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章节已出来咯,亲们不要怕票票砸死在下哇,O(∩_∩)O~剩下的这最后五万字,我一定字斟字酌,勤勤恳恳地写。)
西海埃陵一个叫栀原郡的小镇上,羽湘纪正靠在窗前,任由阳光细细碎碎地流淌在身侧,捧茗正在读一本稗官野史,用过早餐之后,宁歌尘说要出去走走,就自个儿出去了,羽湘纪看着这本以她生平纪传的小说,大皱其眉,书上完全将她描绘成了一个霍乱宫廷的妖妃,其中零零碎碎是这样叙述的:
金曌在那个时代是最强盛的,西方诸国纷纷臣服,有一次云泽国王子来京朝觐述职,面对藩国的进贡,金曌拿出了颇为震撼人心的架势,在皇宫内苑举行了三天三夜的庆祝筵席,烟花冉冉不熄,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云泽王子三杯酒下肚,不免有些心气沉浮,看谁都带了几分色迷迷的姿态,正好那一天同样是彻帝生辰,为给陛下贺喜,湘妃当众表演了她最擅长的鼓上舞,看得人心旌动摇。
在她下场之际,彼王子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一个回旋醉醺醺地拦住了湘妃去路,嘴里嚷着小美人别走呀,还胆大包天地拉着湘妃的手劝酒,期间是摸了一小把又摸了一小把,当时全体冰冻。
该王子不知道这是谁,还当是个出色的舞姬,众人可不会不知道。
湘妃当时在生彻帝的气,也许是彻帝又睡了哪个女人吧,所以不但没有拒绝,反而喝了他的酒,而且跟那王子嘻嘻哈哈的。
彻帝坐在主位上看到了这一幕,好歹忍住了没有发作。后来那王子在执事太监的带领下去皇家驿馆休息时,他醉醺醺地道:今晚宴席上那个舞娘真是美不可言啊,那身段,那长相,啧啧啧…素闻彻帝最宠爱的湘妃娘娘天人之姿,依我看跟这位比起来,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执事的听了,打了一个寒颤又一个寒颤,告诉这位他今晚上当着彻帝的面轻薄的,正是那位久负盛名的绝代妃子。
早些时候,狮驼国的某王公大臣前来友盟,在御花园里见到长生宫桃林里的湘妃娘娘,意图调戏,后来回到驿馆里,当天晚上就不明不白死去了,而且不久后,彻帝御驾亲征,率精兵西征,在短短三个月内,不止灭了狮驼国,而且连带着西方十六国都给灭了…歌尘陛下记仇这一点,那是人尽皆知的,尤其是他的女人,谁敢染指的话,那是铁定了死无葬身之地的。
此王子一听,立马吓得屁滚尿流,酒也醒了一半,连夜驾车出城,逃回自己的国家去了。
歌尘陛下这一次破天荒地大人有大量,不但没有派人追杀他,相反,此人回到国内之后,正逢内乱,陛下英明神武,当机立断派兵前去镇压,助云泽王子成功登基,可是,就在此人当皇帝当得风生水起有滋有味时,却传来宗主国左丞相金徽英将兵而至的事。
小小的云泽国在身经百战的金曌铁蹄下简直不堪一击,更何况金徽英这个三军统帅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抵抗得了的,民间说他是七杀降世,特来辅佐彻帝这颗破军帝星的,金徽英在云泽皇宫内,逼云泽新君交出传国宝鼎,此人死前痛哭流涕:我真后悔…我他娘是真后悔呀!
