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三日午后,赵王朱高燧急匆匆的入宫径直来了乾清宫。小西正在西暖阁的书房里昏昏欲睡,听了小太监的禀报立时清醒过来,快步走出来,心里紧张的猜测着朱高燧此行的目的。
朱高燧这会儿正站在正殿的阳光里,身上的四爪团龙银袍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熠熠银光。
小西的眼睛被刺到,低着头迎过去,恭敬的福身行礼,“奴婢见过王爷。”长久以来,小西和朱高燧几乎没有往来,所以言语中透露着拘谨和生疏。
“小西姑娘请起身。”朱高燧伸手示意,竟不自知的用了敬语。
小西一愣,站起身恭敬的等着朱高燧说明来意。
朱高燧遣退殿里随侍的四名小太监,才压低声音和小西说话。“小西姑娘,本王这次来是奉了皇上的口谕到乾清宫来取几样日常的物件。”朱高燧停下来看了眼低着头的小西,很有深意的强调,“父皇吩咐一定要由小西姑娘亲自准备!”
“是,王爷!”小西心里明白这是朱棣示意她朱高燧是可以相信的人。小西抬起头恭敬的问,“还请王爷明示,奴婢好尽快准备。”
“你就照着这个单子准备吧!”朱高燧从袖筒中取出一个未封口的信封,递到小西眼前。
小西双手接过来恭敬的查看,封皮上并未写字,小心的从里面抽出一张宣纸,轻轻的打开来。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帘,小西鼻子酸酸的默念着,‘汤婆子一只,朱砂墨一块,明黄色绢帕两块,大红色平安节一条,letter一封。’
‘letter’这个词是朱棣出征前特意向小西学的,没想到三个月过去了他还一直记着。想到这里小西的心头暖暖的,眼中有了晶莹的闪烁。
朱高燧注意到小西的异样,关切的低声问,“小西姑娘,有什么不妥吗?”
“没有!没有!”小西把眼泪忍回去,微笑着摇摇头,“奴婢斗胆问王爷,王爷要几时取走这几样东西?”
朱高燧指指站在身边的太监,“这是本王府里的荣井,今天戌时他会在玄武门外等候。”
“是,王爷!”小西抬起头多看了几眼荣井。
“小西姑娘,本王还有一事相求。”朱高燧的语调很轻但言语中充满了恳切。
小西转头恭敬的回答,“王爷言重了。”
“明天一早本王就要启程亲自押送粮草去蒙古前线,这一趟怕是要两三个月才能返京了。本王府中有一名侍妾,还请小西姑娘多加照拂。”朱高燧说到这里,朝着小西恭敬的俯身行礼。
小西福身还礼,忙不迭的恭敬回答,“王爷如此就折煞奴婢了。”
朱高燧没说话,沉默的盯着小西等着她的下文。
小西沉思片刻,微笑着回答,“回王爷话,奴婢早就听说赵王府里有位貌美如花、心灵手巧的女眷,她的女红更是出类拔萃。奴婢总盼望能有机会诚心请教,只是王爷对这位女眷宠爱有加,指定她伺候王爷的起居,故而奴婢不敢贸然前去打扰。今天幸得王爷提及,倘若王爷首肯,奴婢想接这位女眷入宫小住几天,奴婢也好向她当面请教一二。”
朱高燧没想到小西会做这样的安排,犹豫着问,“乾清宫是父皇的寝殿,本王的侍妾在这里小住是否妥当?”
小西微笑着摇摇头,“奴婢不敢欺瞒王爷,皇上偶尔要清静独处的时候,就把奴婢撵到东北角的长阳宫去。”小西自然不能明说长阳宫是她的地盘。
“如此甚好!”朱高燧一脸感激的点点头。“本王还有其他事情,这就出宫了。”事情顺利办完了,朱高燧准备离开。
“王爷请留步!”小西侧身挡住了朱高燧的去路。
“小西姑娘还有事情?”朱高燧收回脚步,好奇的问。
小西点点头,抬眼看了眼朱高燧身边的荣井。
“荣井,殿外伺候。”
“是,爷!”荣井行礼后退了出去,从外面关了殿门。
朱高燧朝前迈了几步,离殿门更远些,转身对小西说,“小西姑娘,现在可以说了。”
小西走上前,压低声音问,“奴婢帮了王爷这么大一个忙,王爷预备如何报答奴婢?”
“这个……”朱高燧警惕的看着小西,心里开始有些后悔了,但话已出口又不能再收回。况且小西得到朱棣盛宠多年而不衰,得罪她肯定不是明智之举。朱高燧微笑着佯装镇定的回答小西,“小西姑娘深受父皇恩宠,平常的俗物自然入不了您的眼睛,还请小西姑娘明示。”
“一个承诺!”小西坚定的回答,“奴婢请赵王承诺永不窥伺皇位!”
“你?”朱高燧吃惊的盯着小西,片刻后才肯定的回答,“本王是三皇子,根本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举头三尺有神明!奴婢请王爷不要忘记今时今日您在乾清宫说的这句话!”小西的眼中满是坚定,“就算是为了您的侍妾着想,也请王爷务必时刻铭记!”小西偷偷吐出一口气,心里想着,‘不让我透露天机,可没阻止我提前预防!’
“你阻拦本王就是为了这个?”朱高燧有些不悦。小西只是名宫中女官,被她这样‘逼’着说话很是有损自己的威仪,不过为了巧玉朱高燧也只能屈从。
小西凑近朱高燧小声耳语,“王爷此次去前线是奉旨押运粮草,但替皇上分忧也是王爷您份内的职责。”
“怎么讲?”朱高燧皱紧双眉怀疑的盯着小西。
“多年来蒙古的朵颜三卫深受皇恩浩荡,近来却有些侍宠妄为的行为。”小西的话点到为止,伸手在自己的手心用指头写了“惩戒”两个字。
朱高燧退后半步,警惕的说,“你说的本王完全不懂!”
