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5900000031

第31章 与国学大师畅谈,为企业文化寻根(3)

记 者:近代以来,孝的思想随同儒家文化一起,先后接受了基督教、新文化运动、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多重洗礼。其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接指向孝观念中的父权意识,如胡适在白话诗《我的儿子》中说:“父母与子女无恩,本不应居功,更不能随意索取。”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赵士林:传统社会,绝对的孝,特别是孝成为封建礼教,也曾经带来严重的问题。当孝成为对个性的压抑,对个人情感的蹂躏,对个人权利的剥夺时,就往往会酿成可怕的社会悲剧。从《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巴金的《家》、曹禺的《雷雨》,都是对孝成为束缚人的礼教的深刻暴露,都是对礼教扼杀年轻一代幸福追求的强烈控诉。五四时期,还有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委屈出嫁的女子在花轿里用剪刀自杀的悲剧。因此,作为封建礼教的孝道在新文化运动中遭到清算有其时代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孝的批判,主要是想解决两个时代课题:其一,冲破家族压迫,实现个性解放;其二,冲破由父权而君权的****统治,实现政治解放。因此,反传统的志士仁人批判的是作为吃人礼教的孝道,批判的是孝道成为****统治的工具,批判的是“二十四孝”等宣扬的不近人情的矫揉造作、虚伪迂腐,而不是教唆人们都去打爹骂娘。

记 者:东汉时期,佛教初传入我国,在一些层面与儒家的孝思想产生了激烈冲突,比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以及严格的等级尊卑秩序。在这方面二者是怎样融合的?隋唐以后佛教为什么又被推到如此高的地位?

赵士林:佛教到了中国,很快就中国化,其中包括接受了儒家的某些重要的伦理价值观。这一方面是佛教本土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体现出儒家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有《坛经》的“恩则孝养父母”,民谚的“堂上二老便是佛”,《佛说孝子经》则强调“佛以孝为至道之宗”“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台湾有个影响极大的证严法师,居然也主张人死了应该死在家里,也就是死在亲人的怀抱里,而不应死在医院里,因为医生护士对死者来说都是陌生人。这显然是儒家伦理观的体现,和佛家原来主张的“四大皆空”“六亲不认”已经相去甚远。

隋唐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高峰,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均形成于唐代。简单地讲,原因恐怕至少有三个:其一,唐代国势空前强盛,充满自信和包容地吸收外来文化,佛家言教受到唐代统治者的普遍欢迎和支持;其二,经过汉末魏晋的积蓄酝酿,中国本土的大德高僧纷纷诞生;其三,儒家理论建设在唐代呈薄弱态势,无法和佛家相抗争。但是说到儒、道、释在唐代的地位,那是道教排第一,儒家排第二,佛教排第三。

孝与政治伦理

记 者:《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指出了孝对于封建统治的重要意义。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被推广至政治伦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赵士林:最晚从汉代开始,统治者纯粹从政治功利出发强调儒家孝的道德要求,他们提倡对父母尽孝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对皇帝尽忠,所谓“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这个意思早在《吕氏春秋》中就已经明确流露出来,即所谓“人臣孝,则事君忠”。汉代的皇帝号称以孝治国,皇帝的谥号除了汉高祖刘邦外,都冠上一个“孝”字,如汉武帝的谥号是汉孝武皇帝,目的都是在维护皇权统治。

这种思想在孔子那里好像能找到一点根据,那就是孔子说过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也就是说,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过。

