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4200000028

第28章 社会新闻语言风格的形成

新闻语言是一种文体语言,新闻记者以语言作为工具;新闻报道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到达受众那里,才能实现沟通,产生效益。新闻工作是接触社会面最广的工作,对社会新闻而言,更是如此。社会新闻的受众对象非常广泛,知识水准千差万别,社会新闻的作者如果不考虑这一特点,写作新闻时语言枯涩、虚无华丽,必将严重影响受众的顺利接收。新闻语言健康与否,正确与否,每日每时都影响着亿万受众。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在这些媒体上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同时,直接又从媒体上学习语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语言是大众语言的教科书。还常常进入新闻的标题,实在是大煞风景。还有一些报道中添上外国作品翻译过来的言语、句式,甚至夹几个英文单词,以为这是时髦。也有人喜欢来几个港澳台的腔调,以为这是新潮,最后弄得哭笑不得。

因此,动笔之前,要理清思路,吃透材料,明确需要突出的内容和说明的问题,这样胸有成竹,才能下笔成文。同时要求写作者必须具备善于观察分析和归纳事物的能力,以及善于驾驭语言文字的高度技巧。

二、短——简练化、朴实化、精炼化

新闻语言要高度的精炼、朴实、言简意明,实实在在。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表述绝对做不到的。西方有些记者在新闻用语方面遵循的规则是:“宁用短字,不用长字”,“宁用短句,不用长句”,“宁用简单句,不用复合句”。经过千锤百炼“炼”出来的字才能更确切地反映事实。

新闻语言的朴实,来自实际生活。过去不少新闻,特别是不要讲空话、废话、套话和大话。要相信受众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只要把扎扎实实的事实摆出来,有些道理可以让受众自己去思考,得出结论。那种穿靴戴帽的方法实则打动不了人心。

社会新闻的语言必须简练朴实、直截了当,是社会新闻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新闻既然要短要快,要用事实说话,就不能仔仔细细地描龙绣凤,也不能用一连串的概念来代替事实。李白诗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讲的就是使用语言的朴实和简约。语言朴素就要“有真意,勿粉饰,勿卖弄”,不必一味追求词藻华丽,言词花哨。朴实真实的语言更为吸引和取信受众。报道真实的新闻,语言不能抽象,不能概念化,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言之有物,让人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认识。

社会新闻的语言讲究朴实,不等于死板的描述,区别于文学作品“创造性描绘”,它是实际生活的直观写照。新闻所描绘的“形象”是“事实形象”,而不是“艺术形象”。有则描写暴雨的报道,“那雨,一会儿像用瓢往外泼,一会儿又像筛子往下筛”。这里描绘的就是艺术形象。“暴雨来势猛,雨量大,时间长”,则是事实形象,显得朴素自然,真实可感。体现了新闻语言的个性化特色。

三、活——形象化、视觉化、感观化

比起国外的新闻报道来,我们的新闻语言陈旧乏味,程式化味道浓,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社会新闻是面向大众的,更加要求报道的语言清新、活泼,不要陈旧呆板;要引人人胜,不要引人人睡。社会新闻反映群众的生活,而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群众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且变化万千的。所以新闻的语言更要多姿多彩,鼓动性、幽默感、地方风味……记者一定要善于把握概念的表述诉诸真实具体的形象,使得报道的内容可见可闻可触可感,使新闻“活”起来。

生活是语言的宝库。有许多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是活蹦乱跳的,可是一到新闻当中就枯燥乏味,没有生气了。新闻语言要排除以往的误区,即认为新闻既然要教育人,就必定是正襟危坐的产物,而不能娓娓而谈,妙趣横生。其实,这是把缺点当优点了。所以势必大胆鼓励、大力提倡写新鲜活泼、多姿多彩的个性化语言。如王铁人的“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吴吉昌的“啥也别想挡住俺”等等,抓住这些富有独特个性的语言,也就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独具魅力了。

语言除了意义之外,应该要注重它的色彩、声调和感触。适当运用成语、典故、诗词等,因为这是古人留下的妙语警句,可以古为今用。同时旁征博引,吸取古人的语言精华,丰富自己的作品。

四、平——平民化、通俗化、生活化

社会新闻源于群众,新闻中恰当地运用群众语言,会使新闻活泼生色。许多老记者都注意收集和运用群众语言。穆青同志在对新华社河南分社同志的谈话中说,如何把群众的语言巧妙地用到我们的新闻写作里,这是很有意义的事。语言要经常搜集,经常学,经常记。写东西要概括,最好用群众的语言来概括,尽量避免用自己的腔调来概括。语言是根据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很多地方都有顺口溜,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时代特色。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中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政策和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如果报道中充满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那文章就像放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让新闻语言“活”起来,有许多方法,只要不吃“现成饭”,肯动脑筋,下工夫,自然会不断出新,取得实际成效。

