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9300000026

第26章 吾当救此一方之民(5)

曹生、徐铉都是精通音律的人物,曹生说:“旧谱终曲确实是缓调,宫中有人做了调换,似乎不是吉兆啊!”礼乐是国制中的大事,礼、乐各有政制功能,“乐殊贵贱,礼别尊卑”,这是传统的说法之一。但“礼”更多是调整等级秩序间的“当位”,即不能“逾制越权”;“乐”更多是调整等级秩序间的“节制”,即不能“淫佚放纵”。因此,礼乐制度的思想核心其实是“节制”与“当位”。这是一种秩序诉求,任何负责任的文明邦国无人愿意在非秩序状态下推行政治治理。因此,宫中的音乐,如何做到和融,做到以祥和之音影响天下,就成为历朝文职大臣所关心的大事。

大周后恢复制作《霓裳羽衣》,终曲趋疾,在受过“礼乐”文化教育的徐铉和曹生看来,就是一个政治问题。

李煜因为过于耽嗜音律,以至于坐废政事。时有专门负责监督国事的监察御史张宪,就真诚地向后主李煜劝谏,要求他不要耽于声色,要勤于政事。李煜的做法是:赐帛三十匹,以此来表彰他的“敢言”,但事后依然我行我素,并不为张宪的劝谏有任何改变。李煜即位,立妃周氏为后。有一个句容(今江苏镇江)的尉官张佖上书,谈治国为理之要,用词甚为激切。后主李煜没有生气,还下手诏慰勉,并提拔他做了朝官监察御使。两说不同,或为张宪,或为张佖,都是关心南唐命运的贤人,一并记在这里。

在诸种乐器中,娥皇尤工琵琶。若干年前,父亲周宗曾带她在李璟面前弹过琵琶,很为李璟所喜欢。于是将南唐第一名琴,宫中至为珍贵的“烧槽琵琶”赠给她。大周后特别珍爱这柄琵琶。她与李煜生有一子,但在四岁的时候,不幸病死。一个月后,大周后哀伤不能自已,也病死。她在卧病不起时,还挣扎着亲自取来“烧槽琵琶”和李煜赠予她的爱情信物“约臂玉环”,与后主诀别。据说她沐浴妆束后,自己将“含玉”放入口中--这个东西本来应该由他人放入死者口中--安祥地逝于瑶光殿,年二十九岁。

大周后病重时,李煜朝夕临视,据说“药非亲尝不进”,甚至在伺候大周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衣不解带”。等到大周后病死,李煜恸哭不已,以至于悲哀过度,瘦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需要扶着拐杖才能站立。他还亲自制作诔词悼念她。又作书信与她诀别,自称“鳏夫煜”,史称“其辞数千言,皆极酸楚”。最后,李煜将娥皇喜爱的“烧槽琵琶”和“约臂玉环”与她一同下葬。

烧槽琵琶,太容易让人和史上的“焦尾琴”产生联想。《后汉书·蔡邕传》,说吴国有人烧桐木做饭,蔡邕恰好走过,听到火烈之声,凭着对良琴材质的敏感,感到这是一段绝佳木料,立即从火中抢救出来,请良工制作了一把古琴。但琴尾还是保留了一段烧焦的痕迹,故时人名曰“焦尾琴”或“焦桐”。东汉时已经有琵琶流行,元曲《琵琶记》也在说蔡邕的故事。“焦尾琴”应是“古琴”而非“琵琶”;但万一南唐宫中的这个“烧槽琵琶”就是东汉遗物“烧焦琵琶”,这之中的故事可就太丰富了。

女英大婚万民空巷

这个时候,小周后女英也进入宫中了。大周后卒于964年农历十一月初,就在这个月,李煜就将小周后纳为继室。宋陆游《南唐书》不确定地记载,说娥皇病重时,小周后在宫中,娥皇偶尔掀开床幔看到她,很吃惊,问她:“汝何日来此?”小周后年纪尚幼,不知应该避嫌疑,回答道:“我来了好几天了!”大周后就明白李煜已经不老实了,史称娥皇“恚怒”,一直到死,都面向床里,不再看外面。所以后主李煜“过哀以掩其迹”,表演了过分的哀恸来掩盖他与小周后偷情的事。此事两说俱在,究如何,需要读者根据自家心性来做判断。我倾向于认为:李煜与小周后偷情事为真;但对大周后之情也不为假。就人性之复杂而言,小周后也确实喜欢这个姐夫,何况这位姐夫还是个君王加才子,长得又“明俊蕴藉”,小周后有理由喜爱他。俩人应该有风流事。久为人所艳羡的《菩萨蛮》就是李煜亲自写下的偷情记录。词曰: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词是“实录”,可见小周后也是可人,对姐夫一往情深,投怀送抱是实。史称小周后“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静”。李煜对她的爱,一点也不逊色于大周后。他举办了一场南唐史无前例的盛大婚礼。为这个婚礼,南唐请出国内最有名的几位大臣来研究礼数。到了婚礼那一天,整个金陵万民空巷,人人都争着来一睹君王皇后风采,有些人登上屋脊去观看,以至于有些人被挤得从房顶掉下来摔死(见宋马令《南唐书》)。

