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1100000012

第12章 隋唐五代时期(2)

之后,李畲不仅偿还了以前多得的禄米,付清了全部运费,而且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承认错误。御史衙门的官吏见他这样严于律已,大受触动,并群起效法,纷纷退还过去多得的禄米。例行多年的“两个惯例”,也从此取消。

李畲的母亲教子清廉的事迹被载人北宋初期编撰的《太平广记》之中。

奉公守法如翠柏苍松:

廉洁情操虽老死不移这是后人为赞颂李畲而写的一副对联。

颜真卿教子守本职

颜真卿,唐代中期杰出的书法家,伟大的爱国主义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颊、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的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

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于权贵,屈意媚上,以义烈名于时。他一生的事迹,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转向衰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即位,为德宗,但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卢杞一直对颜真卿的才略和耿直嫉恨。

公元782年,唐德宗想改变藩镇专权的局面,却引发了藩镇叛乱。其中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他自称天下都元帅,向朝廷进攻,朝野大为震惊。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欲借机铲除颜真卿,于是说:“不要紧。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导他们,不用动一刀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

卢杞推荐了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这时候,颜真卿已经是七十开外的老人了。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他到叛镇去做劝导,都为他的安全担心。

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赶往淮西。唐朝宗室李勉听到这件事,觉得朝廷将失去一位元老,于是秘密上奏请求留住他,并派人到道路上去接他,但没有赶上。

李希烈听到颜真卿来了,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他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养子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颜真卿又是谩骂,又是威胁。但颜真卿却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

李希烈于是命令人们退下。接着,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叛镇的头目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劝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

叛镇派来的使者见到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到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正好太师来到这里,不是有了现成的宰相吗?”

颜真卿扬起眉毛,朝着叛镇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纪快八十了,要杀要剐都不怕,难道会受你们的诱惑,怕你们的威胁吗?”李希烈拿他没办法,只好把颜真卿关起来,派士兵监视着。士兵们在院子里掘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土坑,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在坑里。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对李希烈说:“我的死活已经定了,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岂不痛快!”

过了一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士兵们在关禁颜真卿的院子里,堆起柴火,浇足了油,威胁颜真卿说:“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里烧!”颜真卿二话没说,就纵身往火里跳去,叛将们把他拦住,向李希烈汇报。公元785年8月23日,李希烈想尽办法,终没能使颜真卿屈服,就派人将其缢杀,终年77岁。

其实,就在颜真卿被贬时,他就告诉自己的儿女们说:“政可守,不可不守。”就是说为官不可不守本职。

他还表示自己虽然因为向朝廷直抒己见,得罪了权贵者而遭贬斥的命运,但并无可耻之处,他希望子孙们领会他的心志,恪守自己的职责。

杜甫用“家训诗”教子学习圣贤

唐朝时的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有《杜工部集》传世,纪念地有杜甫草堂、杜甫墓、杜公祠、杜甫公园、杜陵桥、杜陵书院等。

杜甫的诗作中也有一些“家训诗”,从中可以看出他教育孩子的情景和思想。杜甫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孩子早死,剩下两个较大的儿子名叫宗文和宗武,杜甫有五首示诲二子的诗,即《宗武生日》《熟食日示宗文、宗武》《又示两儿》《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

杜甫的长子宗文,资质平庸些,所以杜甫并不强求他为学上进,“失学从儿懒”(《屏迹三首》其三),“失学从愚子”(《不离西阁二》其一),认为他只要平安就好,喜于“熊儿幸无恙”(《得家书》)。

次子宗武,天资聪颖,深得杜甫厚爱。杜甫身陷长安,却念念不忘聪慧的幼子,“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准论?”

(《忆幼子》)宗武5岁左右时,杜甫还记得他幼时之事,作诗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所以,他的教子诗的主要训示对象是宗武。这五组诗分三次写成,写于三个特殊的日子,因感而发,成诗之时,宗武约在14一15岁之间。如《宗武生日》: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此诗写在宗武生日的酒筵上,诗人不禁回忆起宗武当年出生之日。其实,当年他身陷长安并未在场,然他虽不能目击而心已至,一提笔深深父爱就已流溢满纸。就此想到宗武的成长,才在后言提到聪颖的宗武诗艺已长,到都邑后“已伴老夫名”。将门无犬子,诗家无庸才,儿子的进步让父亲非常欣慰,从而就势引出了“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的教诲之意。

