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对此事的热心不单单是在族中活动而已,不过次日而已,就巴巴的赶了过来。
才用了晌饭没多久就瞧着福婶匆匆过来,放了缠了一半的丝线迎了上去,“嬷嬷这样着急,有事儿只管知会一声梓兰便是,这大的日头也不怕打了头?”倒了水给福婶。
福婶只摇摇头将茶杯的推了推,“那有那功夫,小姐速速收拾了,前头姑奶奶来了,这会子正跟老爷在厅里说话,点名要见小姐。这不,夫人让过来请小姐。”
“顺带要嬷嬷说一句莫不要冲撞了姑母?”瞧着姑母眼神闪躲,似有话说。猜想定是额娘又是千百个不放心。福婶不语,算是默认了。简单收了案上杂物,理了理发髻,道:“嬷嬷尽管放心,额娘的话我记着呢。”
见我如此往外去,福婶又扯了我,说如此不加修饰怕是不好,毕竟姑母是如何如何严谨守礼的人。只笑说无碍。
才到廊下,就听见姑母与阿玛在屋里谈论声极大,让福婶先去忙别的,只说在廊下候着便是。
“姐姐如此做是为何?珍儿的脾性你不是不知道,何苦要推了她出去。”听声响看样子额娘并不在屋里。我却觉得阿玛此言说的有趣,索性就站在廊下偷听起来。
“弟弟这话说的偏颇,珍儿可就我这一个姑母,为她用心思还错了不成?当初我说为你屋里大丫头和二丫头说门亲事,你死活不肯,如今你瞧瞧,这两个女婿一个都不成器!帮得了你什么?”
姑母一向看不上大姐夫和二姐夫,处处拿此事说项,阿玛起初还言语两句,最后也都是听着不作声。我晓得,阿玛对上姑母如此专断的人,就是知道说什么都是无用的。
眼瞅着姑母压得阿玛说不出话来,稍整了衣衫,快步进了屋。“阿玛,您唤我?”又跟姑母行了一礼。
姑母一改往日的冷淡,招呼着我近前,“过来让姑母好好瞧瞧。呦,你瞧瞧我说的可对?谁说咱家是旁支,不如人家正统,我瞧着咱家的丫头比旁的丫头都水灵。”
我近前被姑母拉着手,姑母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说的我好不自在。想着方才阿玛所说的,抬眼对阿玛言:“阿玛,我前头栽了那盆兰花这会儿长得最好,我想请姑母一道去瞧瞧可好?”
姑母自然觉得奇怪,阿玛也颇为诧异,但还是允了。拉了姑母往我屋里去,让梓兰备了一壶凉茶。“梓兰煮的凉茶最爽口的。这大的日头,姑母尝尝?”梓兰瞧着我俩说话识相的出了门。
姑母瞧了瞧那盏茶,就问了一声,“你不是邀我同赏兰花?是那一盆?”
“哪里有什么兰花呢!”如今屋里没有旁人,也就敞亮了说话,“不过是想和唯一的姑母说说话,方才阿玛在边上,许多话也不方便说。”
姑母的脸色沉了下来,“你表姐说了这两天就可以过去,十三阿哥到底是皇子,府里的规矩大的很,如此行径仅此一次!”说完就要起身往外走。
我反倒是在边上坐下,淡淡的看着她要离开的模样,“姑母这样着急做什么,要我去做陪衬,如今这样作态,不怕我不肯?”看着姑母的疑惑,等她坐回,继续说道:“姑母对我家一向是照顾的很,可如此巴巴的把人往十三阿哥府里送不怕毁了侄女的名声?不怕毁了钮钴禄氏的面子?自家闺女不得宠就巴巴的挑了人送进去,意图先占上一个名位?姑母,当真是好算计!只是,我好奇的是,兆佳氏一族中难道就挑不出一个能让姑母钟意的女子?还要姑母费这个心思,瞒过太奶奶,玛父,阿玛,当真是辛苦!”起身做一礼,道:“珍儿当真要谢谢姑母这一番用心,宁要珍儿入府做个卑贱的格格,也不愿为珍儿寻一门如意郎君,为人正室!”
姑母被我的话说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我却寒心的很,口口声声道是我唯一的姑母,按理即便不是万分疼爱,也不至如此。果真她眼中只有自家女儿才是宝贝的。
姑母沉默着,神情奇怪的看着我,叹息一声,继而又恢复了从前的傲慢,“你到底是伶俐。你既然没有当着你阿玛的面说这番话必定是明白如何做!既然没有兰花可瞧,我这就先回去了,你也准备准备,过两日去十三阿哥府里。”
姑母起身就往外走,我却诧异于她的行为,作为母亲不该是盼望着女婿待女儿始终如一么?怎么能容忍别的女人介入两人之间。“为什么?难道不一点都不介意旁人分了表姐的宠么?”
谁知姑母只是轻蔑一笑,“到底是个孩子!你既然问了,也不妨说个明白给你听。”姑母一回身一步步走向我,那眼里的凌厉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我只道她平日里是个略显刻薄的人,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表情。“一如侯门深似海,相信你也读过!别说是侯门皇族,就是京中大家的女人都清楚,宠爱永远抵不上地位的永固!以色侍人能得几时好?”
言罢就大步出门而去,留我一人在房里愕然。原来这才是她的目的,她希望的不是有人能帮自己女儿夺得十三阿哥的宠爱,而是希望有人能得到十三阿哥的欢心从而巩固自己女儿的地位。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姑母这些年也是如此过来的呢?如此步步为营的生活,只要想想就觉得背脊发寒。
额娘什么都没有问我,离家前一晚,额娘将我的包袱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遗漏,“我跟你姑母说了,让梓兰跟着去,你一个人我不放心,梓兰到底比你长一岁,有个人在身边也有个商量的伴。”
我应了,拉着忙碌的额娘在大炕上坐下,“额娘无话问女儿?”
额娘瞧着我,让梓兰先去准备自个儿的东西。瞧着梓兰前头走了,才叹息道:“你既然不愿说,我也不便问,只一句,自己要拿定主意才好。”
“额娘无话问女儿,女儿却有一事想询额娘,还请额娘提点女儿。”得了额娘的应允,方开口道:“当年姨娘进府,额娘心里可有不痛快?”
姨娘进府的时候是二哥刚出生,那时候家里有三个孩子,家里大事小事的全揽在一块,是玛父做主纳了姨娘进府帮衬,说实话姨娘除了嘴上不饶人,又爱贪些小便宜,但是手脚却利索帮衬了额娘不少。可是,到底是与额娘分了阿玛,若说额娘不介意,我才是真心的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