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和关平接到杨峰的命令,八千人马转向东北直扑汉水北岸。行进之中,刘封问关平道:“关平,你觉得杨峰此次让我等转向汉水北岸设伏,他打得是什么主意?”关平骑在马上,不假思索的答道:“我想杨峰一定是想在汉水之滨围歼曹仁大军。”刘封咂舌道:“上庸兵马不过五万之数,我们也只有八千人;兵法云:十则围之;如今我军人数远逊于敌,如何围歼?”关平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杨峰用兵向来不拘一格,奇招怪想层出不穷;今次不知他又设了什么奇怪战法。”刘封侧头想了一想,突然笑道:“算了,不去费这个脑筋了;我们只管往汉水北岸去者!”
曹仁一路担心的行来,尽管襄阳失守的消息让这位魏国大将军心急如焚;但他深知贸然下令急行军定然会导致部队相互之间呼应的困难。于是曹仁选择了最保守的办法——集中大军缓缓前行。虽然每天只能前进百余里,但曹仁现在需要的是带着完整的军队回援襄阳。他相信,凭借自己的七万大军,再加上联络襄阳附近各处魏军支持,收复襄阳最多只是个时间问题。更何况对手是一个惯常设伏的家伙,曹仁不得不谨慎行事。
汉水之滨,杨峰通过探马密切的关注着曹仁大军的动向,这几日来他敏锐的感觉到曹仁的行军速度太慢了。杨峰叫来周歆、李辑、申仪三人,让大家商量一下应当如何应对曹仁。周歆开口就说:“这有何难!我们以轻骑佯攻诈败,诱曹仁大军来追就是了。”杨峰摇头道:“不可。曹仁此次目的明确,就是全军回师襄阳;我们以轻骑诱敌,曹仁不会上当。”申仪问道:“如果我们再传假消息,催促曹仁加快行军速度呢?”杨峰想了想,又摇头道:“我们上次传出消息说襄阳失守,曹仁却还是如此按部就班的前进,还有什么消息能让他快起来?”申仪微笑着说:“如果魏军又从我军手上把襄阳夺了回去呢?”杨峰微微点头,但没有说话。一直在一旁的李辑突然冒出一句:“曹仁既然要慢,我们干脆就让他慢到底。”周歆皱眉道:“老李,你可是吃坏脑子了?曹仁大军缓慢进军,根本没有机会让我们分割包围他一部;你还要让他再慢下来。难道你准备直接摆开阵势和他一对一硬拼?”杨峰想了想,还是不能明白李辑的意思,向他投去一个问询的眼神。李辑笑道:“曹军七万人马多为骑兵,且均是精锐虎豹骑。无论当面硬拼还是分割包围,这战都不好打。”见众人点头,李辑接着说道:“虎豹骑虽然骁勇,但有一个最大的软肋……”杨峰插嘴道:“马上虎豹骑,马下不如鸡。”申仪笑了起来,说道:“原来太尉也知道这句童谣;这是曹魏国内取笑虎豹骑士兵的话。他们训练、行军、作战长年都在马上,习惯了马上作战,一旦失去马匹,战斗力就会下降许多。”李辑道:“不错,既然曹仁的骑兵没有发挥他们机动力上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干脆让他彻底停下来。”说到这里,李辑突然看到杨峰笑眯眯的看着自己,连忙跳开一步,嘴上说道:“只是我还没想好怎么让他们停下来。”杨峰手指汉水道:“让汉水停下他们的脚步吧。”言罢叫来探马,问道:“曹仁大军几日能达此处?”探马毫不犹豫的说道:“依照曹军行进的速度,至多三日即可到达。”“三日……时间好紧啊……”杨峰转身对三员部将下令到:“命令所有将士马上引水浇地。二日之内,我要让方圆二十里变成一片沼泽!”
杨峰站在高岗之上,俯视山下一片喧闹的劳动场面。三万精兵此刻不再批坚执锐,人人或挑或扛,把河水不停浇灌在尘土飞扬的土地上;更有甚者,不少士兵干脆挖出了一条条沟不像沟、渠不像渠的水道蜿蜒缠绕,从河岸向大地深处延伸。杨峰估算着时间,这片战场要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至少还需要两天的时间。曹仁的军马前锋最多再有个一天就能到达这里;现在的杨峰担心的不再是曹军进军速度不够了,他恨不得曹仁突然停下来呆上个三五天。正想着,李辑、申仪二人满脸阴沉的走上前来;杨峰问道:“出了什么事?曹仁加快进军了吗?”申仪摇了摇头,李辑指着山下对杨峰说道:“太尉,你认真看看。”杨峰疑惑的看着山下,突然心里灵光一闪,大叫一声:“哎呀!”转过头来,只见申仪和李辑满脸担忧之色,一起点头。杨峰颓然跌坐在尘埃之中,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杨峰定睛看去,只见汉水边方圆二十余里的范围之内固然一派泥泞景象,可在这范围以外的土地仍然是黄褐干燥。李辑担忧的说道:“适才我与申仪将军也是在查看工程进度时偶然发现这个问题的;这一带就算能够成为一片泽国,可周围的土地毫无变化,曹仁再蠢,恐怕也会知道绕道而行。”杨峰呆立在山岗之上,眼里尽是失望之色。三人只顾朝着山下发愣,谁也没有注意到烈日朗照的天空东边,一团乌云正悄悄涌起。
刘封和关平率领八千人马日夜兼程往汉水北岸赶去;刘封抬头看看天空,对关平说道:“平兄,看这天色似乎近日会有大雨;我们还需加快速度啊!”关平头也不回,大声喝令道:“全军加速!”