这段话是在肯定孝悌对于维护政治稳定的价值。但孔子并不绝对地理解孝与忠的关系。他在谈到孝和忠的时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事臣以礼”,才能“臣事君以忠”。他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互相尽义务的关系,就像董仲舒所解释的那样:“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听这口气好像对父和君的要求还更重一些。到了孟子,就坚决反对将孝和忠扯到一起。孟子尽管是孔子的铁杆粉丝,甚至可以说是钢丝,因为他说过“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如孔子者也”(有人类以来,就没有像孔子这样伟大的人),但孟子在很多方面,特别是他的政治观点比孔子要激进,要民主。他高度评价舜的孝行,甚至主张为了尽孝可以违反法律。有人问他如果舜的父亲杀了人,舜该怎么办?他说舜一定放弃自己的王位,背着自己的父亲逃到海边去,逃避法律的制裁,隐居下来享受天伦之乐。但对君臣关系,孟子则坚决主张建立一种互相尽义务的关系。君对臣好,臣就对君好;君对臣不好,臣也就可以不买君的账。这就是孟子那段着名的议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君主把臣下视为自己的手脚,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视为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视为狗马,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视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视为泥土草芥,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视为仇敌。这段话后来惹得****帝王朱元璋大发雷霆,要将孟子从孔庙中撤出去,并说谁反对就杀掉谁。但有个叫钱塘的大臣偏偏不怕死,坚决反对朱元璋的决定,并说为孟子死,虽死犹荣。由于大臣冒死反对,朱元璋未能如愿,但他最后还是让大臣重新编了一本《孟子节文》,也就是《孟子》的删节本,把这样的话统统删掉。总之,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孟子第一个从根本上颠覆了帝王****时代忠君不贰的政治要求。“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君王圣明,臣罪当诛”的奴才政治逻辑在孟子这里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是整个地看,孝却被有意无意地和忠纠缠在一起。****时代,统治者通过倡导对父母的孝来保证对帝王的忠,并且进而用对帝王的忠来压倒对父母的孝。对于****帝王来说,孝不过是手段,忠才是目的。从孝到忠,是****统治者强调的逻辑。

记 者:《孝经·广扬名》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中国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孝与忠同为儒家行为准则,怎样看待二者的关系?

赵士林:我先来谈一个历史案例。三国时期有位叫邴原的名士勇敢地扞卫孝高于忠的原则,坚决地回应了统治者就孝和忠的关系问题提出的挑战。事情是这样的:曹操的儿子曹丕(魏的第一位皇帝,即魏文帝)向属下提出了一个极端尖锐的问题:“君父各有疾,有药一丸,可救一人,当救君耶?父耶?”君王和父亲都生了重病,但只有一丸药,只能救一个人,那么,是救君王呢,还是救父亲?

这个问题问得很巧妙,很刁钻,很老辣,很阴险,很敏感,令宾客们很难回答。这其实就是一个孝的原则与忠的原则哪一个是更高原则的问题,是一个孝的原则与忠的原则相互冲突的问题。从内心自然的真实感情来说,人们肯定更愿意尽孝,更愿意用这丸药救自己的父亲,但是谁也不敢讲真话,因为那样会违背忠的原则,从而得罪君王。曹丕那样提出问题,用意就在检验臣下对君王是否绝对地忠。

这时,只有邴原站了出来,干脆果决、坚定有力地回答:“父也。”当然是救我的父亲!

邴原的回答扞卫了孝的尊严,扞卫了孝对于忠的至上性,颠覆了帝王家的霸道逻辑,粉碎了****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我们从邴原的回答中能够感受到一种道德的无畏,感受到一种孝的巨大力量,获得一种亲情的最高满足。

当然,孝和忠的关系还有更复杂的层面。实际上,忠的对象不能仅仅是君王,忠还具有更为宽广的含义。如果忠的对象是国家民族时,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取忠,舍小家而顾大家,就往往具有道德的崇高性与震撼性。岳母刺字、杨家将等故事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就在于这些爱国者能够以忠代孝,甚至毁家纾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了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

孝与法律伦理

记 者:《论语·子路第十三》中记载:“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汉朝时期,儒家学说上升为统治思想,汉律也正式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这一刑法基本原则。孝作为人治与德治的基础,它对封建法律的影响有多少?在今天,儒家的孝思想与法治又该如何平衡?

同类推荐
  •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开展的旨在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本书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力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学的工具手段来对微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衍生机理、风险识别、综合评价与预警控制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规避策略及措施。
  •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了解自我、洞察人生、解释行为的一门实用科学。人的心理千变万化,这也使得人的心理现象成为一个极为复杂和奇妙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类的心理活动仍然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对心理现象事实上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因此觉得神秘罢了。然而,从普通大众看来,严谨深奥的心理学的确是晦涩难懂的,一些专业的名词术语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难以被理解。所以,迫切需要一条合适的纽带将心理学的科学性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中。《7天让你读懂心理学》系列丛书无疑就是这样一条及时出现的纽带。本书为丛书之《7天让你读懂经商心理学》分册。
  •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是由陈墨编著。内容提要如下:自我管理,掌控自我才能掌控他人;团队管理,操控他人才能引领成功;企业管理,辨明方向才能走向卓越!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多元化的技术。若想带领好一个团队以及运营好一个企业,都需要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了解并掌握关于管理与操控的艺术,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 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

