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拉回四月中旬那天新兵见面会:
胡新华队长带30名新兵整齐的队伍,喊着口令,步伐一致地走进了综合体一楼的小礼堂。一走进小礼堂,看到主席台上坐了五个领导,团长、政委却不是居中位置,定睛一看,坐在主席台最中间的竟然是军区来的一个正师级大领导:政治部宋诚实主任,大校军衔!
胡新华满心的惊愕,但是控制自己,不让脸部反应出内心。
宋诚实主任只有一只右胳膊,左胳膊在中越边界战场上被地雷炸了,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人。全军区著名的独臂大侠,枪法准,文笔更犀利,为人刚直不阿,连上面的将军首长们也怕他三分、敬他三分!有人称他:一笔在握,万夫莫挡;一文偶成,岭南称王。
虽然军区大院就在金太阳军乐队隔壁一墙之隔,虽然金太阳军乐队直属于军区政治部,但是政治部主任这么大的领导出席这么低规格新兵见面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往最多宣传科来一个副科长,来见证一下新兵们的拜师仪式,这一次宋诚实能来,着实让人遐想菲菲。
胡新华队长内心一顿兵荒马乱、惶然紧张,毕竟他也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他用10秒钟时间整理好自己的紧张情绪,整齐队伍,朝主席台最高首长宋诚实主任敬军礼,宋诚实主任起身呈挺拔立正姿势,用独有右胳膊回一标准军礼,胡新华队长用铿锵有力、几乎要把屋顶掀翻洪亮的声音汇报:
“首长同志!金太阳文工团新训战士列队完毕,应到30人,实到30人,请您指示!”此刻的胡新华,目光炯炯,如同两个火把,把一个军人的精气神演绎到极致!
宋诚实主任肃然下口令:“请安排新兵同志入座,按计划实施后面的历程。”
此刻,主席台下,只有林秋雨知道,宋诚实主任是冲着自己来的,她与宋诚实四目交汇,露出微笑。宋诚实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被地雷炸飞了左手,靠着一只右手,在和平年代既握枪也握笔,从一名通讯报道员拼到了军区正师职政治部主任。
而当时即时卧倒趴在宋诚实身上的人,用血肉之躯保护了宋诚实身体的作训参谋正是林秋雨的爸爸,林金湖。林金湖后背被炸烂了,当场身亡,没来得及留下一口夙愿。当时林秋雨在扬州刚出生没多久,母亲阮菱花正在老家翘首以盼战争早点结束,林金湖回来给女儿起一个名字。
此后几年后,中越恢复友好邦交,林秋雨八岁的时候,宋诚实多方打听林金湖扬州家人的消息,不远千里,从广州一路北下,找到了扬州西北郊蜀岗西湖乡,找到了嫂子阮菱花。
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因一个救命之恩,格外亲近,林秋雨认了宋诚实为干爹,经常写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宋诚实每年从广州汇来学费和生活费,还有新书包、新衣服、广东特产。相隔千里,却父女情长,显然林秋雨在此后成长的岁月里,并没有感受多少父爱的缺失。直到母亲患癌症去世,林秋雨被接到了广州读书,后来又特招进了金太阳文工团。宋诚实是林秋雨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个父辈角色。
当日的新兵见面会并没有繁冗拖沓的节奏,文工团徐政委主持的会议,李团长讲了一些欢迎激励新兵的话,就陪同宋诚实主任在掌声中离席了。陪同宋诚实主任营区四处走走看看,说实话,虽则一墙之隔,宋诚实主任至少五年没有来军乐队巡访了。
剩余的时间,江南老师带着30个业务精干的老兵入场,也就是预计分配给这些新兵当师傅的。老兵们迈着矫健的步伐入场,如同演出一样精神振奋,饱满。新兵们一下子就感染了那种气氛。
江南老师站在队列前,帅气淡定地朝新兵们敬了一个军礼,那气息,像骏马奔驰在辽阔青郁的草原,又像雄鹰翱翔在苍茫浩渺的天空,下面竟有一个女兵失控地发出一声“哇”!霎那间,一群少女之心被那股英气撩拨倒了,队列里女兵们像花儿被风吹到摇摆。
此刻,林秋雨站在队列里,看着江南老师玉树临风的军姿,嘴角上扬散发着一股洒脱自如的傲气,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词:“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第一次害羞,假小子一样的自己也会像少女般脸颊绯红,心潮澎湃。
大概是江南老师已经习惯了女兵们众星拱月的常态,若无其事地官话:“欢迎大家来到我们金太阳军乐队这个集体,今后大家有机会共同生活、共同训练、共同学习、共同演出、共同进步!希望大家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尽快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
看得出来,女兵们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喘出声息来,男兵们站在后列,也一脸崇拜。
江南老师手里拿着一本新兵花名册,花名册里详细记载着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各人擅长的才艺。江南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出列,他首先让出列的新兵把嘴张开,呈“啊......”的发音状态,把牙形、唇形符合吹奏标准的战士选拔出来,分配到了吹奏的声部。
彭爽俏皮地跟林秋雨说:“咋跟我老家挑牲口一样,看牙口整齐程度?”
