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0200000003

第3章 进补之前,先养好脾和胃(1)

秋冬进补就是大吃特吃?

不,进补千万不能太着急,进补之前,先得养好脾和胃,脾胃健康了,进补才事半功倍。

早晨一碗粥,饭前一碗汤

“脾胃为后天之本”,开始进补前,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应当先喝粥、喝汤养脾胃。

进入秋冬季节以后,因为脾胃问题来看病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很多老年人一到秋天,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症状,有经验的医生会直接询问这些老年人近期的饮食习惯。

一般来说,他们近期的饮食大多有油腻、辛辣的偏好。有些老年人其实不喜欢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但是他们相信了一些进补的土方子,说秋天要多吃油腻的食物等,于是勉强进食,从而导致脾胃负担太重,出现了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一言以蔽之,这些老年人腹痛、腹泻,大多是进补操之过急的缘故。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们的确应当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可以御寒,还可以补气血。但是,这些食物也有坏处。无论是油腻还是辛辣的食物,都要先经过人的脾胃消化,才能最终起作用。这对脾胃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年轻力壮的人,脾胃强健,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不算什么。不少年轻人天一变冷立刻开始吃肉、喝酒,不仅不会觉得胃难受,没准还觉得这么吃浑身都是火气,在寒冷的天气里很是受用。但老年人就不同了,老年人身体虚弱,气血虚弱的同时大多还伴有脾胃虚弱。很多老年人平时就有消化不良的情况,在秋季,凉风吹着了肚子,就可能出现腹泻。油腻和辛辣的食物本来就不容易消化,加之老年人脾胃虚弱,更加容易消化不良。吃了油腻的补品,身体非但不能吸收营养,反而导致了脾胃的疾病,产生了腹泻之类的症状,这便是中医常说的“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在养生中是很重要的问题。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和胃主导着人体的消化功能,脾胃不好,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就无法运作,营养也吃不进去,药物也消化不了。所以,脾胃健康直接关系到后天人体的健康,是人的“后天之本”。

秋冬进补,首先要考虑的便是脾胃有没有能力承受补品。

人的脾胃在秋天时常处于虚弱的状态。《黄帝内经》云:“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脾喜燥恶湿,夏季是非常湿热的季节,保养不当很容易伤及脾胃。举个小例子:夏天人容易食欲不振,不想吃东西,偶尔贪凉,吃了大量的冷食、冰镇水果,就会出现腹泻等症状,搞得好像肠胃在夏季特别难伺候,怎么吃都不痛快一样。这就和夏季的湿热伤及脾胃有关。经过一个夏天的“折腾”,到了秋天,人很容易脾虚,特别是身体本来就虚弱的老年人。如果在这种最为虚弱的状态下,吃了很多油腻的食物,脾胃消化不了,就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了。

因此,在初秋进补之前,身体虚弱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应该先调养好脾胃,改变脾胃虚弱的状态之后,才能开始进补。民间俗话说:“冬令进补秋垫底。”意思就是,秋天养脾胃是冬季进补的基础,基础没打好,冬季进补也就不能顺利进行了。

对于脾胃不好的老年人来说,进入秋天后,可以先吃一些米粥养养胃。

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物。《黄帝内经》云:“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米可以同时给人体补充精和气。“精”和“气”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繁体的“精气”二字,其中都有一个“米”字。民间也有俗语说:“世间万物米称珍。”可见米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米还有突出的养胃功效,特别是米粥。陆游有一首称赞米粥的诗,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中医名家都认为米粥是养胃的好食物。《养生随笔》云:“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能推陈致新,生津快胃,所益非细。”《本草纲目》里说,粳米粥能“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

米粥易于消化,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老年人食粳米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进补功效:补中益气,平和五脏。

进补方式:米粥,可与不同食材搭配食用。

用。《养生随笔》云:“粥能益人,老年尤宜。”“老年有竞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米粥很好煮制,只要取适量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旺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熬制,直到粥变黏稠就可以了。粳米粥可以和很多食材一起搭配,如大枣、桂圆等传统的进补食物;也可以添加枸杞子、银杏等常用的补药;还可以在米粥中适当加入一些菜品,如豆类、瓜果等,营养更加丰富。

