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2500000005

第5章 南宋中期的学术繁荣(1)

南宋从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到宁宗庆元之前,为学术繁荣时期。

当时,人才辈出,学派林立,学术论争频繁,书院盛行。叶适回顾当时人才之盛说:每念绍兴末,淳熙终,若汪圣锡,芮国瑞,王龟龄,张钦夫,朱元晦,郑景望,薛士隆,吕伯恭及刘宾之,复之兄弟十余公,位虽屈,其道伸矣;身虽没,其言立矣。好恶同,出处偕,进退用舍,必能一其志者也。表直木于四达之逵,后生之所望而从者也。(《着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水心文集》卷十六这个名单当然不全。应该补上的,至少应有陆九渊,陈傅良,陈亮和叶适本人。不过这几位年龄稍小,学术活动时间稍后,可算在“后生”之列。叶适这里只指出了他们的共同点,其实他们在学术思想上各自相异,分成各种学派。当时的学术繁荣,可以由此说起。

(一)学术繁荣的标志

1.学派林立

南宋最大的学派是道学。道学是从北宋继承下来而又有所发展。道学在南宋又分为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和以朱熹为代表的闽学派。与道学相对立的,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学派。道学和心学后人通称为理学。与道学和心学对立的,有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金华)学派,兼取各家之长。与永嘉,永康观点相近的有金华唐仲友的学派。

湖湘学派。主要代表张栻(公元1133-1180年)字敬夫(又字钦夫),号南轩,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县)人,为南宋主战名臣张浚长子。一生力主抗金,反对和议。曾从胡宏问学于衡山。胡宏传其父安国之学,安国学宗二程。胡“开湖湘学统”(《宋元学案》卷四十二《五峰学案》),上接二程。

张材之学,以理为宇宙本体,事物之主宰。认为“有是理则有是事,有是物”(《孟子说》卷四),“事事物物皆有所以然,其所以然者,天理也”(同上,卷六)。又认为“太极动而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化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存斋记》,《南轩全集》卷十一),与朱熹“太极即理”观点一致。又以天理人欲释义利,由此引申出“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德论,朱熹称赞为“扩前圣之所未发”(《张公神道碑》,《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九)。张栻又有“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存斋记》,《南轩全集》卷十二)之论,与程朱道学相离异,而表现出通向“心学”之倾向。但主导思想仍为道学。

闽学派。主要代表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翁,徽州婺源(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建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其父朱松绍兴年间与同列上书反对和议而忤秦桧,被御史所劾。朱熹曾受学于延平李侗。李侗为罗从彦门人,罗从彦师杨时,故朱熹为程颐之四传弟子。朱熹继承和发展二程学说,建立了完整的道学思想体系。他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断言“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朱子语类》卷一),明确提出“理在先,气在后”,“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同上)。持“理一分殊”说,认为“万物之中又各具一理”,但“总只是一个理”(同上,卷九十四);有辩证思想,指出“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认为事物“只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同上,卷六十七在知行关系上,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而“论轻重,行为重”(同上,卷九),注意行的重要性,但颠倒二者的先后次序。提出天命之性(“道心”)和气质之性(“人心”)之分别,认为人禀气而生,所禀之气有清浊,故有圣贤,愚不肖之分。强调天理与人欲对立,主张“存天理,去人欲”。朱嘉还是一个大教育家,无论居官还是退居武夷,皆聚徒讲学,从学者甚众,门人遍布闽浙赣湘各地,形成规模宏大的学派。

心学学派。主要代表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中年后讲学于贵溪象山精舍,学者称象山先生。与兄九韶(子美),九龄(子寿)并称“三陆子之学”。

其学以“心”为宇宙万物之本原,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杂说》,《象山全集》卷二十二)之论。提出“心即理”命题,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与李宰》之二,同上,卷十一)在心物关系上,认为“万物森然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语录》,同上,卷三十四)万物都包容在我心中。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发明本心”,“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

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养而反戕贼放失之耳。”(《与舒西美》,同上,卷五)他以“发明本心”的方法为“易简工夫”,认为要保存人心之“固有良知”,须“存心去欲”。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宇宙观和内省修养的认识论,被陆九渊的大弟子杨简发展到极端,成了唯我论。