曹仁在营寨之中仰望夜空,东边涌起厚重的乌云,湿润的风吹来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可曹仁在这凉风之中却毫无舒适之意,他叫来曹泰交代道:“传令全军,今夜可能有雨;一要加强戒备以防汉军可能的偷袭;二要大家尽可能休息好,我们明天渡汉水。”曹泰领命,但仍旧不解的问:“明日既然有雨又为何要赶渡汉水?”曹仁叹道:“我当然知道雨天渡河多有意外,但看天气,这场雨绝不会小;河岸边的土质本就比平常地面松软,大雨浸**下会形成泥泞。一旦我们无法迅速渡河,虎豹骑陷于泥泞之中,十停战力最多只能发挥出三停;倘若汉军此时来攻,我等必败。”曹泰恍然大悟,领命而去。
杨峰行走在汉水旁的士兵中间,当将士们得知自己辛苦一天所做不过是无用功时,个个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地。杨峰此刻心里也十分沉重,不愿再去要求将士们什么。只是在他们中间慢慢走过。杨峰明白,士气此时不可避免的低落下去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一个借口和办法重新刺激起军心士气;不管这挖沟给水之计能不能奏效,明天,曹仁的大军一定会到来的,照着现在的士气状况,不要等到明日交战汉军就已经败了。于是,杨峰默默的在将士们中间行走着,他努力的让自己看起来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同时脑子里飞快的想着任何能够鼓舞士气的语句。突然,杨峰觉得一滴水珠落在自己脸上,初时他以为是哪里溅起的水花,不在意的伸手抹去。可当他看到几乎所有的士兵开始抬头看天时,他知道,下雨了。是的!下雨了!!杨峰兴奋的高呼道:“弟兄们!老天爷也在帮我们!下雨了,下雨了!老天爷也会帮我们打败曹军!”原本一片寂静的汉水边骤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昨天夜里的一场大雨下到清晨仍然未停,曹仁一反常态的催促军队加快行军速度。他希望在大雨把河边道路变成泥潭前能安全渡过汉水。看这雨势,最迟今天下午汉水岸边将会成为一片沼泽;曹仁估算着,现在大军距离汉水不过六十里,全速行进中午就可以抵达汉水南岸。曹仁现在开始后悔前几日没能多走几十里路,不然何至于赶到这场毫无征兆的雨。
漫天的雨帘给天地之间笼上一层水雾,魏军先锋终于在正午之前赶到了汉水边。可曹仁发现土地泥泞的有点过分,许多马匹陷进泥水之中连蹄子都很难挪动。四下张望一下,在雨雾之中根本看不清一里之外的情形;看着忙乱的虎豹骑精兵们,曹仁决心冒个险,他下令:“众人下马,牵马前进,注意保持队形。”就在魏军下马列队的时候,不知从哪里飞来一阵羽箭混杂在豪雨之中一起落入了魏军所在。曹仁头皮一麻,汉军终于来了!他急忙翻身上马,高举佩剑喊道:“众军不得慌乱,准备迎敌!”
