一个人,咋整得了田廷林那一窝子!”

酒家愤愤地叹着气,换酒去了。

郑板桥、田廷林起身来到街上。

田廷林诚惶诚恐:“郑大人……”

郑板桥:“酒家老翁之言,本县岂能轻信?田大人无需介意,无需介意。”

田廷林:“多谢大人。”

郑板桥颇为热情地:“你我再走走如何?”

田廷林:“小人身体实在不胜疲累。”

郑板桥:“也好,就请先走。”

田廷林如得大赦,施礼而去。

郑板桥一笑,哼起了昆曲调儿……

酒店里。酒家提壶走来,不见了人影,正感奇怪,郑板桥推门入来。

酒家:“看看,看看,那位客官哪?”又倒起酒来。

郑板桥坐下:“老叔,有狗肉没有哇?”

酒家摇头:“肠儿倒有一点。”

郑板桥:“拿来,拿来。”

酒家端过一盘肠儿。

郑板桥倒上一杯酒,示意让酒家坐下。

酒家不肯:“这是哪里话来?”

郑板桥:“算我敬老叔一杯怎样?”示意让坐,酒家只好坐下。

郑板桥喝着,道:“老叔,晚生为你算上一卦可好?”

“算卦?”酒家摇摇头:“我这半死的人儿,还算得哪门子卦来。”

郑板桥故作认真地打量酒家,惊道:“不好,老叔!据晚生看来,你似有场大灾。”

酒家:“大灾?还小灾!多不了那天酒店关门扎了脖子。”

郑板桥:“不,血火之灾。”

酒家:“血火……多时?”

郑板桥:“不出一个时辰。”

酒家惊愕,但随即笑了起来:“客官,你不是喝多了吧?”

郑板桥:“嗯!老叔,你得罪了大富之家,对不?”

“田廷林?”酒家默思片刻,笑道:“老汉恨是恨他,可连他的鬼影子也未曾见到。”

郑板桥:“不不不,你当面骂人家人面兽!好人堆里拣出来的!”

“你是说方才?你这位客官可真会戏弄老汉。哈哈哈……”酒家伸出一手,戏弄地:“客官再看看,这血火之灾可是有救?”

郑板桥拿过酒家的手,端详片刻,点头:“嗯,有救,有救。老叔虽有大灾,但自有救星庇佑。”

酒家:“救星在哪里?”

郑板桥一整衣冠,正襟端坐:“老叔看晚生如何?”

酒家失声而笑:“呀呀呀!这位客官!这位客官!”

郑板桥:“老叔,晚生果真救你一灾,你请晚生吃上一顿狗肉如何?”

酒家:“你想是被狗肉馋得疯了!哈哈哈……”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酒店外,忽然响起一阵脚步声和吆喝声。随即,门“砰”地被踢开了,田府几个家丁闯了进来。

郑板桥一笑,低头喝酒。酒家慌忙迎上前去:“各位客官……”

大个子家丁:“你是开酒店的老东西?”

酒家感觉异常,后退着:“么……么事?”

大个子家丁:“你好大的胆!”吆喝家丁就要上前。

郑板桥迎上:“酒家是我,你等有何事情啊?”

大个子家丁:“你?跟老子见田爷去!”一摆手,几名家丁拥上,抓起郑板桥,推出门去。

酒家半晌定下神来,自言自语地:“血火之灾……救星……神,真神!”

十三

野外路上。大个子家丁等骂着、推搡着郑板桥向田府走去。

田府大院内,火把通明。

墙边吊着几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百姓,还有一群百姓偎集在墙边。

田廷林、毛掌柜、瘦子及郭先生等站在台阶上。

五什子在训斥着:“……借粮当还,这是老辈子的规矩!哪个敢到外边去张嚷,骂各位老爷,这就是样子!”

一个家人走来说了句什么,田廷林满脸凶气,坐到旁边的太师椅上,威严地:“带上来!”

五什子:“带上来!”

家人跑去。大个子家丁等拖着郑板桥来到院中。

郑板桥被推倒在地,五什子等家丁手持皮鞭、棍棒围上前来。

田廷林嘿嘿冷笑:“好一个瞎了眼的老东西!抬起头,看看老爷是谁?”

郑板桥低头不起。

田廷林:“让他抬起头来看看马王爷几只眼!”