吕氏婺学派。主要代表吕祖谦(公元1137-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吕祖谦有深厚的家学渊源,有中原文献之传,不名一师,不私一说,受二程影响较深。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初夏,吕祖谦访朱熹于建阳寒泉精舍,共读周张二程之书,共编为《近思录》

一书,为该书作跋。此书为道学之入门书,首卷言“道体”并为全书核心,是朱吕的共同主张。故明代杨维桢说吕氏“以性命绍道统”。

吕祖谦以“理”为最高范畴和宇宙万物的总原则,认为“理之在天下,犹元气之在万物也。名虽千万而未尝不一也。”(《东莱左氏博议》卷一)但是,他还认为“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

(同上,卷二)的“心即道”的观点,又与陆氏心学相接近。全祖望认为:“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下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润色之。”(《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不仅如此,吕祖谦还提倡治经史以致用,反对空谈道德性命,主张“学者须当为有用之学”(《左氏传说》卷五),又有包容事功之学的特点。朱熹说“伯恭则兼君举,同甫之所长”(同上),并批评他“博杂极害事”

(《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

永康学派。主要代表陈亮(公元1143-1194年)字同甫,婺州永康人,学者称龙川先生。陈亮于乾道五年,淳熙五年,十五年三次上书孝宗皇帝论“恢复”,“修皇帝王霸之学”,注重功利,提倡务实。

认为“禹无功,何以成六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宋元学案》卷五十六《龙川学案》

主张农商并重,指出“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四弊》,《陈亮集》卷十二)。要求变法革新,对“南渡以来,大抵遵祖宗之旧”(《上孝宗皇帝第一书》,同上,卷一)深为不满。

哲学上认为“夫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六经发题书经》,同上,卷十);认为道离不开具体事物,“夫道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干事物之间者也”(《勉强行道大有功》,同上,卷九);道是具体事物的法则,“千涂万辙,因事作则”(《与应仲实》,同上,卷二十七)。持自然物欲论,认为声,色,臭,味,安佚“出于性,则人之所同欲也;委于命,则必有制之者而不可违也。富贵尊荣,则耳目口鼻之与四肢皆得其欲,危亡困辱则反是”(《问答下》,同上,卷四);认为人离不开物质生活条件,衣食室庐门户皆非外物,“有一不具,则人道为有缺,是举吾身而弃之也。”(同上)以此而反对道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义。但陈亮仍认为“高卑大小,则各有分也”(同上)。

人欲应受封建伦理纲常的节制。因此,陈亮认为“天理人欲可以并行”(《与朱元晦书》,同上,卷二十八);主张“王霸并用,义利双行”

(同上)。但又用自然观上的“气”解释社会历史的盛衰,陷入神秘的“运数”论。永嘉学派(见下章)。

唐氏婺学。主要代表唐仲友(公元1135-1187年),字与正,号说斋,金华人。其学“不主一说,不苟一人,隐之于心,稽之于圣经,合者取之,疑者阙之。”(《宋元学案》卷六十《说斋学案》)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刑政,军事,财赋,经史,传记等。“痛辟佛老,斥当时之言心学者”(同上)。为“经制之学”,与“永嘉诸先生”之学“最为同调”(同上)。自淳熙九年被朱熹劾后,隐居乡里,着书讲学,与当时学者来往甚少。东阳吴文炳办安田书院,聘唐仲友主教事,唐携生员百余人应聘,远近惊愕。可见其学影响颇大。全祖望认为:“说斋既被放,杜门着书以老,则其人非求富贵者,不可以一偏遂废之,说斋之被纠,所当存而不论,而其言有可采者,即令朱子复起,或亦以予言为然”,说斋之学,可“备南宋一家之言”(同上)。

