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7300000024

第24章 赋的诗文两栖性特点的成因(1)

赋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它的体制也非常特殊。如郭绍虞所说:“它界于情的文与知的文之间,它又界于有韵的文与无韵的文之间,无论从形式或性质方面视之,它总是文学中的两栖类。文的总集中可有赋,诗的总集中也可有赋。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1)关于赋的这种文体特征,学者们已经谈过不少意见。但是,是什么原因,哪些因素形成了这一特殊的文体,似乎尚缺乏较深入的探讨。本文略述浅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我们认为,赋“受命于诗人”,因而具有诗的特点。但时代审美心理导致的描写功能的凸现,使赋背离了诗的特性。而这种演变又同汉语汉字的特征有关。由此形成了赋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特点。一赋的诗性赋不是诗,但它受命于诗人,因此具有诗的特点。赋的诗性最为突出的是节奏和比喻。先谈节奏。赋的传播方式是“不歌而诵”,也就是不合乐歌唱而有节奏地朗读给听众。诵为《周礼》所载“乐语”之一,《国语·周语》有“诵”之说,西周则有诵训之职以掌诵,诸子则有诵《诗三百》之举。可见先秦时期“诵”的风气很盛行,由内容来看,则有讲故事的诵,有说理的诵,也有用于各种礼仪的诵。楚国和汉代宫廷里都盛行听赋娱乐的风气。宋玉的《高唐》、《神女》是专门给顷襄王消遣的,这从两篇赋开头的文字即可看出。又如枚乘诵《七发》给楚元王太子听,太子霍然病愈。汉成帝时“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上命王褒“朝夕诵读奇文及所造作”,“太子喜褒所为《甘泉》、《洞箫颂》,令后宫贵人皆诵读之。”(《汉书·王褒传》)另外,扬雄《答刘歆书》中也提到杨庄向成帝诵读辞赋的事。则在汉代,人们通过听觉来欣赏辞赋,殆成风气。所以对辞赋家的创作来说,如何使语言富于节奏是重要的问题。从作品中考察得知,汉赋的节奏有篇章和语段两个层次之分,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了汉赋语言的节奏之美。篇的节奏是赋家对整个表达过程所作的精心安排,这个安排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设计表达过程中语言节奏的缓急变化,尽量避免平铺直叙。汉赋交待背景和承接转折处多用散文句式,铺排状物处多用韵语,用意就在于使赋朗读起来舒缓有节,听起来抑扬顿挫。赋家安排节奏的第二个方面,是设计传达给听者的信息量(赋的内容)的疏密相间,使人听起来感到波澜迭起,有张有弛。汉赋常在散文的框架中填入韵文的描写片断。散文部分语调舒缓,信息量少。小的段落常以“尔乃”、“于是”、“若夫”之类的词领起,大的段落多以戏曲式的宾白引起下文,具有轻松诙谐的特点。韵文部分则节奏明快,信息密度大,描写物产,则鸟兽虫鱼,美玉顽石,花草树木等罗列殆尽,描写山水则东西南北,天上人间都网罗一空。那种浩大、壮丽、繁富的物态的涌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样,语句的缓急交替和语义的疏密相间,使汉赋由内而外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从而满足了读者的“入耳之娱”、“悦目之玩”(《文选序》)。例如枚乘的《七发》,从结构上看由七段韵文连缀而成,中间用散句的对话承担情节的推进和转折。读起来时而平缓,时而急促,具有很强的节奏变化。从内容上来看,此赋由音乐、美味、田猎、观涛等七件事组成。描写部分铺采文,像一幅大织锦上的七个花丛,浓艳繁密的七个花丛与简约疏朗的背景形成显明的视觉节奏。《七发》当中观涛的一段,可能是枚乘作为吴王濞的门客受命探望病中的楚太子,讲述广陵观涛以娱其心,最早应是独立成篇的。(2)这一段的节奏感尤其突出。由于篇幅较长,这里只简述其轮廓。作者先是以散文句子闲谈式地引起话题。赋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乎广陵之曲。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娓娓道来,如话家常。

