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0900000004

第4章 心态决定人生(4)

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实际上却是很管用的。他说他每次上车后,都会做好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思想准备,可事实上,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能发现空座。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是不多。经常能见到的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有很多的空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里和车厢的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很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住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站的过程中,在火车的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其实是蕴藏着很多提供座位的机遇。有的人就算是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份寻找的耐心。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面对眼前一方小小的立足之地会很容易感到满足,他们觉得为了一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似乎也不值。有的人还会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这种心理与生活中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一样。于是,那些不愿意主动去找座位的乘客们,大多就只能在上车最初的落脚之地一直站到下车。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眼前的利益那绚烂的外表蒙住了双眼,于是我们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愿意抬起头看一下远方,然后去寻找更大的空间。那些只为眼前利益的人,因人性所限,最终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之中,唯有那些立足长远的人们,才能突破人生的瓶颈,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细想一下,我们的前途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前途就是一次有计划的旅行,如果一个人能够执着,有远见,自信且又能把握关键,他就会拥有一张人生之旅中永远的坐票。

能耐得住寂寞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这是孔夫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家所下的人生的功夫。

孔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就非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耐得住寂寞。我们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位。也就是说他的弟子个个都是精英。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如果孔子像陈胜吴广那样揭竿而起的话,那应该是相当可怕的,虽然不至于摧枯拉朽,但其威慑力却也不可小觑。

然而,孔子不是陈胜吴广那样的人,他深知道文化的问题才是本质的问题,所以他一辈子就在认真地当着穷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为什么说他能耐住寂寞呢?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但是他的学说和影响力是在他死后五百年后才显现出来的。这需要怎样的一种远见卓识和平和心境啊!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人们这才知道五百年前有个很可爱的老头,他总喜欢把他的弟子挂在嘴边,并且爱用俏皮的话通俗易懂地讲解人生的大道理,还有讲文化和讲治国之道。他倾注毕生精力来做教育,五百年后才见到成效。这种过程及境界要按照我们现在人的想法来说,简直有些不可思议。那孔夫子他怎么就能坚持的住呢?说白了这就是功夫,能耐住寂寞才是人生的大功夫。

庄子曾经说,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非要等到大风起来才行,如果风力不够强的话,它的两个翅膀就没有办法打开了。风力越大,起飞就会越容易,飞得也就越快。其实,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先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让自己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才行。而且这种自我的修练是必须的。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过程必定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过程,唯有这种寂寞与孤独才能带来智慧的增长。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大抵如是。

生活中,能够做自己最擅长的、最喜欢的事,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耐得住寂寞,我们不只需要去做,多数时候我们还需要等待。在这样的时候,试问一下,我们能等得到那一天的到来吗?如果许多人都离开了,你还会在留在原地继续等待吗?

其实,寂寞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害怕寂寞,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的感官和心灵。所以,在滚滚红尘中,我们身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固守一方清静、独享一份寂寞了,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在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又有谁会真正的体会那些繁华热闹背后的寂寞?如果我们能在这份热闹中独饮一份寂寞,那种情怀或许也不失为人生的别样的选择与生存吧。但是,我们的内心或许也都明白,寂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懂得与享受的。

现在的人常说寂寞是一种感受,那种感觉是一种很难得的感觉,也许更是一个人心灵的避难所,当你遇到不如意时,能够安享一份寂寞,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自己的伤口,也会让你能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如果我们能做到安享一份寂寞,我们也许能看到千年以前的孔子在无数个日夜独自的发呆与沉思,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去讲课,用独特的语言去夸奖他的学生,教给他们做人处世、治理国家的道理。那时候,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得耐得住寂寞,而于他来说,教育就是他唯一的选择与途径。

如果我们真的能理解寂寞,我们也许就能理解千年以前的孔子在寂寞中彳亍而行的情怀,也就更能体会他在大河边慨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了。孔子的孤独,是一种寂寞中包含着一个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

常常是我们在面临寂寞的时候,会觉得在寂寞中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可是看一下那些前人先哲的经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等待呢?

在寂寞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终有一天,我一定能破茧而出。那一天或许不远,或许会等很久,但它终将会到来的。五百年的过往,孔子不就做到了吗?