明代杨维桢说:“余闻婺学在宋有三氏:东菜氏以性命绍道统;说斋氏以经世立治术;龙川氏以皇帝王霸之略志事功。”(《宋文宪公集序》)全祖望说:“浙学于南宋为极盛,然自东莱卒后,则大愚(指吕祖俭)守其兄之学力一家,叶(适),蔡(幼学)宗止斋(陈傅良)以绍薛(季宣),郑(伯熊)之学力一家,遂与同甫之学鼎立,皆左袒非朱,右袒非陆,而自为门庭者。”(《宋元学案》卷五十三《止斋学案》)上述吕氏兄弟,唐仲友,永嘉,永康各派,互相差异,但都“左袒非朱,有袒非陆”,可见当时学派的分野。这也从朱熹的言论中得到反映。

他说:“江西之学(陆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旦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又说:“陆氏之学虽是偏,尚是要去做个人;若永嘉,永康之说,大不成学问!不知何故如此”(同上,卷一百二十二)从朱熹的批评中,我们可以看到,朱陆分歧同朱熹与浙学(主要是永嘉,永康)的分歧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层次。从哲学上说,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同属于理学唯心主义阵营,根本观点是一致的;而永熹,永康之学是唯物主义思想,与朱,陆的唯心主义根本对立。唯物,唯心两条基本哲学路线和派别的对立,是哲学上最高层次的对立;而两条基本路线和派别内部(如朱陆之间,永嘉永康之间)的差异是属于下一层次的。

2.学术论争频繁

虽说当时各学派之间的观点分歧并未都展开争论,但已经发生的争论已相当频繁,其中最着名的有如下一些。

鹅湖之会——朱陆为学之方之争。原来朱陆之间在为学之方就存在分歧,陆强调“尊德性”,朱强调“道问学”,吕祖谦对此感到不安,试图从中调解,于是发起鹅湖之会。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初夏,吕祖谦访朱熹后归家,朱熹送他至信州(今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吕祖谦约请陆九渊及其五兄九龄前来相会。在鹅湖会上,朱陆关于学习方法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据与会者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陆九渊)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陆九龄)止之。”(《宋元学案》卷七十七《槐堂诸儒学案朱亨道传》)会上,二陆以诗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陆九龄诗云: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太批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令。

(《语录》,《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诗念了一半,朱熹就对吕祖谦说:“子寿早已上了子静舡了也”

(同上),表示失望。陆九渊则认为兄诗甚佳,但第二句“微有未安”。

为补其不足,亦赋诗云: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

(同上,卷二十五《鹅湖和教授兄韵》

朱熹听了很不高兴。辩论历经旬日,分歧不但没解决,反而加深了。三年后,朱熹和二陆诗: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篮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鹅湖寺和陆子寿》,《朱文公文集》卷四鹅湖会后六年,陆九渊访朱熹于白鹿洞书院,继续争论为学之方,陆指朱为“邪意见,闲议论”,朱指陆“作禅会”,“为禅学”,争论仍很激烈。

“无极”,“太极”之辩——朱陆关于世界观之争。约在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间,陆九韶与朱熹讨论,认为《太极图说》非周敦颐所作,或者是其学术未成熟时所作。其根据有二:一是《太极图说》

与周敦颐的另一着作《通书》不类,《通书》只言“太极”,这是儒家经典《易传》里有的,而《太极图说》却言“无极”(“无极而太极”),这是儒家经典中没有的;二是若干“太极”之上加“无极”二字,乃是蔽于老氏之学。朱熹在《答陆子美》书中,认为“无极”,“太极”并无差异,肯定《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是周敦颐的本意。并解释说:“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从淳熙十五年开始,陆九渊接过来与朱熹辩论,往返书信凡四封,其主要分歧是:

同类推荐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江门心学”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三辑·第一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原野幻想:骷髅鬼王日记

    原野幻想:骷髅鬼王日记

    我曾是亡国之际最后倒下的大将。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骷髅,胸腔里还挂着死前的六把钧刀。很久以后,我成为那里的王。那时,我的力量就像我金库里贮藏的财宝一样,却被一位白翼天使打败。后来,也就是现在,我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名魔法学院的普通学生。白天是普通人,晚上却又化作白骨之躯,力量也会复原。经历三世的我发现,这是我15岁待过的地方……
  • 时尚修仙界