林秋雨窃窃地问:“你老家哪里的?”
答曰:“山东的!”
林秋雨行拱手礼,调侃说:“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好汉,承认承认,请多关照!”
关系最好的孙梨和林秋雨一同分配到了长笛声部,两人暗自欢喜;剩余的几个男女新兵分配到了打击声部。老兵们结对领走了自己的新兵徒弟,唯有一个皮肤黝黑、身材高挑挺拔的女孩,落单站在最后,仿佛被江南老师遗忘了一样。
那个女孩皮肤黑得出奇的女孩叫张玉婷,脸蛋相貌倒出落得满标致,从新兵连一路被笑话到军乐队。
当时电视台热播一个黑芝麻糊的广告,有个大眼睛女星穿着清朝格格服,对另外一个皇帝扮相的中年男星喊着:“皇阿玛,我就是爱喝黑牛牌芝麻糊!”然后把手举在头上,呈牛犄角状,学牛meng~~~叫!装可爱!那女星相貌神情与这张玉婷有几分神似,特别是铜铃般大眼睛炯炯有神,遂,大家一致给她取了绰号“黑牛”!虽然部队不允许给战友取绰号,但是大家嘴快舌长,不约而同,最后几乎忘记了她有一个真实而秀气的名字叫:张玉婷。
恰恰张玉婷是一个憨厚大气的女孩,每当别人喊她:“黑牛,帮我带一热瓶水过来呗!”、“黑牛,今天换我小值日下,帮我去食堂打个饭呗!”、“黑牛,这周六可以跟你轮换一下外出啊?我同学来广州看我,可惜我的假用完了。”她都是爽朗地回答:“好咧!”、“没问题!”、“放着我来!”
仔细回忆一下,黑牛张玉婷每天脸上挂着笑容,起床最早,打扫宿舍走廊卫生,处处乐于帮人,再后来的日子里,几乎帮每个人抄过谱、擦拭过乐器、维修过乐器上按键、帮别人小值日打饭、帮去超市买生活用品,乐此不彼,一开始,大家觉得她有些过分做作了,相比较下,别人显得惰性了许多,如果她不是为了入党也一定是为了考学提干加分,但是后来发现,她乐于助人是发自骨子里的习惯自然,来自从小良好的家教,从来不争荣誉,每周新兵10个女孩要选一个优秀,她绝对不要连任,即使大家都投票给她,她也婉拒,总体来说,她评为优秀的次数并不比别人多。
江南老师把所有一对一老兵新兵结对好,才把张玉婷喊出列:“张玉婷,出列!”
大家立马屏住气息,想听听到底安排她做什么,江南老师说:“你擅长跳蒙古舞,蒙古舞节奏感很强,你体型也很挺拔,我跟张芸指导员推荐了你做军乐队指挥!”
乐队指挥!耳朵没听错吧,大家哑然,一个个质疑眼神飘过来。
军乐队指挥需要把控全局的娴熟技巧,能调动每个声部的升沉起伏的激情,要熟知每一个曲目的节奏和声调八度以及走场占位,是一个乐队最不可马虎的角色。
后来得知,目前的乐队指挥是一个准备年底退伍的师兄,培养一个新指挥是当务之急。张玉婷挺拔的身姿、优越的节奏感,就这样走进了领导的视线。
张玉婷从江南手中接过金灿灿的指挥杆,很是激动,受宠惶恐中挤出一句:“谢谢江南老师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学好乐队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