家丁欲要上前,郑板桥抬起头来。

田廷林猛地愣住了,不敢相信地瞪着眼睛。毛掌柜、郭先生等也一齐惊住了。

郑板桥起身,冷笑:“田廷林!”

田廷林大惊失色,呆若木鸡。

毛掌柜、瘦子等“扑通”跪地:“郑大人,饶命啊!”

被逼在墙边的百姓们认出郑板桥,围过来,一齐跪倒:“郑大人!救命啊!”

郑板桥神色冷酷,走到田廷林面前。田廷林浑身冒着冷汗,颤抖着。

郑板桥突然哈哈大笑:“田大人何必如此!”指指跪在地上和吊在墙边的百姓:“百姓无辜,放掉如何?”

田廷林:“是……”

郑板桥:“天干地旱,百姓无以活命,所借粮米不还如何?”

田廷林木然地:“……是……”

郑板桥指指案上的一堆借券,威逼地:“借券作废,烧掉如何?”

田廷林全身打颤,但也只好点头。

郑板桥目视毛掌柜、郭先生、瘦子等:“你等粮米,百姓借一还一可好?”

郭先生:“遵大人之命。”

毛掌柜、瘦子等也只得应着:“遵大人之命。”

“好”!郑板桥示意百姓们起来,道:“各位乡绅体谅你等苦衷,春上粮米借一还一,不加利息,田大人则决意烧券,将借粮赈济你等,你等可是赞同?”

百姓欣喜若狂:“多谢青天大老爷!”

郑板桥威严地:“点火,烧券!”

院中升起一团大火。火光映着郑板桥与百姓们的笑脸。

田廷林颓然地倒在地上。

十四

日。县署后院。

砚耕手捧画本,在竹丛旁画着竹。她边画边哼着:“……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王凤在一旁浇着花草。

砚耕:“王爷,你说我老师算不算‘壮怀激烈’?”

王凤:“夸你老师来着?”摇着脑袋:“甭夸,再夸,你那老师把天也能捅个窟窿出来。”

砚耕放下画夹:“哎……”

王凤:“好,好!快画,待会儿看他不刮你的鼻子!”

砚耕噘噘嘴,又画起来。

郑板桥从屋内出来:“你们一老一少褒贬我来着!”

王凤一笑,埋头浇花。

砚耕扑过:“老师。”

郑板桥拿起她的画夹,翻阅着。

砚耕顽皮地:“齐好?”

“齐好?”郑板桥想了想,指着她的额头:“土语!”看着,又颇为满意地:“齐好,齐好。”

砚耕笑了。郑板桥又翻开几幅,皱起眉头:“这是怎么画的呀?”

砚耕:“这是写意,又不是作画。”

郑板桥:“写意就该这等潦草?”

砚耕不经意地撇了撇嘴。

郑板桥:“你看这幅,浓枝大叶,没有一点破阙之处,稍一涂抹,岂不成了柳枝杨叶?”

砚耕吐了吐舌头,拿过画夹藏到身后。

郑板桥严厉起来:“写意不好,作画如何就好?如此小小匠心尚不刻苦,怎能求得更大进取,嗯?”

砚耕望着他的脸,抹起眼泪来了。

郑板桥:“莫哭,莫哭嘛!”

砚耕更感委屈,哭出声来。

郑板桥有些慌了:“看看,看看……”

王凤走过:“人家女孩儿家,能经你瞪眼睛来着?”示意让给砚耕说好话。

郑板桥自嘲地晃晃脑袋,为砚耕擦起眼泪:“莫哭砚耕,莫哭砚耕……老师是好心,啊……”

砚耕止住哭娇嗔地望着他。

郑板桥:“砚耕,老师跟你一起作画好不?”

砚耕破泣为笑。王凤连忙搬过一张小桌。

郑板桥指着窗户上的一片竹影,边讲边画起来:“老师小时候画竹,就是从窗户纸上开始学的……画墨竹,分为立竿、添节、画枝、画叶四法。起笔先立竿留节,梢与根要短……”

旁边,王凤默默地笑着,又浇起花来……

郑板桥讲授完,砚耕揣摩着画起来。郑板桥看着、指点着……

旁边王凤提着水桶走向前院。

砚耕作完画,眨着眼睛:“老师,爹爹说你画了一辈子竹,你干吗老画竹呀?”