    时尚修仙界

    自修仙联盟成立以来,修仙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平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各派团结一致,致力于为修仙界培养优秀人才。时联盟千年之后,七大仙尊惊艳于世。仙门大开,有志者自远方来~
  • 玄门报孝追荐仪

    玄门报孝追荐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壁

    乱壁

    前言:“彦柒,我恨你!”我只是笑笑看着眼前这个嘶声力竭的男子,这个一生的眷念。安然的和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告别。对不起,景然!对不起。我只是害怕你对我太好,我怕自己会舍不得离开所以我想尽办法让你恨我。只是你知道吗?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疼!我以为我就此别了我那年轻的生命,只是当我再次睁开眼睛一切早已过去恍如隔世。是的,我穿越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漠沃尔王朝。我是皇上的第七个小公主——彦柒。深深的宫闱每天都在上演勾心斗角的戏码。如果可以我宁愿同我那疼惜我的娘亲在那荒废的冷宫里偏安一隅!
  •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本书作者分郁病、汗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积聚、厥证、血证、肥胖症、瘿病10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家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气血津液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
  • 都市之神棍千金

    都市之神棍千金

    被丢到末法时代的都市,明汐头一件事情就是抱了一个又粗又壮的大腿,将自己跟新老爸紧密的绑在一起。作为一个低调的富二代,明汐表示咱们要将金光闪闪的金砖光扬光大,同时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一的展现给世人。只是谁能告诉她,明明她现在是个富二代,有个金光闪闪的富二代老爸,自身还有牛哄哄的天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知祸福吉凶,想看相,可以提前预约,过时不候,还有牛逼哄哄的金砖大爷在手,一砖在手,天下有我,可是这个事事站在她的面前,事事维护的小子是怎么回事?还有那朵小白莲,你特么的含泪看着本小姐想要干什么?告诉你丫的,本小姐只喜欢帅哥,不喜欢美女,你再哭再没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流年似水夏至荼蘼

    流年似水夏至荼蘼

    流年似水,源自青葱校园的那一场爱恋,是否会因为世事变迁而布满尘埃?夏至荼蘼,夏末至,花事了,当爱至荼蘼,是否真的已绝望颓废到无可挽回?一场爱恋,几处相思。曾经以为惊艳了时光,却终究逃不过流年。命运在满布尘埃的指间萧然而逝,掬不尽的,只是无数离人泪。她,一个善良执着的画家,可以在艺术的海洋里肆意挥洒,却不善于勇敢流露自己的感情;他,一个能力卓越的商界后起之秀,面对情感,却年轻气盛,冲动莽撞地让自己的感情停滞不前;而他,一个成熟稳重的事业精英,年少的悲惨境遇让他学会喜怒不形于色,久经沙场战无不胜,可她却成了他的唯一软肋。曾经错失的爱,能否重拾?几年之后的他们,又会经历怎样的感情蜕变,为爱做出如何改变?一段爱与信任的故事,就此上演。
  • 重生之我的阁下

    重生之我的阁下

    我们不叫黑衣人,我们的名字是人类观察员。至于你,你是我们的总司令!你问总司令是干嘛的?当然是认真贯彻《人类保护计划》的核心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记住,这个世界没有神仙!没有上帝!没有妖怪!没有幽灵!没有魔法!没有外星人!也没有超能力!那刚刚咬掉我半只手的东西是什么……
  • 淡若涟漪清如梦

    淡若涟漪清如梦

    前世君天晴,依至念。我爱你至情至深,却也恨你至情至深。你连亲手送我入地狱都不敢了,何时你是这般胆小了,居然连送我入地狱都要假借他人之手。“依至念,你不要在我坟头哭,不要念我想我,这样会脏了我的轮回路。”今生君玺玖,墨逝尘。我爱他至深至情,他爱我至深至情。今生续他前缘,来生再会,生生世世永不相离。两个人,一段情,终结果。
  • 惊寂

    惊寂

    “拳法:90分;刀法:90分;数学:59分;语文100分。”课堂上响起一阵笑声,林入凡,全班唯一一个数学不及格。这个世界,科技与玄幻并驾齐驱,数学不及格的林入凡如何才能够逆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