当天气刚刚转凉,不太热的时候,老年人可以坚持每天喝一碗大米粥,最好在早晨服用。孙思邈云:“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早晨喝粥,尤其养人。

除了大米粥外,其他种类的米粥也有很好的进补功效,如小米粥。《本草纲目》中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小米也是上好的养胃的食物。

饭前喝一碗汤,也是保护脾胃的好办法。民间俗语说:“饭前喝汤,胜似药方。”这是很有道理的。从现代医学上来讲,先喝汤可以刺激肠胃在进食之前多分泌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饭前喝汤还可以减少正餐的食量,达到“七八分饱”的健康饮食效果。

这碗汤除了注意油脂应当少一些外,其余不拘内容。可以根据口味,任意选择汤品,只要安排在饭前饮用即可。若想增强养胃的功效,可以选择有健胃功效的食材,如山药、番茄、萝卜、香菇、猪肚、大枣、白扁豆、莲子、南瓜、莲藕、山楂、鱼类等,所选范围很广。这里介绍两道比较经典的养胃汤品。

扁豆莲子汤

原料:白扁豆35克,莲子15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白扁豆和莲子肉放入锅中,加水炖煮,最后加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莲藕养胃汤

原料:新鲜莲藕1节,另备姜片、葱段、葱花、胡椒粉、盐各适量。

做法:莲藕洗净,切片,用盐腌制半小时,洗净;锅中放入高汤,放莲藕片、姜片、葱段,小火将莲藕炖到软烂,再加入适量盐或胡椒粉调味;莲藕炖好后,可在汤中撒入一些葱末。

只有初秋时把脾胃滋补好了,到了深秋和冬季,才能做好进补的准备。

长在地底下的食物能补脾

脾五行属土,吃山药、土豆、红薯、胡萝卜之类长在地底下的食物可以补脾。

以近几年我的临床经验来看,老年人在夏末脾胃不好是普遍现象,以至于到了这个季节来看病的老人,无论得的是什么病,我在开药前都要先询问他有没有脾胃问题。无论是让患者吃药还是食疗,都要先经过他脾胃的运化才能生效。如果患者的脾胃不好,那任何治疗都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但我也遇到过脾胃很好的老人。我有一个老病号,年纪很大,虽然身体不大好,但是脾胃却特别好,不管是吃冷的还是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肠胃都不出问题。别的老人到了夏季经常腹泻,他却没有因为肠胃问题而看过病。用广告里的话说,他是“冷热酸甜,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这位老人每次来门诊看病的时候,我总要拿他当榜样,说给其他老人听:“你们都应该学习学习人家的生活习惯,什么时候你们也能有人家这样好的脾胃,你们的病都能好一半了!”

这位老人家脾胃强健的秘诀是什么呢?

他是农村人。这几年,进城打工的农村人越来越多,很多田地都荒芜了,但是这位老人还坚持自己种地,每年都能收获大量的蔬菜和粮食。老人守着土地,吃着土地,日常的饮食就以田地产出的蔬菜瓜果为主。同那些天天大鱼大肉的城里老人相比,这位老人的饮食习惯更加健康,身体也就比城里的老人更好了。

但喜欢吃蔬菜瓜果还不一定就能调养好脾胃。因为有些蔬菜虽然对身体有益,但多吃其实会伤到脾胃,如黄瓜、苦瓜、茄子、芹菜等。这些食物性质寒凉,在盛夏食用可以抵御湿热的天气,但是吃多了容易伤及脾胃,脾胃不佳的老人不能一次吃得太多。

那位老人之所以能有好脾胃,是因为他年纪大了,无力打理全部的田地,因而在地里种了很多容易种植的块茎作物,也就是山药、土豆、红薯、胡萝卜这类长在地底下的食物。凑巧的是,这些都是健脾胃的好食材。老年人常吃这些食物,久而久之,就能拥有一副让别的老人羡慕的好脾胃。