语言的通俗化,要求从受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即接近口语的书面。同时还要避免使用生僻字和费解的词语,并节制使用专业术语、行业习惯语、方言、外来词等。有必要使用时应作出解释,帮助受众理解语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新闻写作。所谓“文无定法”,在社会新闻的写作中,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展开以及如何收束,都是可以形成个性化语言风格的。因此,社会新闻需要正确把握新闻语言并体现其特色,必须把平实的语言追求作为写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把“文约事丰,言简意远”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

五、运笔的技巧

社会新闻的语言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新闻文体总的文风特色。新闻记者必须在遵循总的文风特色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新闻语言,发展自己的特有风格。以当代中国名记者为例,穆青的文学底蕴和散文色彩,安岗的政论锋芒,华山的宏大气势,田流的娓娓道来等等,为人们所熟知。所有这些多姿多彩的个人风格,都是统一在新闻文体总的文风特色中。那些认为新闻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老调子,无须也无从发展记者的个人风格的看法,是十分无知的。相反,若过分强调个人癖好,无视新闻文体的统一的文风要求,不熟悉新闻写作特有的诸种笔法,写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也将会使自己陷入无端的苦恼之中。

新闻文体的统一的文风特点,是新闻为适应现代社会急速变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环境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闻写作上,发展了一些特殊的运笔的技巧,有助于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对于包括社会新闻在内的任何类型的新闻都是适用的。

1.虚实相间,以实为主。实笔,是指叙事、描写之笔,虚笔,即指议论、抒情之笔。

新闻报道主张多用实笔,特别是社会新闻,表现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事实。但是,虚笔运用得当,往往能起到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的作用。艾丰在《新闻写作方法论》一书中提出,新闻要素除了5W和1H之外,还应加上一个“M”,代表Meardng.意义、含义。交代5W和1H,一般用实笔来完成,而说明M的,就是虚笔的任务了。

实笔和虚笔都是为新闻表现的需要而相依相存的。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以实论虚,虚实相间。这是新闻笔法中的第一大类。

2.粗细互补,生动真切。新闻写作中,状物、叙事多用粗笔、简笔,“取其大而略其小”、概括力强的笔触——用最简要的线条勾勒事物的简洁的笔触。但新闻写作并不排斥细腻的笔触。细笔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能起到具体生动、画龙点睛的作用。粗笔和细笔在新闻表现中往往配合使用,交相辉映。

粗笔侧重于勾形,细笔则重在点睛。粗细配合得当,收效甚佳。如《南京师大报》1993年11月刊登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报道,题目很简单《爱心行动——政教系‘爱心基金’创设侧记》,其中几段文字作者粗细笔并用,扣人心弦。

……时间在匆匆流逝,有的同学迷了路,有的同学湿了衣。但是,为了一个圣洁的信念,他们谁也没有怨言。经过一天的劳累,他们终于挣来了‘爱心基金’的第一笔400元钱。

确实,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集体。班上一位同学家境不好,在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前一天,父亲因病去世。为凑足学费,他只能到处给别人帮忙,赚点小钱。班主任老师知道后,一方面安慰他.另一方面召集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他。他的室友知道后都纷纷掏钱掏物……

第一段文字作者用粗笔来写,把事件过程简单地交代。第二段的具体事例上,通过一位同学的家境——老师的所作所为——室友反应的细笔表现,文章的感染力便得到升华。

3.纵横交错,开合自如。这是第三类笔法,综合性更强、灵活度更大,要求打破叙事、抒情、议论等藩篱,灵活自如地运筹帷幄。包括合笔,跳笔和跨笔。合笔是将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有机糅合。跳笔,是指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往往不必过分注意文字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和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有较大的跳跃。跨笔就是跨越之笔。新闻写作中,无论是描写、议论、叙述,都可采用大跨度和大跨越的方法。

无论使用哪种笔法,都是为了让新闻主题更突出,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合理地运用这些笔法,有助于形成个性化的语言风格。

(编写:杨海燕陈颖)

我们平常所说的“新闻”,有时是指事件本身,说某处发生了一件“新闻”,这里的“新闻”就是指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事件本身也就代表了新闻;“新闻”有时又是指新闻文稿(或新闻作品),如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中的“新闻”就是指特定的新闻文稿。所以“新闻”包含:新闻事实、新闻文稿。

新闻文稿是由一定的符号构成,有一定的形式和内容,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形式和内容也是新闻文稿的中心,而新闻文稿的内容和形式又由许多要件构成。新闻文稿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人物、背景等要素,新闻文稿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另一方面则融会了记者的知、情、意,因为无论是对材料的选择、还是具体的表达都必然反映记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趋向。新闻文稿的形式主要包括结构、语言和体裁,而结构有时被人称之为内部形式,在叙事性的文稿中主要指情节的安排,在一般性的作品中主要指对材料的布局和剪裁,语言、体裁等属于外部形式,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体裁一看便知。直观地看,新闻文稿构成如下图示:

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根据文稿的内容要素或文稿的形式要素对作品作进一步分类。如果按题材对新闻作品进行分类,新闻作品可分成:

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如果按新闻的体裁给作品划类,新闻作品又可以分为:消息、通讯、特写。正是由于新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所以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社会新闻中也就包含各种体裁,如政治新闻中有消息类、有通讯类、也有特写类;社会新闻也就有消息类的社会新闻、通讯类的社会新闻和社会新闻特写,反之亦然。

社会新闻的各种体裁是相对于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新闻的各种体裁而言,因此,社会新闻体裁的写作也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

同类推荐
  •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第一卷)

    《古典与现代》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期盼,而真正的古典离我们实在太久远,几成绝响。离得远就更有拉近、打通的必要,尤其在喧嚣、嘈杂之时。人始终需要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灵性之所以日渐枯萎,是因为人们常常在忙碌中渐渐与自然隔绝。真正健全的读书人与天地契合,享受孤独,吸其精华,刨根究底。精神呼唤回归,让我们一起怀念那健康自然、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身心一体的生活。人类原本不分文武,原本文史哲一家,原本上下左右交融;心灵本该丰富多彩,本该兼容并蓄,像不同声部的大合唱,像美轮美奂的交响乐。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细品趣味语文

    细品趣味语文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这些活生生的语言文字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它关照社会语文现象,注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劳动、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这些故事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谐趣,富有人文气息,是引人入胜的文字魔方,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现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全鉴(第2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文字学方面最具权威的古典著作,是我们研究中国汉字、了解中国文化的必备工具书。这本《说文解字全鉴》收录了大量生活中常见常用的汉字,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力求以全新的视角解读汉字,将汉字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呈献给广大读者。
热门推荐
  • 用一辈子,说我爱你

    用一辈子,说我爱你

    甜蜜抒写这一季可口的爱恋!当小太阳遇上大冰山,当呆萌小职员与腹黑BOSS交锋,你争我斗中谁会胜出?在遇到秦明朗之前,朱雨萌只是个单纯的小吃货;在认识秦明朗之后,朱雨萌却转眼化身为集总裁秘书、生活助理以及挡酒神器为一身的女超人!一开始,备受“摧残”的小职员朱雨萌对秦明朗这只腹黑大老虎敢怒不敢言,殊不知,在与其斗智斗勇的过程中,竟让她收获了人生中最甜美的爱情。流言蜚语算什么?阴谋诡计算什么?BOSS在手,天下我有。
  • 人间有情是温暖

    人间有情是温暖

    不管四季如何轮回,时光怎样荏苒,青春都是最美好的片断。人活一辈子,最苦闷的不是事业而是情感,特别是对女人来说,感情才是生命主导。女人为爱而生,为爱而狂,让人疼惜,让人敬佩,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故事描写了黄永健、姜敏、乔筱楠等年轻人的生死相恋,温暖人生,尽显女性"魅力"。女性为爱而生,男人应当永远珍惜!
  • 浅绘

    浅绘

    商人之女夏浅绘与天下第一琴师楚御相爱,却在皇权压迫之下被迫与心爱之人分离。一道圣旨让她成为当朝太子妃,却在新婚当日遭到羞辱,太子对她冷眼相待。浅绘偶然得知楚御是当今失踪的三皇子,她才隐隐感觉自己的这桩婚姻是一场阴谋,而她是被无辜卷入的棋子。在这乱世之中,这对苦命鸳鸯能否终成眷属?
  • 女县长

    女县长

    当年轻美丽的林雅雯出任沙湖县长时,她做梦也想不到后来发生的一切。地处沙漠边缘的沙湖县,是一个穷县。常年肆虐的漫天风沙,磨砺着沙乡人的面容,也覆盖了他们的土地。
  •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

    本书是孙绍振教授文艺学理论研究部分成果的结集。孙先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既沐浴了五四文化重镇诸多学术大师的思想余泽,又得到当时云集北大的朱光潜、蔡仪、金岳霖等各具代表性的哲学、美学、语言、文学大家的学术熏陶与逻辑训练,而十几年僵化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则孕育了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 磨刀霍霍

    磨刀霍霍

    磨刀霍霍向猪羊。当人连猪羊都不如的时候,阿木是否也会依然磨刀霍霍?
  • 武仙改

    武仙改

    古代武仙复苏,被改造成傀儡的他逃出生天,于是开始在千年后的世界中闯荡。记忆犹在,故往不再,数不清的岁月造就了新的武学体系,而身为古代的最强者之一,武仙竹楷,他将会在现代做出怎样的事呢?
  • 钻石蜜婚

    钻石蜜婚

    被誉为相亲达人被同事选中专业顶包!公交车女闺蜜撬了渣男男友还叫嚣上门?黎温暖觉得是衰到爆!但是,迷糊顶包相亲却遇到超帅军长!各项弱爆,可军长大大一路宠爱超甜呵护!先婚厚爱,暖宠到爆!
  • 诛天屠神

    诛天屠神

    诸天浩荡荡,六道当兴隆。然天地有变,众生亦不安。苍生欲问何处生,天下谁人可诛天。我持淡绿薄竹剑,笑问诸天可敢战。
  • 觉醒

    觉醒

    肖班以主人公艾德娜·庞特里耶的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为主题,大胆而又直率地从深层次探索了已婚女性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