郑板桥:“老师喜欢竹哇。”指着竹丛:“砚耕你看,这竹挺挺拔拔,正直无私,不需浇水施肥,却用绿荫翠影妆点人世,这不是德吗?这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风霜雨雪任怎么凶狂,亦压她不倒,这不是节吗?这竹蓬蓬勃勃,亭亭玉立,使人一望便感到生机常在,落落大方,这不是形吗?有德、有节、有形,这竹子老师能不喜爱吗?”

砚耕回味着:“老师,做人也应当像竹子那样有德、有节、有形是吗?”

“对。”郑板桥意味深长地:“画竹要用笔画还要用心画,要画到心里,懂吗?”

砚耕思索着……

前院。王凤提着一桶水走来,传来了敲门声。

王凤开门,郭先生站在门外。

郭先生:“郑大人可在?”

王凤打量两个仆人抬着的礼箱,问:“送礼?”

郭先生:“小人是想……”欲进门。

王凤拦住,一指门上的木牌:“你这先生认字不认?”

门上木牌:“送礼者二百大板”。

郭先生骇然退去。王凤笑了起来。

郑板桥走出,王凤指着郭先生的背影说着。郑板桥若有所思。

郭家园。小巧玲珑,颇有江南特色。

花廊前,郑板桥与郭先生朗声大笑。

郭先生:“郑大人来潍主政不过数月,已令我等不胜钦佩之至。”

郑板桥:“岂敢,岂敢。潍县能有郭先生这样的开明之士,板桥相见恨晚。”

二人走进一座水上小榭。

郑板桥推心置腹地:“板桥本是扬州书画之人,于知天命之年别乡离故,来此作一知县小吏,不过是想为国为民捐一微薄之力。潍县土民尚能减灾增福,板桥之愿足矣!”

郭先生大为感动,连连点头。家人送上茶,二人观赏园中景色。

郑板桥:“先生园内翠竹丛丛,想是也有作画之癖?”

郭先生:“小人不过略通一二,怎比大人神笔,千金难买。”

郑板桥:“板桥之画,贵则千金,不贵则分文不取。郭先生不弃,日后定当相赠。”

郭先生喜上眉梢:“多谢大人。”

高先生和砚耕走来。高先生递上一卷“白浪河治理图。”

郑板桥看过,递给郭先生:“先生看如何?”

郭先生:“此乃潍县百年之利,大可一为,大可一为!”

高先生:“只怕莱州府及田廷林之辈从中作梗。”

郑板桥:“这倒不怕。”怀中掏出一封书札,道:“皇上派高斌高相公放赈山东,我近日即去济南领赈。见到布政使等,自当力请。”

十五

济南,大仓。仓上大书“皇赈”二字。

一队民夫在向车上装运粮米。

郑板桥、主簿站在一边,捋须而笑。

郑板桥:“赈粮运回,需妥善处置。我待布政使召见后即回。”递过一封书札。

主簿接过,点头。

大明湖。郑板桥身着长衫,与王凤在游览。

历下亭、小沧浪、北极阁……

市区街头。郑板桥与王凤边走边指点着、观赏着。

郑板桥看到“高记狗肉铺”的牌子,喊住王凤,要他去买。

王凤拉他走,他不肯,只好掏出碎银,走进狗肉铺。

千佛山下一亭。狗肉放在石桌上,郑板桥得意地吃着,又向王凤伸着手。

王凤似乎并不情愿地从怀里掏出那个彩釉酒壶,递给他。

同类推荐
  •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杂文是以论说为主的一种散文。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散文之所以在“五四”时期走向成熟,有两重原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爱在唐诗,情在宋词

    因为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所以我在那里邂逅了一场场倾城之恋。待繁华落幕,待经年流尽,爱却仍在唐诗,情也仍在宋词。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诗里的爱,宋词里的情,一经读过,便深入骨髓,想要忘记,怕是很难了。因为这里的爱和情,是契合到人的心灵深处的。那些诗词里的爱情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山无陵……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千古传颂着的爱情,让我们读到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优美,也为结局“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而肝肠寸断。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30年文学典藏散文卷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热门推荐
  • 圣武灵尊