健脾胃的食物有很多,大多数都是“长在地底下的”。这其实不是巧合,须知,自然万物,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是由大地滋养而生的。大地孕育了一切生命,大地是万物中最善于“滋养”的。从大地深处生长而成的果实,也常有滋养的功效,尤其善于滋养脾脏。脾五行属土,《黄帝内经》称为“脾土”。由于五行对应的关系,在土地中生长的食物,最能滋养脾脏。

比如山药,《本草纲目》认为山药有“益肾气,健脾胃”

的功效。而且山药性平,在一年四季都适合食用,是养脾胃的佳品。从西医的角度说,山药含有淀粉糖化酶、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可以帮助消化,治疗消化不良。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可以保护肠胃,预防胃溃疡和胃炎,因此,山药也是西医推荐的治疗肠胃疾病的最佳食物。

再如土豆,《本草纲目》认为它能“解诸药毒”,《湖南药物志》认为土豆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西医认为,土豆不仅含有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等成分,而且含有大量的粗纤维,能促进排便。土豆中含有的抗菌成分还能帮助治疗胃溃疡。

红薯和胡萝卜也是养脾胃的佳品。《本草纲目》说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可以“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胡萝卜,《本草纲目》说它“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

上述这些“长在地底下的”块茎食物都是健脾胃的好食材。

而且,这类块茎食物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易于烹煮。这些食材可以在蒸或者煮后直接食用,也可以添加到各种菜肴中。很多地方的人们喜欢把山药、土豆、胡萝卜等食材和肉类一起炖煮。一是因为肉的味道鲜美,这些食材可以吸收肉的鲜味,不至于让肉味山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进补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进补方式:煮粥,也可与肉类一起炖煮。

浪费;二是因为肉类油腻肥厚,不易于消化,对脾胃有一定的伤害,如果和健脾胃的块茎食物一起食用,能够中和对脾胃的伤害,实现合理进补的目的。

从健脾胃的角度来说,这些块茎食物最好的食用方法,还是煮粥。米粥本身就有良好的健脾胃的功效,如果能把山药、土豆、红薯、胡萝卜等食材切成小块,和米粥一起煮制,那么不仅能增加米粥的味道,还能丰富米粥的营养,加强滋养脾胃的功效。在盛夏结束之后,脾胃虚弱的老人最好能花连续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每天食用块茎食物和米粥,强健脾胃,为随后的秋冬进补做好准备。有条件的话,最好从立秋开始,整个秋天和冬天每天都能坚持食用加入块茎食材的米粥。调理脾胃是一件费工夫的事,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保养脾胃,还要注意每顿不要吃得太饱,让脾胃多休息。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养性延命录》

云:“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每餐吃得过多,是导致脾胃受损的原因之一。其实,每顿吃得半饱,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吕氏春秋》云:“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饮膳正要》云:“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每顿饭吃到半饱就应当放下碗筷,尤其是晚餐,更不应当过量食用。孙思邈云:“夜饭莫教足。”如果实在饥饿难耐,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办法,在两餐之间食用一些稀粥、水果之类的健康食品。

健脾胃和适当的运动也有关系。前面说到的那位老人,平时要干很多农活,每天的锻炼量要大于城里的老人,这也是他脾胃较强的原因之一。秋天是养脾胃的时节,天气转凉,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老年人在滋补脾胃的同时,最好能到户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多散散步,多站一站,对健脾胃也大有好处。

“秋老虎”还没走,“贴秋膘”应等一等

民间有立秋吃肉“贴秋膘”的说法,但从科学养生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不可取。进补应当循序渐进,先调理好脾胃,然后再慢慢增加食物中的肉类。

每年快到立秋的时候,肉店里买肉的人都会多起来。这是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有“贴秋膘”的饮食习惯。到了立秋这一天,人们要按照习俗吃一些肥腻的食物,比如炖肉,补一补身体里缺乏的营养。中国很多地区都有类似“贴秋膘”的习俗。