然后用一大段韵文着力铺排了江水骇人心魄的力量,节奏急促紧迫。之后又松弛下来,看看听者的反应。文字上则是用对话来表示的客“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客曰:‘不记也,然则闻于师曰……’”见太子有兴趣听,就接着讲江水涨潮的形状,用韵文铺写江水的形、气、声、势,又是一阵惊心动魄。不论是听还是读,都能感受到赋的文字当中蕴含的张弛有度,疏密相间的节奏感。《子虚》《上林》及《羽猎》《长杨》等赋同样有这个特点。一些赋如《美人赋》《东都赋》等中间还穿插了歌诗,说唱结合,其节奏更为丰富多姿。语段中的节奏主要体现在押韵的描写部分。汉赋的押韵方式继承了《诗经》和《楚辞》,一般多隔句押韵,数句一转韵,随文势而变,十分灵活。朱光潜《诗论》说赋的描写部分是放大了的描写诗,就是针对赋的描写部分讲究声韵节奏,继承了诗的形式特点而言的。值得一提的是赋的描写段落中对汉字本身具有的音乐质素的利用,最明显的莫过于大量拟声词的使用,在表达上形成赋的语言的内在节奏和所描写事物的性状之间的契合。例如《上林赋》中描写众水合流而受阻,说: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径乎桂林之中,过乎泱漭之野,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之口。触穹石,激堆,沸乎暴怒,汹涌澎湃,弗宓汨,泌侧,横流逆折……滂濞沆溉……沈沈隐隐,砰磅訇磕。……这一段连用了许多拟声词兼状貌词。如“澎湃”“弗”“”等等,声母都是重唇音,发声部位相同,诵读起来很能表现诵读者的技巧。有些类似于现代相声中的显示演员说唱功夫、技巧的段子。同时,这类词还巧妙地利用了汉字声、义相关的特点,重唇的声母都是爆破音,发音时形成阻碍,颇似流水受阻的拟声。用在这里,非常形象。还有的段落,多用相同形符或声符的字词罗列名物,也是利用了汉字本身的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感的特点,这类例子在汉赋中十分普遍,不再多举。还有的段落大量使用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这也会形成赋的语言的节奏感。仍以《上林赋》为例,双声如“牢落陆离”、“芒芒恍惚”;叠韵如“烂漫远迁”、“峥嵘”、“琬琰”;叠音如“郁郁菲菲”、“煌煌扈扈”、“淫淫裔裔”。有时还有双声叠韵交叉使用的。这些词语的使用,使赋诵起来流利和谐,听上去悦耳动听,有很强的音乐感。钱大昕批评汉赋好用双声叠韵(《潜研堂文集》卷十六),现代一些研究者也批评汉赋几同字书,也从反面说汉赋是讲究声韵锤炼的。司马相如和扬雄等汉赋代表作家同时精于小学,说明他们是有意识地在赋的创作中利用汉语汉字的形象性和音乐感,以增强赋作的表现力。总上而言,赋的节奏体现在整体的韵散结合,和段落中的调声制韵两个方面。这既是对诗歌形式的继承,也是赋家自觉利用汉语汉字音、形、义方面的特点,增强赋的表现力的一种尝试。二赋为“情的文”的质素赋的诗性的第二个表现,是比的手法的运用。枚乘的《七发》写远游之乐的一段说登高远望,听“博辩之士”“比物属事”之乐。赋云:“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这里说的“比物属事,离辞连类”的“博辩之士”即辞赋家。《文心雕龙·比兴篇》曰:“比者,附也……盖写物以附意,言以切事者也。故金锡以喻明德,桂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凡斯切象,皆比意者也。”刘勰对比的解释,也与《七发》所说的“比物属事”之意相类。比可以连类写物,又可以附意。赋序物以言志,故赋家好用比法。比是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礼记·学记》云:“不学博依,不能安诗。”郑注谓“博依,广譬喻也”。