群臣认为国主因偷情而成婚,此事不合适,很多人写了诗讽刺李煜。韩熙载、徐铉都写了诗。李煜看到,并不谴责怪罪。

李煜与小周后的后宫生活奢靡香艳而又雅趣横生。俩人好写字,所用笔墨不去说了,单说一砚。宋陆游《避暑漫抄》记载,后主曾经置办一个“砚山”,不大,直径一尺有余,前面有三十六座山峰,左右有两个缓坡,中间凿为砚海。

这个东西成为后来二百年间的稀罕物。江南国破时,“砚山”流转数十人家,最后被书法家米芾所得,后来又入藏苏轼,不久进入大宋皇宫。蒙元之后,不知所终。此物如果不遭兵火,今日应该还在,那将是一件有故事的文物。

宋佚名《五国故事》说,后主尚奢侈,曾在宫中以销金红罗遮盖墙壁,用什么将这块销金红罗钉在墙上呢?用白银钉,穿过玳瑁,钉在墙上。宫中的窗户眼都用绿钿装饰,周围用红罗包装。又在窗外种梅花,花间设彩画。宫苑有小木亭,很小,只能容两个座位,李煜就与小周后在这个亭子里对酌。而这样的小亭子有多处。到了七夕节日,就用红罗、白罗一百匹装饰为月宫、天河的形状,一个晚上后,这一百匹罗就没用了,随便赏给宫人。后主还曾作红罗亭,四面栽红梅花,自作艳曲歌咏其事。韩熙载有和词道:“桃李不须夸烂漫,已输了春风一半。”这是在提醒李煜不要耽于游乐,要想想江淮十四州已经割让给后周,而现在是大宋在占据这块战略要地。但李煜脑筋似乎不在这里。

此人倒是有一个长处值得表彰:他听到臣下批评,一般不打击报复。凭着这种对臣下的礼遇,南唐文武,先后还是有一大批忠臣良将,在维系南唐不倒。

开宝二年(969),宋太祖亲征太原,回还时,曾驻跸滑州。李煜遣其弟吉王李从谦来献贡,南唐水部员外郎查元方随行负责掌管李从谦此行的文书奏章。老赵命大臣知制诰卢多逊在馆驿宴请李从谦等人,卢多逊也是人物,宴饮后,他一边与查元方下棋,一边对他说:“你们江南打算怎么做啊?”意思就是问南唐的战守规划。查元方很严肃地整好衣服回答道:

“江南事大朝十余年,极尽君臣之礼,不知其他。”这话继续了李璟、李煜两朝以来对中原的卑辞恭顺,但又巧妙避开了南唐与大宋的战守,应该说,是非常得体的应对。史称卢多逊愧谢道:“孰谓江南无人!”谁说江南没有贤人!

小周后的生活也讲究。过去宫中少不了用香,一般都由专工自制。宋洪刍《香谱》记录后蜀孟昶时有“熏御衣”香,要用到丁香、馢香(也称笺香、栈香,一种香木)、沉香、檀香、麝香各一两,甲香三两,捣为末,用白沙蜜轻炼,合和均匀后用。书中也记录了李煜时的“帐中香”制作法:“沈香一两,细锉,加以鹅梨十枚,研取汁于银器内盛却,蒸三次,梨汁干即用之。”陶谷《清异录》说小周后“居柔仪殿,有主香宫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莲,三云凤,折腰狮子,小三神,卍字金,凤口罂,玉太古,容华鼎‘……凡数十种。金玉为之”。这类宫中生活细节,可以见出那种对品位追求的考究。

宋王铚《默记》载一事,可以概见李煜后宫的“品位”。说一个伐江南的大将,战后曾获后主李煜的宠姬。说这个宠姬每到夜间看到油灯就要痛苦地闭上眼睛,问她,说是“烟气太重”。大将给她换个蜡灯,她也闭目,说“烟气更大了”。将军问:“你们那时候在宫中,晚上,难道不点灯吗?”宠姬答道:“宫中,我住的那个阁子,每到夜晚就高悬一个大宝珠,光照一室,像白天一样。”史称“观此则李氏豪侈可知也”。

大宋帝国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南部邻邦。老赵虽然暂时没有动南唐,但也没有闲着。他知道李煜特别信奉佛教,干脆从中原地区选了年少有口才的佛门子弟,南渡去见李煜,大谈佛教性命之说。李煜对这些说法深信不疑,对这些佛门弟子更是格外信重,称他们是“一佛出世”。史称“由是不复以治国守边为意”。