“贴秋膘”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因为夏天天热,人的食欲较低,很多人在夏天吃得太过清淡,导致体重减轻,减了很多的“膘”。所以在立秋这一天,人们习惯要吃一点好的,把失去的“膘”贴回来。有不少人认为,“贴秋膘”是秋冬进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贴秋膘”的时间也很重要,必须在立秋这一天吃,才能起到进补的效果。

我的邻居一家,就非常重视“贴秋膘”“咬秋”这一类习俗,他们家每年都严格地按照这些节气安排饮食,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吃固定的食物。我记得有一年,夏天比较热,到了立秋的时候还是酷暑难耐,他们家照例做了一大锅肉来“贴秋膘”。但因为天气太热,家里人谁都吃不下,剩了很多,还给我家送了不少。可那几天实在是太热了,结果我家也断断续续地吃了好久。

一定要在立秋这一天“贴秋膘”吗?“贴秋膘”这一天一定要吃大肉吗?我认为不必。不光是我邻居这一家,“贴秋膘”的习俗在我们本地非常流行,也有别的老人向我询问该不该在立秋“贴秋膘”。我的回答是,合理的进补方法是循序渐进,慢慢进补,不要操之过急,也不用在立秋这一天急着“贴秋膘”。

有些老人不太同意,他们认为,既然“贴秋膘”是个传统习惯,那就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听总比不听好。

这个想法不是没有道理,“贴秋膘”的习俗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合理性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起到了提醒的作用。秋冬进补对养生很重要,将“贴秋膘”固定在一个具体的日子,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吃清淡寒凉食物的盛夏已经结束,进入立秋以后,应该逐渐增加温热的食物,开始进补。

同类推荐
  • 老偏方小病一扫光(MBook随身读)

    老偏方小病一扫光(MBook随身读)

    《MBook随身读:老偏方小病一扫光》可分为职场疲劳老偏方、常见小病老偏方、皮肤科老偏方、女人老偏方、男人老偏方、日常保健老偏方六大部分,适合各类人群使用,在偏方的阐述中,我们不仅给出行之有效的验方,还对具体病症的养护和治疗进行了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小疾病,保证大健康。在偏方的选取上,《MBook随身读:老偏方小病一扫光》更多地选取以常见食材为主要原料的偏方,如生姜、大葱、胡椒、韭菜、鸡蛋、盐、萝卜……使你在厨房穿梭间,就能领悟到药食同源的奥妙。偏方使用时既有内服也有外敷,化繁为简,安全见效。
  • 给自己看病

    给自己看病

    本书作者经过数年的观察总结,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将人体如头面、耳鼻、口腔内外、颈胸腰腹背、生殖健康、四肢、大小便及分泌物、睡眠饮食等,对不同部位的症状信号与可能反应的疾病作了医学上的总结,以提醒人们注意疾病的早期预防。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人体信息,虽然无法做到定量定性,但至少在宏观上提醒人们要有的放矢,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做好必要的准备,做到防患于未然。本书可供关心自己和家人健康的人们及专业医师阅读参考。
  • 《本草纲目》中的五色蔬果养颜经

    《本草纲目》中的五色蔬果养颜经

    本书把《本草纲目》中五色蔬果的养生原理介绍给读者,选取常见蔬果品种,并为每一种蔬果编撰美容功效和食单。
  • 吃出一生好健康

    吃出一生好健康

    本书从饮食结构出发,强调了身体的好坏都从“口”开始,只有注意饮食的搭配,才能合理地从食物中得到营养,特别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 益寿全书

    益寿全书

    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各地区、各民族益寿的经验和方法、集益寿资料、验方、益寿经验之大全。该书从人体基本知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到人体的衰老及寿命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命定阴婚,阎王老公太强横