今天的我们,并不需要像孔子那样为五百年后的名扬天下而饱尝孤独与寂寞,用他的事例只是想在这里提倡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太大,时代要求我们应该能够做到既可以从容地面对阳光,把自己当做是一杯清茶一样去品尝,在轻啜深酌以后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成长都能成熟,也不是所有的欢歌都有幸福,更不是所有的人生都会美丽。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寂寞就成为一种穿越灿烂繁华而抵达美丽的一种高度和境界了。

所以,当寂寞来临的时候,请轻轻合上自己的门窗,隔除外面喧嚣的世界,一个人默默地独坐在灯下,平静淡定地迎接身体与心灵的一致,让自己在悲喜交加之中去净化自己的思想。能够这样做,我们那曾经一度被驱在远处的宁静就会重新回归自我。

当你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的时候,你就会真正的领悟到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让自己的身心平直地立于生活的急流之中,这时候,你会慢慢学会不因贪图而倾斜个性、不因喜乐而忘形开怀、不因危难而逃避责任;这时候,可以说我们就真正的读懂了寂寞,也真正的理解了寂寞。懂得以后,我们的寂寞便不再是寂寞,它也许会幻化成一句诗,展现为一道风景,更可能成为一曲美妙的音乐或者一支优雅的舞。于是,我们的寂寞就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种享受。

能够耐得住寂寞还应该能够抵制身边的诱惑才行。自古到今,坚持的头号敌人可以说就是诱惑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因为有诱惑,我们有的人便会丧失了努力的志向,最后偏离了自己的方向,最终离成功只能越来越远了。

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等待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任何人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的想法都是枉然的。这寂寞的过程正是我们积蓄自己的力量、在绽放人生花朵之前奋力地汲取营养的过程。如果我们耐不住这份寂寞,成功就永远也不可能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要以为身边的人成功是很容易的,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寂寞与等待。

在寂寞等待的时候,我们还要学会安于现实与知足常乐,并且能够谨慎对待身边事,做到居正不倒,方能成事。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够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所谓天赋人生,已够充实。善于利用生命中原有的真实,应对于现实生活,就能够知足常乐。但是,我们如果忘记了生命中原有的真、善、美,任凭欲望无限膨胀,希图永无止境的满足,那样的话,你就可能要去尝尽人生的苦果。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若想保持已有的成就,或者是想获得一些成就,最好的实现幸福的方式,便是能耐的住寂寞,能在人生的某些时刻里,安于现实,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实在的、美好的的幸福。如果我们不安于现实,由欲望来主宰自我的话,对生活要求更多乃至于无穷,最后等待我们的终归是得不偿失。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性总会有一道底线,如果我们一定要越过欲望的底线,那走入的必将是人生的禁区了。有许多底线是不能去碰触或者跨越的,一旦越过了,可能我们会抱恨终生的。

如果一个人对于已拥有的还不能满足,贪婪地想要索取更多,只能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我们本身已经拥有的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不就是我们人性中表现出来的常态吗?更多的时候,人们把生活比做是一场赌博,投注之后便总想着赢钱。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游戏无常,我们的结局常常是输的。于是,我们想要保住自己的本钱,还想赚取到更多,就会********的赌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让我们下一次也许会输得更惨。

《老子》里说过这样的话:“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佘而补不足。”老子的这段话,把天道比做是射箭,意思是:天道不正像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道就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由此看来,天地宇宙对于谦实平和者总是采取保护措施的,而不是“丰有余损不足”。

其实人生在世,争的也无非是这么两样东西:一是争一口气,一是争一个“利”。争气是值得的,不过有时候也不可以气太盛,要有个尺度;而争利是没有尽头的,人们对“利”字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满足的。

事实上,名利都被看做是身外之物,你生的时候不会带着它来,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它。所以,与其放纵欲望,我们倒不如在寂寞深处静享人生。不过,我们应该只是把人生当做一场博弈,但不要看成是一场赌局,因为输红了眼的赌徒往往是会不顾一切将身家性命都投入到必输的赌局当中。如果你拿自己的人生当赌注,最终只能是输了自己,输掉明天。与其这样,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安然享受一份自己独有的寂寞与空灵,静待时机。

顺其自然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现时,就不会被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所干扰,平常人所认为哀伤和喜悦的事,都不会对这个人的生活状态产生多大影响。这句话说的多好呀!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非常贴切的。

所谓“安时而处顺”,大意是人活着的时候,能够把握现在,现在就是价值,要回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回去了。所以外界环境的变化、身心的变化都没有什么关系,那是自然本来的变化。也就是说人要顺其自然。如果懂了这个道理,那么就能“哀乐不能入也”,也就是说所有喜怒哀乐都没有什么了,情绪都不为之所动。情绪不动在这里指的不是灰心,是自然。说白了就是,高兴笑的时候就笑一下,笑完了也算了,要哭呢就哭一场,哭完了也算了,这就是“哀乐不入于心”。

南怀瑾先生将庄子这句话的深意做出了这样简单明了的解释,让我们认识了人生的所在。

庄子说:“穷亦乐,通亦乐。”这里所谓的“穷”,是指不顺利,“通”指的是顺利。庄子认为,凡事都应该顺应境遇,不要去强求,这样才能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庄子的这种意思看做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按庄子的说法,能够安处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了。也就是上面说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一种遵循自然的生活方式。庄子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道,而我们一般人于这个道理来说,是比较难懂的。