可是再怎么后悔,都是无济于事了,没人的哭诉能够打动这位铁石心肠的冷血将军,在金徽英的征战史上,几无败迹,斩草除根,毫不留情。
从此以后,云泽国从西海史上消失了。
***
栀原郡临镇一家酒楼内,客似云来,一律风尘仆仆,这些人里绝大部分是从最西方的归墟之国逃往东土中原的,归墟原本是水境,奈何这些年来大胤河畔日渐干涸,越发与焚山融为了一体,焚山又称地狱入口,因之震慑了世间,却又贫瘠不堪,东西方往来的商旅,都是能不从此处过,就不从此处过。
所谓的地狱入口,魔界什么的,倒是没人真正见过,只是民间传得沸沸扬扬,道是鬼渊盟的组织总部就在此处,有关那个罪恶滔天的邪恶联盟,庙堂江湖势力两把抓,谁都知道得罪不起。
更兼金曌那边放出话来,彻帝准备西征焚山,彻底剿灭鬼渊盟。
这是他即位五年以来,唯一一次受到后世歌功颂德的一次出征,然而就当时而言,战祸将起,流离失所的自然是老百姓,如此一来,这位于东西方交通要塞处的栀原郡可就大大热闹了一番,随便哪一家客栈都是人满为患,彻夜不打烊,酒楼更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楼内众人从早到晚忙得陀螺似的。
艳阳高照,二楼临窗坐着一位长得甚惊艳的年轻公子,年轻只是就相貌而言,然而这个人眼底那种谁也看不透的深沉色彩,却无端端让人心生忌惮起来。开始有几个歌女对他很感兴趣,抱琵琶提竖琴上前,问要不要听小曲儿,男子道,不必了。
歌女们不甘心,又道,这曲梦三生乃是当今湘妃娘娘最喜欢的,就连彻帝都很爱听,由我们姊妹合奏,味道又是不同。
男子想了想道,那就唱一个吧。
整个过程他的眼光都不曾落在她们身上,似乎听得兴趣寥寥,只是听完之后,出手倒是颇为大方,随手甩下两锭银子,这一点使得不一会儿,他的身边就聚集了酒楼内所有女人的视线。
年轻人的心思却不在这些女人身上,而是在屏气凝神地听着大堂内一个说书艺人在激情演说,说书的是个瘦巴巴的白胡子老头,衣衫褴褛,其貌不扬,但是说到当今彻帝的风流命事,却是精神矍铄得很,满眼都是精光。
周围正好有些酒客插科打诨,老头便坐在看台上,一边拉着古筝,一边漫无边际地说了开来:“嘿,当今陛下最宠爱的妃子是谁,当之无愧,乃前朝遗妃羽湘纪,只是这其中的恩怨纠葛,却不是小老儿三两句话就说得清道得明的……”
歌女们的演奏的梦三生婉转凄凉,加之楼下众人的起哄声,打断了男子的思绪,他微微蹙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华袖滑到手肘处,给人一种极端的优雅感,只是在这种优雅中,又渗透着丝丝缕缕的冷漠。
一个人闷坐饮酒,也不知道过了几时,忽听楼下那人道:“话说这金徽英阁下,虽是前朝明熙王的胞弟,自打新朝建立后,却是为这个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年累月在外征南战北,甚至比彻帝还要战功赫赫,就拿那西方诸国来说,最初也是他将兵在外,以极其冷酷的手段镇压征服住这些地方,逼其不敢作祟,他官至左丞相,又称征夷大将军,为古今第一人,更不用说,东方九国纯粹是他打下的,真乃一旷世奇才呀!怪不得传说他是七杀星转世呢,果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所以后来西方诸国由彻帝亲自挂帅打下后,诸国的朝臣们都大为庆幸不是那位冷血丞相出马,不然指不定每个皇族都会被屠戮殆尽,这些年来,左丞相司武,统领三军之中东征,北征,微海三支王牌军,除却彻帝亲兵,以及在祭司沈霞飞手里的皇城禁军,几乎可以说是独步天下,锐不可当,至于右丞相司文,掌管朝廷百官,也是政绩斐然,我朝能有今天,多亏了这些顶梁柱哪!”
这时楼下有个读书人模样的书生起哄道:“老头儿,你要说就说点新鲜的,这个我们都家伙儿都知道,要听早就听腻了。况且你所说的左丞相大英雄,早就成了刀下亡魂,替他歌功颂德的这些话,要是放在皇城说来,指不定现在已经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了,虽说这地儿天高皇帝远,谁知道又有没有皇帝老子的耳目呢?”
老头嗟叹了一声,忽的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这位公子,你且莫急,小老儿正要说到兴处呢,天朝只道这位左丞相大逆不道,犯了弑君篡国之罪,殊不知这背后也是前情种种,莫衷一是。”
又有人道:“小老儿少卖关子,捡点好听的说。”
“铮”,一弦锵锵,尽透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