小西笑笑,恭敬的回答,“王爷睿智,若真的不懂便是奴婢看错了。”
“你!”朱高燧愤怒的瞪着小西,冷冷的提醒,“后宫不得干政!”
小西也不害怕,也冷了脸认真的回答,“为了皇上,奴婢万死不辞!”
朱高燧深吸一口气,语气和缓的说,“本王只当你什么都没说过。”
“太子仁厚且体弱并不适合长途征战,皇上必定也是深谙此事的。皇上年届六十亲征蒙古,不就是为了要帮助太子扫平障碍和隐患嘛!”
“你说的这些话足够诛连九族,你知道吗?”朱高燧沉声警告小西。
小西轻松的笑笑,“奴婢只身一人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奴婢斗胆猜测王爷有想要守护的人吧?”
小西本意并不想牵扯到巧玉,但朱高燧实在是食古不化,小西这么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朱棣此次出征已经三个月了仍然一无所获,以他的脾气肯定不会无功而返,所以才会命朱高燧送去粮草,看来是打定主意要硬着头皮继续追击阿鲁台了。
正好朱高燧来乾清宫,小西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只要朱高燧见到朱棣提到朵颜三卫,以朱棣的睿智肯定会转头攻打,到时候就有了凯旋而归的资本。
“这个……”朱高燧被小西问住了,‘是呀!巧玉还在她手里!’
小西胸有成竹的说,“王爷只需和皇上提及奴婢说的这件事,皇上必定会龙颜大悦,也许还会赏赐王爷一位侧王妃。”
朱高燧用力抓住小西的右手腕,怀疑的质问小西,“为什么要帮本王?”册封巧玉为侧王妃的事情朱高燧已经筹划了很久,但因为不得已的苦衷始终没有付诸行动。
“奴婢希望巧玉幸福!”小西的回答似乎无懈可击,可又好像漏洞百出。
朱高燧沉思片刻松了手,故意大声说话,“父皇的这些习惯本王都记下了!本王还有要事。”
“奴婢恭送王爷!”小西顾不上手腕上的疼痛,依然恭敬的福身行礼。
等朱高燧出了殿门,小西站起身快步走进西暖阁开始准备。
当晚戌时,小西准时来到玄武门外,把一个蜡封的剔红圆盒子交给了等在那里的荣井。
第二天一早刚过卯时,朱高燧护送巧玉进宫,小西从乾清宫里迎出来。朱高燧转身快步出宫,骑着马直奔德胜门,出城后和粮草的车队会和去了。
一个多月后,朱高燧押运着粮草抵达朱棣此次北征的大本营鸡鸣山。
朱高燧快步走进中军大帐,朱棣坐在上首紧皱眉头正在和大臣们商议着前线军情。
朱高燧朝着朱棣恭敬的行跪拜大礼,“儿臣见过父皇。”
朱棣伸手示意,语气和缓的说,“燧儿一路辛苦了,先去歇息吧!”
三位皇子中,朱棣最喜欢像极了自己年轻时候的朱高燧,并且他没有野心也是最让朱棣放心的儿子。
“是,父皇!”朱高燧接过荣井递上的盒子恭敬的说,“父皇,您吩咐的东西都备齐了。”
“很好!”朱棣满意的点点头。马去快步迎上来双手接过盒子。
天刚擦黑的时候,朱高燧在皇帐外求见。马去得到朱棣的首肯,引着朱高燧走了进来,转身走了。
“燧儿,什么事?”朱棣才刚看完小西的信,虽然只有一句‘one is enough.’却足以令朱棣心满意足。这会儿他正舒服的半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朱高燧俯身行礼,恭敬回答,“启禀父皇,儿臣想向父皇请命去攻打朵颜三卫。”
“哦!为什么?”朱棣来了精神,在椅子上正襟危坐,眼神复杂的盯着站在下面的朱高燧。
“朝廷多年来对朵颜三卫恩赏有加,但近来兀良哈有了侍宠妄为的势头。儿臣以为此时是很好的时机可以适当的惩戒。”朱高燧说完话,恭敬的站在下首等候朱棣的决断。
朱棣沉思片刻,伸手示意朱高燧走近些。朱高燧乖乖走到书案前,朱棣凑过来淡淡的问,“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知子莫若父,朱高燧向来不问朝政,这时候能说出如此上上策很是令人费解。
朱高燧压低声音诚实的回答,“启禀父皇,儿臣不敢欺瞒父皇。这些话是小西姑娘告诉儿臣的。”
“她还说了什么?”朱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
朱高燧低下头不敢直视朱棣,小声回答,“小西姑娘还说,儿臣只需和父皇提及惩戒兀良哈,父皇必定会龙颜大悦,也许还会赏赐儿臣一位侧王妃。”
“哈哈哈!”朱棣出乎意料的大笑起来。伸手拍了拍朱高燧的肩头,大声吩咐,“朕封你为先行官,明天卯时你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去攻打兀良哈,稍后朕会亲帅两万人马前去增援。”
“儿臣谢父皇!”朱高燧感激的恭敬行礼。
“先别急着谢恩!”朱棣微笑着伸手阻止,凑近朱高燧低声耳语,“等回宫后,朕要亲自诏见你的侍妾,看看她是否能担起侧王妃的头衔。”
朱高燧大喜过望,退后几步恭敬的的跪地磕头,“儿臣谢父皇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