再写自己垂垂老矣,当儿子侍庭于酒筵之上,自己已是“凋瘵”“欹斜”,无法安坐,但充满欣慰与期冀的老父还是要徐饮一杯美酒,品味为人之父的悲与喜,悲的是自己“汝曹催我老”(《熟食日示宗文、宗武》),“浮生看物变,为恨年年深”(《又示两儿》);喜的是儿子“明年共我长”,“已似爱文章”(《又示宗武》)。

诗人郁积多年的情感被现实的生活场景所触动,情与景交汇相融之间引发诗人对儿子新的感情与希望,随之与其娓娓道出成长之理,理之长更见情之深,同环往复。而诗中最后所绘自己的老态龙钟更与现实中酒筵的欢快、儿子的青春形成强烈的对照,偏偏老父又要强力在对照之中去追求应景适情,为人父的苦心孤诣又怎是一个爱字了得。

对读诗的儿子而言,此诗真如“流霞分片片”,可以“涓滴就徐倾”,会促使他立下“十五男儿志”,以求“达者得升堂”(杜甫《又示宗武》)来宽慰老父亲了。杜甫是用生命在写作,诗中具兴象,读之有意境,乃是家训诗中的极品,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了。

杜甫教子诗多以儒家的礼教来引导孩子,苏轼在读了杜甫的教子诗后说:

“其示宗武云:‘试吟青玉案,莫羡紫香囊。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所示都是圣贤事也。”

郭子仪爱子不护子

唐代中期时的大将、军事家郭子仪,祖籍山西汾阳,生于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武举出身,高七尺三寸,勇武不凡。安史之乱时,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

后连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

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而他却能“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在当时和后世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作为父亲,郭子仪和妻子王氏严格教导子女,儿子女儿人品端方,才华出众,没有一人走上斜路。他的三儿子郭唏曾驻守邠州,协助邠州节度使白孝德防守吐蕃和回纥,郭唏手下有十几个士兵酗酒闹事,还拔刀刺伤了酒店主人,段秀实不徇情面,将这十多个士兵就地正法,这在郭唏的军营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于是军士们准备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老头,将他抓到军营里,交给首领郭唏处置。郭唏欲为士卒做主,就质问段秀实为什么这么做。

谁知段秀实见到郭唏后竟当面教训他说:“你父亲郭令公功劳盖世,人人敬仰,你作为他的儿子,却纵容士兵横行不法,胡作非为,这样下去,郭家的功名还保得住吗”,郭唏听了十分惭愧,向段秀实诚恳致谢,认为这是对自己的关怀和爱护,他不准军士为难段秀实,段秀实在郭唏的军营里过夜,郭唏亲自为他站岗放哨,以防歹人加害。第二天,还和段秀实一起前往白孝德处赔礼道歉,郭唏为将如此,实在应归功于郭子仪夫妇教子有方、忠厚传家。

广德二年(764),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朝廷。朔方兵以前都是郭子仪的部下,对郭子仪十分爱戴,当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到来时,朔方兵纷纷离开仆固怀恩,重归郭子仪的手下,仆固怀恩只得带上三百亲信逃到灵武(今宁夏灵武)避难。由于心有不甘,他招引同纥、吐蕃十万人马,进犯大唐,唐代宗派郭子仪率兵抵御,回纥、吐蕃心中无底,不战而退。永泰元年(765),仆固怀恩又招引同纥、吐蕃、党项三十万人马气势汹汹而来。郭子仪率领一万唐军刚到泾阳,就被回纥、吐蕃十多万人马团团围住,形势万分紧急。而在此关键时刻,仆固怀恩却暴病而死,敌军阵营产生分化,郭子仪知道机不可失,决定单骑去见同纥主将药葛罗。

郭子仪出发之际,他的三儿子郭唏紧紧拽住父亲的马缰,对父亲说:

“回纥人如狼似虎,父亲大人是堂堂元帅,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当俘虏?”

郭子仪则告诉儿子说:“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那就是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郭唏虽认同父亲的观点,但还是不放心父亲的安危,郭子仪便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

药葛罗听说郭子仪来了,将信将疑,他生怕有诈,命人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来到营前,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药葛罗暗自佩服,命令撤去弓箭。

当郭子仪来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表达了诚心诚意的欢迎。郭子仪责备药葛罗说:“昔日回纥军队远涉万里,帮助我们收复两京,大唐朝廷对你们很不错。今天你们背弃旧约,襄助叛臣,是何等愚蠢的举动。仆固怀恩背叛朝廷,遗弃母亲,这样的人对回纥有何益处?”

