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500000007

第7章 汉语语法研究(2)

孟庆惠撰著《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将安徽方言分为皖北中原官话、皖中江淮官话、皖西赣语、皖南宣州吴语、皖南徽语、皖南的客籍话六种。该书在概述部分对皖北中原官话的话语特征作了如下的举例式描写:

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

2.我连吆唤是吆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

3.小杨早就杠家了。小杨早就家走了。小杨早就走家了。

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

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耶?

6.小小的年纪,嘴会讲得很得很哟!

7.你可见着俺爷没?

8.天又下将起来了。她又哭将起来了。

9.她哭子细讲之细。

这其中话语特征8就是“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格式。

《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在分述部分描写皖北中原官话句法方面的特点时将“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格式作为皖北中原官话第十个句法特征:

10.沿淮等市县话有“V(单音节)+将+起来”结构形式。例如:

这个丫头哭将起来,谁都劝不好。她朝门口一站就噘将起来。

霉雨天下将起来就没完没了。他只要一坐倒就迂将起来。

他们打将起来了,快去拉架呀!她溜地一坐就哭将起来。

出现在单音节动词和趋向动词“起来”之间的“将”,不仅可以强调行为、现象持续的时间长久,而且还能表达出说话人“不喜欢、不赞成”的感情色彩。

《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对其他五种方言的描写都没有涉及到“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句法形式。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安徽方言除皖北中原官话外,皖中江淮官话中也有“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格式。如,无为(六店乡)话、巢湖(沐集乡)话、池州(池州市区)话、六安(裕安区)话等,像:

笑将起来 骂将起来 跳将起来 哭将起来 吵将起来

搞将起来 打将起来 收将起来 收将进来

皖中江淮官话中还有“形容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例如巢湖(沐集乡)话中这种句式就很常见,如:

好将起来 坏将起来 远将起来 近将起来 直将起来 大将起来 快将起来 慢将起来 亮将起来 白将起来 绿将起来多将起来 少将起来 黑将下去 坏将下去

这种“形容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中的形容词为表示性质状态的单音节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与“将”及“趋向动词”组合形成了形容词的动态化,表示某种性状的兴发或者某种性状的延展。能进入此格式中的形容词在语义上还必须满足“有级差,可加强”的特征,或者说能进入此格式中的形容词必须表示有级差的可以逐渐加强的性状。在巢湖沐集乡方言中“形容词+将+趋向动词”句法形式从语用的角度来说一般表示惊讶,少数表示责备、不应该或反问语气。

地处淮河以北的怀远县城区方言归属不属皖北中原官话,而属皖中江淮官话。其城区话没有动将结构,但找郢乡和包集乡等地方言中有动将结构格式。如:

手叉腰骂将起来 闹将起来 跑将起来 跑将出去

中原官话为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内中原官话包括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五县市话。因为其中多数县市在淮河以北,所以通常又称作皖北中原官话、皖北官话、皖北话、皖北方言。

以下我们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方言调查,对皖北中原官话中的“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作一较为全面的描写,以修正原有的某些不太正确的观点。

1.皖北方言“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的分布

根据2003年5月我们对皖北方言所作的调查(部分),目前至少以下县市方言仍残留有“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句法形式:

凤台县(焦岗乡、城关镇、毛集镇),寿县(丰庄乡),宿州市(永安镇),霍丘县(龙潭乡),颍上县等。

在我们所作的调查中,曾有人提供了阜阳市颍东区老庙乡村民在夯地基时所唱的号字中有“夯将起来”的话语。不过这不能作为阜阳市所辖三区方言中有“动词+将+趋向动词”这种格式的证据。我们认为这只是近代汉语中动将格式在说唱形式中的一种口头传承,而不是现今活的方言中的表现形式的一种真实反映。

2.皖北方言“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中的动词

和近代汉语比较起来,皖北方言中动将格式中的动词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了,现在只有少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单音节动词以及少数表示心理活动或变化的单音节动词能进入此格式。如:

哭、笑、闹、唱、跳、打、骂、说、跑、吵、吃、疯、演、收、拢、恨、怕、变……

3.皖北方言“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中的趋向动词

皖北方言动将格式中的趋向动词主要是双音趋向动词“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少数其他形式的趋向动词,如“下来、下去、开”等。

4.皖北方言中还有少量的“形容词+将+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

如“富将起来”、“大将起来”、“多将起来”、“快将起来”、“坏将起来”,等等。和皖中江淮官话中的“形容词+将+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一样,能进入此格式中的形容词必须是表示有级差的可以逐渐加强的单音节性状形容词。这种“形容词+将+趋向动词”句法格式中的形容词其实已经动态化。

5.皖北方言“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举例

(你看你)疯将起来!