同类推荐
  • 福村迟来的转身

    福村迟来的转身

    旅游,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旅游,作为国际朝阳产业,正在世界崛起。据说旅游的先驱是商人,最早旅游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但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旅行活动早在公元前22世纪就兴起了。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当个手摇木铎的彩诗官,夺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
  • 旗山脚下

    旗山脚下

    本书五十四篇,分《道路篇》《亲水篇》《田园篇》三辑,收入作者专门写路、写水、写田园的系列文章,形象具体地反映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抒写了家乡真实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上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热门推荐
  • 受菩提心戒仪

    受菩提心戒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神苍穹

    龙神苍穹

    修炼一途,淬身体,感元气,凝元丹,幻物御,渡涅槃,转轮回,探生死,横虚无,得长生。少年龙辰,本是家族废柴,却凭借着功法实力突飞猛进,冲出家族,踏入大陆,掀起了属于他的绝世狂潮。
  • 闪婚之下个路口见

    闪婚之下个路口见

    初夏,身世清白,为人清白,档案基本上只有她从小到大上学的资料干净的让人以为这是一份可以被修改过的档案,可当封轩荼看着初夏的时候心里就不由的去相信,她就是这个干净,干净的让他忍不住想去保护。
  • 七彩生活: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七彩生活:野外生存实用宝典

    本书预想了五种绝境,分别提供了相应的生存方案和求生对策。书中内容分9部分,包括:野外求生基本常识、野外求生必备技巧、基本的急救素质、最富有生机的绝地——森林等。
  • 霸道左少:红娘小娇妻

    霸道左少:红娘小娇妻

    3年前,她和他是恋人,之后却分道扬镳,她当起了无厘头的红娘,而他却一跃成了高高在上的左少…再次见面,他和一个陌生的女子坐在学校主席台,结果好死不死的被某个小鬼的挑起的事给撞上了…还把某人的水杯给打翻,糊里糊涂的赔了一个硬币……“你现在的一切是她给的?呵!”初夏讽刺到“初夏!你真狠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她又该如何选择?
  •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老少爷们儿拿起枪

    面对凶狠残暴的侵略者,包括土匪和黑社会成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意识到反抗是必须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只能扯出红旗,拿起土枪。于是,一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草莽式武装,在与日寇的残酷斗争中应运而生,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从混沌的历史中走出来,使这个故事焕发出悲壮、复杂的传奇色彩。
  • 逆天原配

    逆天原配

    原配被真爱挖墙脚了?切,别看你锄头挥得好,可惜墙脚挖错了。幸亏渣男抛的早,就连白莲花也要被整倒,只可惜真爱还是没处找,神医冒泡:娘子,真爱在这呢?某女怒吼:无赖滚粗!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三国游之争霸风云

    三国游之争霸风云

    一场游戏,一场风云。游戏里没有适者生存,只有弱肉强食。在凌霄殿庞大的野心下,大魏横扫北方遍布的小国,南方诸国在吴越楚蜀四个强国牵头下的联手合作陈兵长江,才堪堪挡住了大魏铁骑的锋芒。也许是凌霄殿为了好好吸收占下的成果自己停了下来,但这些都与叶剑无关,他花了大半积蓄从黑市买了方建国玉玺,于是长江北岸的南阳郡变成了南阳国,本想以后好好发展大赚一番哪想不到一月毁于一场风暴。叶剑失意下街头醉酒,醒后却发现自己竟回到了三年前,《三国游》刚刚开服,叶剑脑中回想着熟悉的一切,攥紧发抖的拳头。这一世,定不负所有。故事还是那个三国,味道依旧不变,只是主角们成了那一群群终日厮杀不知疲倦的玩家。
  • 若飞离

    若飞离

    于若言,镜湖山庄三公子。因成全二哥的婚姻而闯荡江湖。还没等走多远,就被人绑架,还被自称是自己“未婚夫”的家伙吃干抹净……生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