药葛罗听到郭子仪的话后,感觉十分惭愧,当即向郭子仪表明立场说:

“我们是被仆固怀恩骗了,他说天可汗已经驾崩,郭令公已经去世,中原无主,我们才兴兵来此,现在我们知道天可汗还好好地在长安城里,郭令公又统兵在此,仆固怀恩被上天所杀,我们怎能够再与大唐雄师作对呢?”

郭子仪见药葛罗如此态度,乘机鼓动他,“吐蕃与大唐本是甥舅之国,他们背信弃义,屡次犯境,抢走了无数牛羊马匹和金银珠宝,如果你们与唐军合兵,反戈一击,既可得到吐蕃抢走的财物,又可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这是天赐良机,不能错过呀!”

药葛罗马上表示同意,对郭子仪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经愧对令公,我们愿意杀敌立功,将功折罪”。于是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在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唐和回纥联军雷霆出击吐蕃,斩首五万级,俘虏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各路攻唐大军闻风丧胆,顿时逃之夭夭。郭子仪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郭子仪的女儿也是才女,有一次,两位著名画家为郭子仪的女婿赵纵画像,画完之后,众人认为两幅画像不分高下,郭子仪的女儿语出惊人,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她说韩姓画家“空得赵郎状貌”,周姓画家“兼移其神气,得赵郎性情笑言之状”,如果没有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如何能说出如此精辟的点评?郭晞和驸马郭暧都是王夫人的嫡子,在奉天之难中与唐德宗同生共死,浴血奋战,传承了郭子仪的忠烈家风。

皇帝为仰仗郭家,让郭暧和升平公主成亲,两人生的女儿嫁给了皇帝的表侄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郭暖和升平公主的儿子郭緃则娶了皇帝的表侄女汉阳公主,据说郭緃身长七尺,相貌堂堂,如果不是人品出众,皇家又怎会如此热衷于“亲上加亲”。

我国不少戏曲种类中都有《打金枝》或《醉打金枝》这一曲戏种,讲的是郭子仪第六子郭暧被代宗招为驸马,取升平公主为妻。升平公主处处管束制约丈夫。郭暧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郭子仪做寿这天,升平公主未来拜寿,郭暧兄嫂戏嘲他惧内。

郭暧气愤之下回宫与公主评理,并打了公主一掌。公主大怒,便向父王、母后哭诉,并为她出气。代宗和皇后了解事因后,责备女儿不该不去拜寿。

但公主一味撒娇不肯认错,代宗假意要斩郭暧为她出气,公主反被吓得没了主意。郭子仪听说郭暧打了公主,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这也说明了郭子仪爱子却不护子的家教原则。

郭子仪居功不傲,家教有方,所以福泽绵长,唐德宗建元二年(781),85岁的郭子仪去世了,陪葬建陵(唐肃宗李亨墓,今陕西礼泉县),唐德宗亲往安福门哭送,赐谥号“忠武”。按照礼仪制度,郭子仪的墓葬应有一丈八尺的高度,朝廷特意将墓葬再增高十尺,以彰显郭子仪的盖世功勋。到了宋朝仁宗年间,皇帝还寻访到他的平民后裔,封以官职,以示忠义之士会荫庇后人。

韩愈写诗教子上进

唐朝文学家、政治家韩愈,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同类推荐
  •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个案与群体批评卷

    当艺术表现成为一种生命内在需要的时候,精神便与纵情无羁的行动混合,使艺术传达成为义无返顾的冒险。王易罡的作品是他淋漓尽致地表达生命体验和袒露个人意志的深刻印迹。
  •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为了结束,我请求开始

    当白色羽衣洇在了一片绯红之中,一朵妩媚之花便坠落了,那通体不俗的光泽也黯淡下来了。咳,美丽竟如此短暂如此摄入心魄!掩卷沉思,朋友,在嗟然浩叹之余,你对生活是否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呢?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二)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热门推荐
  • 一世倾城:妖妃哪里跑