    午夜灵异栏目主持人阎灵心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身边真的会发生灵异事件!首先身为单身的她被一个突然出现的小孩叫妈妈?这不科学!然而更加不科学的事还有,她竟然是传说中生死簿中生簿的持有者,更是万年难得的渡灵师体质!为了不因渡灵师体质而成为魑魅魍魉的盘中餐,阎灵心只能加入妖妖灵事件簿成为执法者,跟某个臭屁又自恋的小阎王组成搭档一起找回灵界散落在人界的宝物。然而坑爹的是,她辛辛苦苦努力奋斗想让自己逃脱成为鬼的盘中餐的命运,但是为什么最后的结局她还是被一只阎王给“吃干抹净”了……
  • 绝世清狂:绯色孽缘

    绝世清狂:绯色孽缘

    “我总是追逐,追逐着你的身影。”她,是威震天地的魔界至尊;他,是少年成名的修仙天才;上一世,一盏锁魂钟,毁了一世情缘;千年轮回,这一世,又何去何从……
  • 十里悲赋

    十里悲赋

    暗影迷踪下的胜负,赤血戏笑中的癫狂。一个少年的红尘路,一曲哀腔的鬼魅局。
  • 依晞不忘

    依晞不忘

    他,行走天涯,爱上她她,远行千里,恋上他在他心里,她身披霓裳在她心里,他正义执剑他说,我爱的是当初那个你她说,我没有改变过,只是你没有真正认识我梦碎,他,拂袖梦醒,她,回眸
  • 飘窗

    飘窗

    高级工程师薛去疾退休之后,寄身江湖,从飘窗看风景早已习以为常。这天他看到昔日受他启蒙的小友庞奇出现在红泥寺街头,一年前这位社会强人麻爷的贴身保镖大闹之后离开此地,发誓回来必杀人,薛去疾不知庞奇会杀何人。是歌厅妈咪糖姐?准妈咪薇阿?卖水果的顺顺夫妇?难以弄清楚的社会强人麻爷?麻爷的司机雷二锋?还是一心争取全面副部级待遇的报告文学作家夏家骏、"文革"时期的造反派何司令、"黄牛"二磙子…… 生活纷繁丰满,情节扣人心弦。在这部展现当代人生存困窘与拷问人性坚脆的作品里,活跃着一大群今日文学中罕见却又如此鲜明的各类人物,充满了作家的敏锐发现、独特感受、深刻反思和无限悲悯。
  • 时间是握不住的沙

    时间是握不住的沙

    时间是握不住的沙,不管你有没有感觉到,它都一直在静静地、静静地流逝。当你察觉时,会发现我们早已不再当年,如手中沙般流逝的那些人、那些事,终将变成回忆。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一九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京西胭脂铺毁于一旦,一家数十口死于非命。幸存者晁信义立志重建京西胭脂铺,并与对手王记胭脂坊竞争皇室专供权。正当京西胭脂铺和王记胭脂坊斗得难分难解之时,西洋资本和东洋资本悄然崛起。面对内忧外患,晁王两家决定摒弃前嫌,联手御敌,共度时艰。岂料卢沟桥一声炮响,揭开了日本人苦苦布局五十余年的真实面目,两个民族品牌,和整个民族一道陷入危亡绝境……
  • 逆天废柴大嫡女

    逆天废柴大嫡女

    她是外人眼里相府最不受宠可是在家里却是另一番地位,他是一代枭雄,听闻无人能近身,不然必将死无全尸。他和她会擦出不一样的烟火。
  • 三界争战

    三界争战

    截教教主之徒假传教令,鼓动截教暴夺三界,颠倒乾坤!天庭玉帝之妹与佛祖之长徒孙受如来佛祖法旨,下至凡尘统领三界,展开了惊天动地、引人入胜的三界争战……
  • 错过的时光xm

    错过的时光xm

    作为女屌丝的辛怡在大一暑假期间与陆肖36天的相处中,帮他走出了阴影。她潇洒挥手告别,他却把她当成了人生目标。八年后,当他们再次相遇。她依然活得浑浑噩噩,稀里糊涂;依旧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他华丽转身,成了立翔集团的总经理,众单身女士的梦中情人。他回归的第一时间去找她,正好她正处于绯闻中,火热的心就这样被浇了冷水。他自嘲道“是啊!八年了,她也该有男朋友了。呵~我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