    圣武灵尊

    冥灵族的英雄亡魂,魔灵族的高强法术;封灵族的骇人神速,仙灵族的圣愈心法;邪灵族的破灭之道,暗灵族的密谋诡计;炎灵族的心火自焚,冰灵族的寒霜极境;玄灵族的幻域元素,弑灵族的刀剑法诀;宿灵族的灭世之秘,祭灵族的天袭咒印……尽在我掌握。
  •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

    《实用自我疗法系列:三高症实用自我疗法》从读者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分别论述了“三高”患者在诊断、预防、食疗、起居、运动、自疗、用药的各个细节以及自我监测等,让读者对“三高症”有全面的了解,做到诊治了然于心,防患于未然。全书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指导,不仅适合所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其家人阅读,而且对广大中年以上健康人群及早预防“三高”也会有非常切实的帮助。
  • 盗墓禁地:51区

    盗墓禁地:51区

    盗墓爽文)我不记得自己是从哪里出生,从爷爷失踪后,我的人生一下子从平凡的人转变成美国冒险大片的主角,前往滇黔边境,却在墓中遇险,晕死过去,醒来发现我回到长沙了,而且是一个月后了,为了寻找这其中的线索,我又一次和周家人进入滇黔的一个墓,可是却发现了谁也想不到的东西,这无法解释的迷团,有意无意的惊天阴谋,诡异恐怖的经历,成为盗墓界的一个个传奇鬼话。
  •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绝世神偷,倾世狂妃

    她,叶韵寒,一个异世的神偷!她,同样是叶韵寒,迎亲王的嫡女,韵公主。在她与皇上结婚的前天,遭心上人简晗背叛,不甘撞墙自杀。使得在异世被姐妹杀害的叶韵寒上身,引发了种种……她会在以武为尊的世界生存下来吗?
  • 血染素衣:洛河途说

    血染素衣:洛河途说

    “洛河途书是一本通晓中外古今的一本圣典,记载着世间任何生灵万物的过去和将来。也就意味着谁得到这本书就能决定控制他人的生死,别名也叫生死簿。洛河,传说就是孟婆看守的地方,河上有一座桥叫做孟婆桥,也是世人说的奈何桥。途,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旅途,这一辈子的路程。途书也就是你这一辈子的经历的所有都被记录的书籍。这就是为什么它叫洛河途书的原因了。”-------------------------------------------------------------“你们为什么还在寻找洛河途书?”“因为我们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她俩嫣然一笑。
  • 世上另一个你

    世上另一个你

    暖爱治愈系奈奈鼎力倾献,用世上最深的绝望祭奠最疼的原谅!吃别人爱吃的食物,穿别人她爱穿的衣服,喜欢别人喜欢的人,努力让自己变成这个世上另一个宋鹤雪,直到他望着她,一脸笑容,满目忧伤。他说:“好像演了一部好长好长的电影,你一直都是女主角,而我,只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群众演员。”他拼尽全力要留在这部最长的电影里,只不过想看一看关于她的结局。当恍若皑皑五月雪的油桐花落尽,当那部最长的电影猝然落幕,她才知道,这世上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爱她如命。
  • 大陆纵横录

    大陆纵横录

    先丧失修为,后遭灭门惨案。后经过多年修为崛起后的一切的一切......
  • 韩娱之大爆炸

    韩娱之大爆炸

    2015年成功被Bigbang圈粉了,如果Bigbang不是五个人而是六个那会怎样,如果Bigbang并没有经历吸毒、车祸等一系列的变故,那他们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一个重生的韩娱粉带着Bigbang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故事。书群574498832,有兴趣的同学加一下
  • 名剑游侠

    名剑游侠

    前生只为三尺剑,后世偏爱一山花,江湖飘萍本无家,世道余欢在天涯。为剑痴狂,爱剑成伤,仗剑闯江湖,江湖偏断浓浓爱,种花到天涯,天涯漫开淡淡花。剑光更胜流光彩,玉面青丝秋霜白,春风一起香自来,残剑一把伴残骸。
  • 羽华决

    羽华决

    仙游之路,修行途中,红颜憔悴,谁能与君执剑相拥,笑看红尘万丈渊。世人修仙以五大门派为首,五大门派中以清阳门为先,村落少年,命运安排,终将踏上一条仙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