南怀瑾先生认为,佛家禅宗所讲的“悟”字,悟的也应该是这样的道理:要看透人生。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地拼命去争,而往往在遭到挫折或打击的时候,就只会一味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了。这其实也就是说,这些人不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庄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他的名气,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对尧帝说:“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说完便隐居了。

许由这句话直接的意思是说:鸟类筑巢时,只不过是有一根树枝就行了。说开来的意思就是,凡事不必求多,只要具有一个够维持正常生活的环境就可以了。

《庄子》中还有一句话叫“寿则多辱”,说的是尧帝到华地视察,当地的官员为尧祈福说:“希望你能获得很多的男孩子,也能获得丰厚的财富。”可是尧帝却拒绝接受这种祝福,他说:“孩子们要是多了,我操心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我想要清闲也不能够。如果钱财丰厚了,麻烦的事情也就会多起来了。人活的时间越长,有可能遭受耻辱的机会也一定会更多的。”我们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高见啊。

同类推荐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人生大师论哲理智慧(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精选了泰戈尔、卢梭的关于人生哲理的论述:有“人生的意义”、“追求幸福”、“生命的完美”、“文明的衍生”、“生存的孤独”、“万物的根源”等。
热门推荐
  • 新世节点

    新世节点

    本书基本上属于科幻类别,但是搞啊搞的我自己都不确定100%属于科幻类别了,总体上叙述了一个发生在十几年后的平行世界的故事,那个时候的科技已经十分的发达。人类可以自由的进行空间旅行。当然不可避免的和各种各样的外星人有了各种接触,但人类渐渐的发现好像有什么东西冥冥中在控制着整个宇宙的发展。所以一部分先行者建立了秘密调查组织开始了对宇宙未知的调查......
  • 煅灵

    煅灵

    这一世,我要精彩的活。这是一个孱弱少年的故事,一个不屈向前的传奇。
  • 天才师妹是只狼

    天才师妹是只狼

    千万年前,她是天界上神,牺牲了挚友和自己振救苍生,却落得神魂俱散,死于非命。千万年后,在现代转世为人的她,再也不是那个心存大爱的天神,什么天下苍生六界安宁对她来说都是狗屁!今生的她只想随心所欲。为了所爱的人,她可以上穷青冥下落黄泉,孤身杀入魔界只为见他一面。
  • 爱情瓶

    爱情瓶

    他们引领了某种爱情,印证了某种人说不清楚的爱情。当你相信爱情的时候,它就是真的,当你不相信他的时候,它马上变成假的。因此说爱情实质上是一种信念,爱情本身非常的虚幻,没有任何实体的东西存在。
  • 网游之战御乱世

    网游之战御乱世

    林木!一个看似整天无所事事,混吃等死的宅男,每天靠着政府的救济资金生活,过着被人看不起的日子。在因缘巧合下进入《乱世》,然而,在他进入乱世的那一刻,命运轨迹发生了改变,真正的他如凤凰涅槃重生归来,从而走上了另一条未知的道路……
  • 邪王盛宠天仙配

    邪王盛宠天仙配

    芊雪蝶本是芊家大小姐,在学校里也与同学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但是有一天,她却凌虐地穿越了。还遇见了那个和现代校园里那个远近闻名的邪王殿下的相貌与性格一样的帝尊(其实他们是一个人,当然了,这是后话)两个人认识之后,就......我的意思,你们懂的。有一天,芊雪蝶找到了穿越回现代的方法,就穿了回去,但令她感到诧异的是,父母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没等她反应过来,就又穿了回去。“神啊!不带这么玩的啊!”
  • 爱情四叶草

    爱情四叶草

    人们总说,找到了四叶草就找到了幸福。那是因为三叶草的一叶草代表希望;二叶草代表付出;三叶草代表爱;而稀有的四叶草就是幸福。四叶草的意思就是即使你付出了,爱了,也不一定会找到幸福,只有拥有了四叶草,才拥有了真正的幸福。
  • 穿越火线之异界冒险

    穿越火线之异界冒险

    千里独行,形影单,耐饥寒,历磨难,啸苍天,终将上天揽月,霸云天。意外的意外,我穿越到异界,经历了太多太多,有喜有悲,有辛酸有泪水,有面对困难的无助,有大难不死后的欣喜;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天真胆小到严肃坚毅,从恐惧到从容面对,从回家强烈的欲望到热爱冒险的征程。。。。。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好像从未发生却又难以忘记。。。。。
  • 风云之遮天

    风云之遮天

    这里是风云的世界
  • 我从凡间来,到此觅长生

    我从凡间来,到此觅长生

    少年陈俊熙出自云雾山,独闯大朝试,只为那十年之约。崭露头角,开始踏上了修仙之路,不畏艰险,意志坚定,创造出了一条史诗级的逆天改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