暴雨中,杨峰又一挥手,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在雨水中夹带着死亡的呼啸射向魏军。被雨水模糊了视线的魏军士兵们往往还没弄清楚敌人的方向就倒在了汉军箭矢之下。鲜血迅速洇红了泥泞的地面。曹仁喊来曹泰,大声道:“快带人去搭起浮桥,能渡多少人先渡多少人去!”曹泰带着一队人赶向河边。杨峰见箭矢攻击得差不多了,曹军正在相互挤轧夺路,唿哨一声,带领步卒掩杀了上去。曹军还未从刚才的箭雨中清醒过来,又见到雨雾中杀来不知多少汉军不由肝胆俱裂。曹仁心知如果任战局如此发展下去必然不可收拾,于是舞动长刀当先向汉军冲击而去。魏军见曹仁身先士卒,一时间士气为之一振,纷纷呐喊着杀向汉军。杨峰在乱军之中见曹仁临危不乱也暗赞一声,正待上前去战曹仁,只见身边一匹马早冲了上去;定睛一看正是小将刘全。刘全经老河口一战,对曹魏军马本就怀恨在心,此番见曹仁乃是曹军主将更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挺枪拍马赶上前去。刘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曹军主将为前锋营的弟兄们报仇!曹仁见刘全快马杀来,不敢怠慢;不等刘全近身,曹仁横刀向刘全腰间砍去,刘全见刀势凶猛急立枪一格,“当”的一声,刘全胯下战马受不住这般大力退了一步。刘全格了曹仁一刀深知自己不是对手,但前锋营弟兄的仇恨使他忘记了害怕与胆怯,奋起气力,刘全又攻了上去。曹仁见对面的小将居然毫无畏惧的再次冲上来,心里不由大怒,手下再不留力。二人交战十余合,刘全见曹仁露出个破绽当下峁足力气一枪戳去;不料曹仁见无法速胜刘全故意诱他来攻,此刻见刘全上当,曹仁在马上一闪身躲过刘全来枪;趁刘全招式用老收势不及,回手一刀直取刘全后脑。杨峰在远处看到,心下大惊,挥枪连挑数员魏将,纵马往曹仁处赶去。说时迟,那时快,曹仁一刀砍下,刘全无法防备,大刀直入刘全肩背,一条左臂飞出丈许。刘全满目是血,抽出腰间短剑直划曹仁左肩,曹仁躲闪不及,上臂处被划出一道深可及骨的口子。曹仁气恼之下挥刀又朝刘全砍下,刘全伤重之下无力还手,终于栽倒在地。杨峰看得心痛万分,催马冲上前来也不答话,枪杆横扫曹仁。曹仁不防,被杨峰一枪杆击中左臂伤处,顿时痛楚无比;杨峰气恼曹仁下手残忍,一枪快似一枪,招招不离曹仁要害。曹仁左支右绌手忙脚乱,一个疏忽被杨峰一枪刺中前胸;若非有护心镜遮挡这一枪就要了性命。饶是如此曹仁也被杨峰一枪震动内脏,张口喷出一口鲜血。杨峰见状手上枪法更快,直欲当场结果曹仁性命。曹仁敌不过杨峰快枪,心中叹道:我命休矣。眼见杨峰一枪朝咽喉刺来,曹仁回刀不及只得闭目就戮。恰在此时,曹泰赶到,拼力架住杨峰来枪;口中高呼道:“父亲快走!”身边亲卫簇拥曹仁回马遁去。杨峰见曹仁逃走,一腔怒火尽数发泄在曹泰身上,曹泰勉力与杨峰交手十余合,被杨峰一枪正中咽喉,倒地而亡。魏军见杨峰神勇,败曹仁、杀曹泰;哪里还敢再战,轰然四散。杨峰牙关紧咬,目露凶光,率军一路掩杀,枪下竟无一个活口。
曹仁逃到汉水边,见河上架着几座简陋的浮桥;忙叫众人分头渡河。百忙之中,曹仁问身边亲卫道:“曹泰从哪里突围的?”亲卫不敢隐瞒,据实相告曹泰已死。曹仁心神激荡引动内伤,又一口血喷了出来,昏厥过去。众亲卫连忙护着曹仁退往汉水北岸。一场大战之后,曹军除万余人推到北岸,其余人等非死既降。曹仁悠悠转醒,看着身后的残兵败将,长叹道:“老夫征战一生,除了赤壁之战从未经过如此大败;此番若非我儿搭建浮桥,恐无人能够生还。”众人闻言皆唏嘘不已;曹仁正感怀间,只听一声鼓响,两路汉军夹道杀来,左边一将白袍银枪,正是刘封;右边关平神色冷峻,颇有乃父之风。曹仁见状,大惊曰:“我命休矣!”众人急急护住曹仁先行,只听身后魏军惨叫哭喊声不断。刘封、关平一阵大杀,魏军残卒均无斗志,纷纷投降。此处已近魏境,关平、刘封二人不敢深入,稍加追击便自收兵。回军路上二人言及杨峰均十分敬佩,刘封道:“说起来,杨峰用兵当真厉害;五万人马进击,居然消灭了曹仁十五万大军。”关平颔首道:“先父曾说过,杨峰用兵不拘一格是大将之才,只要稍加历练就可独当一面。”刘封赞同道:“二叔极少如此评价别人的,那杨峰当真不同凡响。”刘封略一思索,又问关平道:“依平兄之见,杨峰如今可以独当一面了吗?”关平少有的露出了促狭的笑容反问刘封道:“官居当朝太尉,以少胜多杀退十五万曹军,你觉得这样的人可以独挡一面吗?”刘封一愣,随即哈哈大笑。二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
远远看见杨峰的大队人马肃立于旷野之上,刘封关平对视一眼,打马迎上前去;正待给杨峰来个熊抱,却见杨峰脸色阴郁,忙停下马来。杨峰身后站着申仪、申耽、李辑、周歆四人;面前平放两具尸身,杨峰突然曲膝跪下,泪水夺眶而出。关平、刘封面面相觑,不知杨峰这是所为何事。
大胜之后,杨峰毫无喜悦之情反而大放悲声,这是为什么?消除了曹魏各处的进攻,蜀汉又会有什么行动?杨峰的故事有怎么样的继续?请关注下一章节《自贬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