    《塔木德》凝聚了上千年来2000余名犹太学者对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智慧的发掘、思考和提炼,是整个犹太民族生活方式的航图,是滋养世代犹太人的精神支柱,是其他民族的人走进犹太文化,接触犹太智慧的一扇必经大门。它是犹太人人手一册,从生到死一直研读,常读常新。它不仅教会了犹太人思考什么,而且教会了他们如何思考。它用一种始终如一的声音,构建了犹太人的世界观。它宛如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或思想深邃的学者,始终和每一个犹太人进行世界交谈和讨论,并穿透琐细的生活,让人感觉到鲜活的智慧和触及万物的力量。
  •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监事会工作知识、部分地方国资委监事会相关情况介绍、研究探索篇。
热门推荐
  • 哲人的灵感(下册)

    哲人的灵感(下册)

    当今之人骨子里是有那么一点永远也挤不出去的奴隶的血,在心理和性格中占上风的是一种乐道人善的庸俗气质,是一种公允执中的老好心境,是一种习惯于“服从”的奴性人格,明哲保身和妥协折中成为一种不少人遵行的人生哲学,在领导面前逢迎拍马,遏抑言说冲动,克制真率表达,成为他们最基本的人生规训,并且在当今生活中具有主宰的意义。
  • 你也配混修真界

    你也配混修真界

    起初叶杭有一个简单而朴素的理想,那就是背靠虚天宗这座大山开开心心地混吃等死。可是后来,他渐渐明白了——不管多么牛逼的宗门,净收这样的傻逼当弟子,早晚是药丸的。没办法,既然一个个都这么不争气,只有鄙人亲自上了。你看看你……一天到晚不是为了几个天材地宝打来打去,就是想着抢人法宝夺人道侣,一句大道无情就要杀人全家奸人老母,能不能有点出息?你也配混修真界?
  • 从此,我们各自幸福

    从此,我们各自幸福

    她永远是个不羁的女子,他和她之间有无限产生爱情的可能,但是婚姻,他却只是选择云,那个淡然,但却带给他安定的女子。结婚那天,他收到离的贺卡:“你会幸福,我也会幸福,就让我们记住彼此,然后各不相干的幸福下去。”他微笑着收起卡片,如果只是过客,便要将其一直藏在内心深处,然后各自幸福。
  •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女性健康调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女性健康调养食谱》集结了营养师的权威营养知识,烹饪大师曹广泉等几十年的烹调经验,讲解烹饪知识,介绍家常食材家常菜。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最新的营养学研究成果,本着有助健康和疾病康复的原则选取菜品,对大众的食疗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不同人群的营养保健及食疗部分根据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生理特点,本着对特殊人群关爱的原则选取营养知识和菜品,给不同年龄段及性别的人群进行饮食指导。
  • 小小传说

    小小传说

    小小死了,以一种最让男人觉得没面子的的方式死了。然后小小就走上了轮回重生之路,遇到了女鬼苏七七,苏七七告诉他说他是她第一千个客人,所以他的轮回不能有任何的问题,否则的话,苏七七会很麻烦。结果真遇到麻烦了——小小误打误撞喝了孟婆汤的解药,脱离了轮回的桎梏。这是大事情,于是小小就只能不停的轮回,而苏七七也只能不停的跟着他轮回……
  • 战破星辰

    战破星辰

    你们信仰的宗教,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个宗教。你们所了解的世界,是个困惑的世界。一个杀手,一滴眼泪。一个梦境,一个传奇。星辰即是诸神,他为何而战?揭开星辰的秘密,人类不是蝼蚁。战破星辰!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及暖花开

    及暖花开

    那年,春暖花开时,他面朝大海。你若不来,我会一直等下去。她走了四年,他等了四年。时光荏苒,及暖花开,我还在。(此书请从第八章开始浏览,谢谢!)
  • 续水浒传

    续水浒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剑傲九天

    一剑傲九天

    一剑动风云;二剑斩山河;三剑裂苍穹;四剑定生死;五剑扭乾坤。少年携带着一只血脉废弃的玄兽,背负着一柄生锈的短剑,书写着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