    一世倾城:妖妃哪里跑

    嗯?十里红妆?不要!嗯?江山为聘?不要!嗯?帅哥暖床?不要!女强魂穿废柴!手刃渣女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但是……说好的倾尽天下呢!说好的绝代风华呢!说好的万千宠爱呢!说好的美男成群呢!说好的幸福呢!这该死的设定!(废柴+女汉子)/2=作死的蠢货另外不知道从哪家神经病撒丫子跑出来的冰山渣男:“无肉不欢你懂吗?”她邪魅一笑,不屑地瞥了他一眼:“现在扫黄!”
  • 玄灵者

    玄灵者

    他是一位少年,重生,他性格冷淡,是天下第一的修武废物,经脉尽断,无法修炼,却只是他成功的垫脚石!
  • 圣女重生:天才召唤师

    圣女重生:天才召唤师

    前世,她,是第一金牌杀手,人人惧怕,却遭最爱的人背叛而死。带着浓浓的恨意,重生在以武为尊,以强为尊的绝翼大陆。废物?开什么玩笑,有个百科全书似得精灵,找神兽,解封印,得护法,还拜了个神一般的师傅,丹药、药水、武器什么的,信手拈来。手戴蝶翼镯,项戴七彩心项链。个个都是神物。各色美男纷纷上门,月之若舞,你的男神,不好意思,他已经被我打的残废了,这个三皇妃你还当不?看她如何翻身,呼风唤雨,主宰整个绝翼大陆,创造神话。
  • 万界玄皇

    万界玄皇

    是前世命运的交织,还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仙帝遗脉与神道圣女女,一道被封锁在炼虚炉鼎之中的上古妖灵,他们究竟会有怎样的未来,怎样的命运在等着他们。
  • 我本妖孽:异世虞姬惊天下

    我本妖孽:异世虞姬惊天下

    她,35世纪古武世家天赋异禀的嫡出二小姐,一朝使用时光机穿越时空,却不想意外到达了古代!身份多变的她,时而狡黠,时而冰冷,时而活泼,时而残酷,到底那个才是真正的她?在异世大陆上创立自己的商业帝国,扩大自己的势力,她究竟会发射出怎样的万丈光芒?悠然箫声其实暗带杀机,救人银针其实夺人性命一瞬,翻手为针,覆手为冰。当两个性格彻底融合时,她会变得哪样?两个男人,她是选择自己曾经喜欢过却被他狠心背叛的他?还是选择自己曾经度过岁月时陪伴的他?【文笔略浅,请见谅。】【本文纯属虚构】
  •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烊千玺你有爱过我吗

    易烊千玺你有爱过我吗

    易烊千玺,我为了你付出了那么多,可是你宁愿和一个陌生人微笑,也不愿意多看我一眼......
  • 快穿之灵魂任务系统

    快穿之灵魂任务系统

    书颜所在的世界是以灵魂强度为尊的未来世界。而作为未来世界科技最为发达的三大家族之首书家与其他两大家族联合创造了通过任务提升灵魂力的“快穿灵魂任务系统”。每本被创作的书都为一个世界,被弃坑的、被炮灰的、被反逆袭的……等等,坚信只要想不到的任务没有晚不成的任务。凡有不甘且以灵魂为代价发布快穿任务,就有人替你完成。接受任务者完成任务后留下灵魂复制体,发布任务者将永远消失化作灵魂能量增强任务者的灵魂力。任务失败,任务者则要重复任务直至完成,而发布者则不会消失,而是回到完成任务后的身体中继续生活。任务者这个任务相当于白做工无任何奖励或提升。系统一旦绑定与主人共存亡。『不喜慎入』
  • 冷心王爷下堂妃

    冷心王爷下堂妃

    “啪”的一声,她被他结实的一巴掌打倒在地,疑惑的目光看向这个成了她丈夫的男人:“夫…夫君…”“闭嘴。”男子目光充血,对她的恨意源源不断的袭来:“贱人,竟敢给本王带绿帽子。”原来,新婚之夜,她没有落红。王妃的身份,并没有让她的地位提高……因为恨,他对她百般折磨,万般羞辱。然而,他的体内却流着她的血,注定了要爱恨纠缠。
  • 美食大战老鼠之神趣奇兵

    美食大战老鼠之神趣奇兵

    一个非常喜欢喜欢玩电脑游戏但成绩却非常好的学生,在一次玩游戏时被突如其来的龙卷风带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么他在另一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