(你不老实地在那呆着)皮将起来了!(寿县话,“皮”意为调皮)

他们跑将下来了。

那几个人闹将起来了。

他们又闹将开。

戏还是演将下去。

闹将起来 笑将起来 吵将起来 富将起来 收将开始

阜阳报纸上的几个用例:

(1)凭借这一“学问”,尽管“五毒”在身,张二江在官场仍然发将起来。(邵道生《贪官有没有“保护伞”》,《阜阳广播电视报》2002年8月16日)

(2)你不是杀鸡要猴看吗?我也学你那样杀将起来看,情绪上来,还要操刀杀向主人呢!给你来个杀你给鸡看!(米录《“杀鸡儆猴”三疑》,《阜阳广播电视报》2002年9月3日)

(3)不过油的烧饼就简单了,……夹上刚出锅的羊杂碎,或者卤牛肉、咸鸭蛋、豆瓣酱、“阿香婆”之类,便可吃将起来。(雪涅《马糊烧饼人人爱》,《阜阳广播电视报》2002年10月22日)

6.皖北方言中“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与“动词+了+趋向动词”格式并行,但主要使用后者。我们认为这两种格式的表达作用不完全相同。我们认为前者侧重于表现动作行为的出现与持续,后者侧重于表现动作行为的完成。“动词+将+趋向动词”中的“将”有舒缓节律的作用——黎锦熙(19.24)认为“使硬拙的单音动词得着一个字音上的调节”,同时还可以突出强调动作行为的持续。

7.皖北方言中“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主要表达作用在于强调动作行为及其现象的出现与持续时间的长久,其功能属数量范畴。它并非表示说话人“不喜欢”、“不赞成”的感情色彩,不属情感范畴。

我们的结论:

1.“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不仅是皖北中原官话的句法特征,同时也是皖中江淮官话的句法特征。

2.和近代汉语比较起来,皖北方言“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的使用已经大大萎缩了,现在只有少部分单音节动词(如“哭、笑、闹、唱、跳”等)与双音趋向动词“起来”以及“下来”、“下去”、“开”等组合构成“动词+将+趋向动词”的句法形式。

3.“动词+将+趋向动词”格式主要表达作用在于强调动作行为及其现象的出现和持续的时间,并非表示说话人“不喜欢”、“不赞成”。的感情色彩。

(原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本文与高群合作)

参考文献:

[1]邢福义:《“起去”的普方古检视》,《方言》2002年第2期。

[2]邢福义:《形容词动态化的趋向态模式》,《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3]曹广顺:《魏晋南北朝到宋代的“动+将”结构》,《中国语文》1990年第2期。

[4]陈刚:《试论“动一了一趋”式和“动一将一趋”式》,《中国语文》1987年第4期。

[5]陈刚:《杭州话里有“动一将一趋”式》,《中国语文》1988年第3期。

[6]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1996年。

[7]盂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

[8]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

“A就A”与“A就A在M”

1.我们常常听到或见到“说就说”、“好就好在……”这类话。这类话“就”的前后词语是相同的或部分相同的。如果我们用A代表“就”前后相同的词语,那么可得到以下两种句式:

a.A就A

b.A就A在……

“A就A在……”式中“在”后的成分十分重要,为了称说方便,我们称之为M。这样“A就A在……”可以写成“A就A在M”。

这两种句式从形式上看有相似之处,但是它们有着重要的差别。

2.下面我们从语法、语义、逻辑等角度来描写刻划这两种句式。

一、A就A式

1.A就A可以单独成句,也可以作为复句的一个分句。如:

(1)“我说,”尚汉想起了这事又觉得有点蹊跷,问道,“丢了银簪,你不肉痛,我倒舍不得呢。……”

“丢了就丢了呗。”彩珠没朝男人看,“命里该丢,握着捏着也保不住——你肉痛啥?又不是你给的。”(高锋《醉汉们的湖泊》,《小说选刊》1985.12)

(2)每逢我耳朵发热的时候,我就知道是你在骂人。骂就骂吧,反正我下了决心,不到年底不给你写一个字。(尤风伟《爱情从这里开始》,《小说选刊》1981.3)

(1)的“丢了就丢了呗”是一个独立的句子。(2)“骂就骂吧”只是一个分句。“A就A”作复句的分句时,作为发端小句,它与后面的后续小句之间往往有一种较轻微的转折关系,比如例(2),下文的例(4)等等。

“A就A”一般是单独成句或者是作为复句的分句,偶尔也充当单句的句子成分。例如:

(3)班车查封,村人有愤愤不平的……黄家老汉就说:“罢了,罢了,车封了就封了,没让你坐牢就是烧了高香!……”(贾平凹《商州世事》,《中国作家》1985.4)

2.“A就A”的A一般都是动词或动词性成分。当然A的功能类别十分宽泛,除了动词性成分之外,各种非动词性成分(当然是实词性的)也都能进入这种格式。但是非动词性成分一进入这种格式多少都带有动性,带有动词性成分的意味。这里副词“就”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

(4)不就是为那个“吻”吗?谁家两口子不“吻”呢,叫法不一样,做的都是一回事。吻就吻吧,还怕人说,假正经!(权文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山西文学》1983.9)

(5)“你妈妈买菜去了,留我吃晚饭。”

“你不要上当,我家的饭吃了要发胖。”

“胖就胖,胖得像红苹果追的人才多呢!”(石盲《夜来香开放的时候》,《钟山》1985.6)

(6)“别上来,这儿危险!”“危险就危险!”

(4)“吻就吻”的“吻”是动词,(5)“胖就胖”的“胖”、(6)“危险就危险”的“危险”都是形容词,不过在A就A这种格式里很显然带有动词的意味,这是由格式的制约性导致的。再看一个A为名词的例子:

(7)“由于她走路轻盈,长得纤弱,又极漂亮,海离子就顺嘴叫了个飞天。……

姑娘对这名字不置可否,也还不懂飞天是什么意思,名字无关紧要,飞天就飞天吧!(刘克《飞天》,《十月》1979.3)

A就A式,A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等,也可以是动词性或非动词性的句法结构。下面是数量词组和述宾词组充当A的例子:

(8)他出去了。不到一分钟,又跑进来对陈涣生说:“你还有介绍信在身上吗,随便什么介绍信都行……”

陈涣生说:“有倒有一张,就是上面开了五吨。”

“五吨就五吨,管它!”刘主任说。……(高晓声《陈涣生转业》,《小说选刊》1981.5)

(9)烟峰出来骂道:

“你什么都想要,那是禾禾给麦绒作褥子的。”

回回落了个烧脸,却立即对烟峰说:

“给麦绒就给麦绒吧。我只是想给娘娘神献张皮子……”(贾平凹《鸡窝洼的人家》,《十月》1984.2)

3.A就A式都有先行词语作引导。这先行词语也是A,位于前句。有了它就很自然地引导出A就A式。先行词语A,从其所起的作用这个角度也可以称之为引导词语。比如:

(10)我回村第二天,她便从河东村托人给我捎信,说要和我吹,吹就吹,可她不该嚼舌根,说我在部队没干好,连个小排长都没当上。(尤凤伟《爱情从这里开始》)

“说要和我吹”,这个“吹”就是引导词,有了它,从而导出“吹就吹”。从“说要和我吹”,到运用A就A式(吹就吹),我们读来丝毫不感到突兀,原因就是有了这个引导词。这个引导词起着引导、启下的作用。