同类推荐
  • 绝世店小二

    绝世店小二

    他,林乐天,本来是高级工程师,却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架空了的历史时代。他不会武功,身旁却自有美女保镖;他没做过官,却在那个官场爬地飞快,翻云覆雨,左右逢源;他为人正直,却屡有美女投怀送抱,就连纯洁的仙子和妩媚的妖女也不能拒绝他的玫瑰攻势……他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给我一个机会,店小二也能权倾朝野,叱咤风云!
  • 河州遗恨

    河州遗恨

    架空历史。民国时期,几个无名百姓,为了国家统一,社会太平,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感情,最后从将帅到百姓,留下终生遗恨,从而悟出一个道理:亲情.爱情和生命是最珍贵的,但要保住这一切,必须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国泰民安。
  • 疯狂的汉末

    疯狂的汉末

    时光流逝,世人只会仰望成功者的光芒,却不会记得他手段的黑暗!一个普通人的厚黑成长录...一个失败者的奋斗崛起史...入关中,定天下!苦与甜,得与失,忠诚背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英雄?还是魔鬼?
  • 清代宫廷社会史

    清代宫廷社会史

    罗友枝,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高足,专攻中国明清的社会史和经济史。本书是她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史研究领域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专著,是一部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做出了我们能够期待一部优秀学术著作所能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给出大胆的概念和论点,同时为未来几代研究者提供坚实的基础研究。本书提出的问题很吸引人,也很重要。通过艰苦的档案搜集工作,罗友枝发掘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资料,这使她的著作成为研究清代中国社会结构和满族宫廷的公开和非公开礼仪的珍贵手册。罗友枝的专著是一个里程碑,代表了研究中国的新历史学的开端:本书是对远比我们以往所知更为复杂的和更具文化多元性的帝制中国的精深研究。
  •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4

    《这里曾经是汉朝》第四部从霍光重权在握,选拔汉朝新天子刘贺写起,到汉朝王氏及傅氏两大外戚争宠夺利为止。霍光扳倒上官桀等人后,集大权于一身,物色刘贺为汉朝皇帝。然而,刘贺登基以后,因为政治思想欠成熟,胡作非为,霍光迫不得已,将之废掉。没想到,苦命孩子刘病已却因此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被迎入宫登基,君临天下。可是,刘病已在霍光病逝以后,非但没有感激霍氏的提携之恩,反而高悬利剑,一下子将霍氏家族的生死存亡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热门推荐
  • 火影之速溶毒奶

    火影之速溶毒奶

    她被黑猫砸死了,穿越到火影忍者世界后成了宇智波鼬和佐助的妹妹?(一ω一)?。达也:“菠萝我们的口号是什喵?”宇智波罗:“搞事!搞事!搞事!”
  • 聆听流星飞逝

    聆听流星飞逝

    本书,讲述的是她与同学们,以及校园里种种趣事。她在学校的操场旁认识了一个女生.,之后.......
  • 但愿沉醉不复醒

    但愿沉醉不复醒

    一块玉玺,让她陷入两难之境!本是青梅竹马,因国仇而最终决裂!她表面呆呆傻傻,其实质却八面玲珑!“女人,我喜欢你的呆。”他势必江山美人一并拿下!“关我屁事!”她粗口一爆,惊得男人皆侧目!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重生之娇丽纵横

    重生之娇丽纵横

    一场意外,毁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人生走向一个岔路,一场意外,人生重来,那就把握好每一刻,做以前无法做到的事情,做夜空中最亮的六角星!重生学生商业明星科学修真想写一本很长很长足够有趣的人生故事!
  •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全集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得体说话、高效办事的书。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为了帮助读者尽快成为一个会说话会办事的人,本书从实用、方便的原则出发,将日常生活中最直接、最有效,使用率最高的口才技巧和处事方略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掌握能言善道、精明处事的本领;让读者懂得如何在说话办事时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说话、办事,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说话、办事的过程中度过一生的。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吃得开,就要充分依赖说话水平与办事能力。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逝流星

    不逝流星

    穿越到修仙世界,没有功法,没有师承,唯一的亲人不久也羽化飞升。前世的经验在这里没有半点优势,我改怎么做?即便做一颗流星,哪怕燃烧自己的生命,我也要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即便做一颗流星,闪过天际,我也要人们记住我的辉煌。那就做一颗流星吧!做一颗不会逝去的流星,让他们仰望才能看到哥的光彩。
  • 神禁乾坤

    神禁乾坤

    三千三百年前,九大禁尊为了躲避神灵的神罚,相约重生于三千年后,再战神灵。三千三百年后,当战尊觉醒时,他才发现自己晚生了三百年,其余八大禁尊早就重生,如今是禁界上的天骄人物,可他才刚刚起步,因为掌握着“斗”字神禁,有禁尊正在寻找他,想要杀了他,夺走他的“斗”字神禁……漫漫修行路,九门十二锁,一锁一世界,一门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