引导词语对A就A式的运用来说是少不得的,它是A就A式自然运用的必要条件。没有引导词语,“A就A”在话语组合中难以合成,这也就是说在言语的链条中必须有这一环,少了这一环言语链就会中断。比如(10)中,“说要和我吹”,如果说成“说不和我谈了”,意思没变,可引导词“吹”没有了,这么一来,“吹就吹”就显得接不上话茬,在话语组合中极不谐调,也可以说整个言语链因此而中断。

“A就A”形式简短,常常用于对话之中。甲说话时出现了A,乙可以就势拈出个“A就A”。如果乙不是就着甲话语中的A导出“A就A”,而是直接说A就A,那会让人感到突然,不合语境,甚至莫明其妙。这从下文(14)、(15)、(18)等例可以体会到,在此就不举例了。

下面这个例子有点特殊:

(11)前几天那场架,烟峰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就搬了铺盖睡在西厦屋里,回回先是有了回心,自个做好了饭来叫她吃,十声八声喊不应,回回也就火了,一碗饭摔在她的面前:

“不过了就不过了!哼,你以为你是宝贝蛋,我舍不得你吗?”(贾平凹《鸡窝洼的人家》)

这里没有引导词,却出现了A就A(“不过了就不过了”),其实,引导词是潜在于上文的。烟峰的行动,烟峰对丈夫的置之不理似乎就是说“不过了!”。如果我们把A就A式要求出现引导词语看作常规,那此例不过是一种对常规的变异。

4.A就A式是条件复句的紧缩,结构精练,表义丰富。它的逻辑基础是假言判断。

“A就A”是用重复词语的办法构成的,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称之为重复紧缩。这种用重复词语的办法构成的紧缩式,不仅结构更为简练,而且含意丰富深刻。从言语表层看,“A就A”“就”的前后成分相同,都是A,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深入其深层语义结构,就会发现“就”前后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即并不都是A。

(12)这下好,吹了。吹就吹。反正我讨老婆是过日子,能帮我洗衣做饭生孩子就行口管那些姓李姓莎的闲事。(方方《“大蓬车”上》,《长江文艺>)1982.2)

男主人公与一位姑娘谈恋爱,姑娘问他是否了解李白、莎士比亚。他哪里知道,照他的说法是“我一个拉板车的,要知道那些干嘛,未必知道什么李白李黑,莎士比亚泥士比亚的,我的车就轻啦?”这下好,吹了。这位主人公却毫不在乎,说“吹就吹”。这“吹就吹”实际是说“如果你要吹,那我们就吹(无所谓)”。可见紧缩了的“A就A”节省了词语,精练了结构,简短有力。

A就A式的逻辑基础是假言命题,这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我们用P代表“就”前边的成分(A1),P’代表“就”后边的成分(A2)(上面我们说过,A就A的A从深层语义结构来看并不完全相同,故有A1和A2),→代表前后成分之间的蕴含关系,则A就A式的逻辑基础可以简单刻划为:P→P’。

5.A就A式在表情方面能表达不在乎,无所谓或无可奈何等情绪。比如:

(13)王木通恨得直咬牙:“老子要你死!”“死就死!”(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小说选刊》1981.5)

绿毛坑的主人——守林人王木通,对妻子不再温顺驯服,非常气愤,咬牙切齿地对妻子说“老子要你死!”妻子则一反常态,回敬他“死就死!”,这“死就死”表现出妻子对死的不在乎,无所惧,当然这是表现了她的反抗。下面这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同类推荐
  • 电路基础作业集

    电路基础作业集

    本作业集是按照普通高等院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适用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课后习题的训练。本作业集中的所有习题都是大学物理学教学中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概念和题型,难度适中。为了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又能指导广大读者自学,本作业集中各章都有基本要求、练习题答案,特别是每个计算题都给出了详细解题过程,并在书后附了模拟考试题两套。由于课时方面的原因,教材中的内容并没有全部讲授。因此本作业集中涵盖了讲授部分的内容,考试也只要求掌握这一部分章节(未讲授的内容在目录中用(略)表明)。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学校管理典型案例

    学校管理典型案例

    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阶段推行的道德教育活动,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而广义的德育则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造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同义词反义词(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共分为四篇,分别是倾心篇、别离篇、相思篇,以及怨情篇。《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将中国文学史上以爱情为题材的历代诗人写出的情诗恋歌以及与爱情有关的诗词歌曲一一呈现,其中不乏许多传诵千古的名篇。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生化浩劫

    网游之生化浩劫

    一个从网游《枪神纪》走出的少年,一名孤儿。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坚持自己的梦想,从而进入网游《变异浩劫》。一名FPS界绝世强者的传奇乐章,在此奏响。
  • 十二尸魂

    十二尸魂

    十二个愤怒的尸魂唤醒了沉睡中的死神,封印的力量再次开启时十二尸魂能否拯救杜玲的灵魂;谁才是被封印的死神?童年的欢笑、隐藏的亲情、隔世的爱情与失落的人心相比,人性的背后是宽容还是愤恨?十二尸魂及残破的结局,连载揭晓……
  • 捕获单身鬼王

    捕获单身鬼王

    本作品抛开单纯男女爱恨情仇,讲述一个生活在分崩离析家庭的女孩对爱的渴望而又恐惧爱,因渴望爱而伤痕累累,因恐惧而又一次次拒接真心给予她爱的鬼,鬼王为化解她内心的仇恨甘愿自降身份相伴左右,女孩在和鬼王相处之中历经人皮下的各种丑陋面以及慈善面,之后破除世俗教条框架实现一场人鬼恋,并卷入一场场争名夺利的漩涡之争中,为了让鬼王能够继续傲立群雄而以身犯险和鬼王踏上寻找地府令旅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exo回首狼人

    exo回首狼人

    鹿晗有自己最爱的亲人,还有一个极为优秀的妹妹。但在很多年前的狼族叛乱中,他原本高贵的生命,被改变了性质。一重重的疑云使他无法想起以前的一切,而幕后操纵这一切的居然是和他一起生活了很久的养父。一个不知目的的任务,指引着他回想起以前的自己。
  •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杂粮祛病事典:做自己的杂粮医生

    本书从生理学和心理学出发帮助大家认识压力,了解压力过大对人身心的影响,接着阐述了如饮食、运动、兴趣爱好、作息调整、认识转变以及催眠之类的专业放松法等调适压力的一些办法。
  • 灾变曙光

    灾变曙光

    曙光世纪,人类靠着新发现的原细胞终于从灾变世纪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变的更加的强大,更加的强盛。强大的机甲,炫酷的能力,都是属于起源于曙光世纪。可有一天突然出现的灾变细胞让整个曙光世纪和平安详的局面动荡起来,一切都开始显的越发的不平静,一切都开始混乱起来。在这曙光世纪中,是谁重新带给了人们光明,不在让一切重返灾变,一切尽在灾变曙光……
  • 落尸

    落尸

    他含泪吃了母亲的肉,又把姐姐揣入了怀中。入魔,成魔,吾本是魔。人皮做鼓,牙齿为锤,撬开修真之门!
  • 商道——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商道——屠夫手段,菩萨心肠

    一个懵懂的穷小子,为了追求爱的人,进城打拼,经过一次一次的心灵洗礼,修炼成自己的商道,从身无分文空调安装工到身价数亿的大富豪。
  • 剑虚

    剑虚

    一把剑,一壶酒,一段江湖路。这是一个从星辰深处走出的少年,这是一段携美缠绵脚踏各路天骄的浪子崛起史。我只想安安静静的修炼,平平常常的逆天,为何总有人来给我做垫脚石?长天裂缝,百圣匍匐,万人跪拜,自有我一剑当空。这是一个与天斗,其乐无穷的故事。
  • 八福客栈

    八福客栈

    她是一个四处给人帮工的女佣。她是一个不被任何教会组织认可的志愿传教者。1930年,28岁的她只身来到中国内陆山区小县城——山西省阳城县。在那里她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岁月。她加入了中国籍,成为地道的山西农妇。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她无私无畏地救助战争伤员、帮助流离失所的难民、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她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刺探日军情报;她也利用自己对山区地形的熟悉,帮助中国军民狠狠地打击闯入家园的日本侵略者。她曾护送一百多个孤儿历尽艰辛,翻越杳无人迹的大山,从日本鬼子的占领区,成功抵达抗战后方。她的事迹经《时代》周刊广为传播,被认为是影响美国人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