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30800000045

第45章 附录二(1)

甘肃省“十一五”专项规划主要发展目标摘要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政办发[2006]63号)和做好“十一五”重大专项规划编制的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完成了全省30个省级“十一五”专项规划。凡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后,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发布;部门和行业编制的专项规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和主管部门组织省级有关部门以及专家进行联合审查、联合发布,报省政府备案。同时,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省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了《甘肃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现将有关专项规划主要发展目标摘要如下:

一、重大专项规划

(一)甘肃省“十一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579号)。

“十一五”全省综合交通发展主要目标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500公里,其中复线铁路2200公里,电气化铁路2300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分别达到63%和66%;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以上,其中新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100公里,力争建成1400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0000公里,其中通乡油路10000公里,农村公路新增里程30000公里,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全省公路网总里程达到50000公里(含四级以上村道);民航机场数量达到7个左右,旅客吞吐量达到450万人,货运量3.1亿吨;以黄河为主的内河等级航道里程达到500公里。

(二)甘肃省“十一五”能源工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91号)。

“十一五”全省能源工业发展主要目标为:2010年,可供消费能源总量达到6165万吨标煤,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原油产量达到500万吨左右,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55亿立方米;新增发电装机1000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火电装机800万千瓦,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全省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发电能力翻一番;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达到150万吨标煤,其中电力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含小水电),发电量80亿千瓦时;新增农村能源150万吨标煤,人均年生活用能达到435公斤标煤。

(三)甘肃省“十一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93号)。

“十一五”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全省新增供水能力3.8亿立方米,总供水能力达到141.5亿立方米;解决5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75万亩,全省节水灌溉率达到71%,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5%,万元增加值取水量控制在151立方米左右。

(四)甘肃省“十一五”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79号)。

“十一五”全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0万亩,治理沙化面积900万亩;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3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00万亩,荒山造林800万亩,封山育林9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左右;新增“三田”面积300万亩,累计“三田”面积达到3200万亩;新增种草面积3000万亩,累计种草保存面积3750万亩;新增治理“三化”草地面积2250万亩,累计治理“三化”草地面积3750万亩;各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比例大于22%;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水平上削减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二级)达到7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60%以上;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0%和9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水量低于300立方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在16.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56.3万吨。

(五)甘肃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804号)。

“十一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为:耕地保有量不少于504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6%,到2010年达到2630元以上;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全省绝对贫困人口减少70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240万人左右;解决农村35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六)甘肃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省委发[2006]64号)。

“十一五”全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为: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农村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初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基本实现乡镇通油路,新增户用沼气40万户,生活垃圾基本实行集中填埋处理。乡风民俗更加文明,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治安良好。村务管理更加民主,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七)甘肃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638号)。

“十一五”全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步伐加快,深加工产品的比重有所提高,机电产品、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额进一步增大,十种有色金属就地加工率由159,6提高到50%,钢铁板带比由50%提高到70%,新型干法水泥比例由50%提高到7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工业重点行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

(八)甘肃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67号)。

“十一五”全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45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5%左右;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占全省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提高到27%;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九)甘肃省“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95号)。

“十一五”全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5%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居民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200万人左右;年均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8%;新增城镇就业人数80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240万人;全省设市城市达到22~24个;城镇自来水、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0%和75%人均住宅面积达到2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人均公共绿地6.5平方米。

(十)甘肃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984号)。

“十一五”全省科技创新和发展的主要目标: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领域的产业技术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有色、化工等优势领域的新材料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物制药及中(藏)药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9,6以上;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转化应用能力、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建立起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等取得较大进展;新能源开发、节能、节水、节材以及清洁生产技术取得较快发展,主要产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显著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十一)甘肃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656号)。

“十一五”全省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信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份额达到5%;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软件与信息系统集成业总收入达到20亿元;电信业务总量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9%;新增电信光缆1.5万公里,总长度达到6.5万公里;电话普及率达到679,6,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70万户,主线普及率提高到32%;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60万户,普及率提高到35%;数据和多媒体用户数达到200万户,上网用户普及率达到7%;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55%和95.69%;建成有线电视传输省级干线网5680公里,市(州)级干线网5250公里,县级及县级以下干线网13000公里,有线电视用户数量达到200万户。

(十二)甘肃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671号)。

“十一五”全省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273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5‰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全面实现“普九”,初中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0%以上,高考录取率保持在5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农村居民;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城市达到97%,农村达到90%以上;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8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6%和95.7%;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

(十三)甘肃省“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甘发改规划[2006]638号)。

“十一五”全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为:201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273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左右,计划生育率达到87%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分别达到50%和20%以上;婴儿死亡率降到22‰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79.47/10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70万人,低收入人口减少240人左右;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到240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全省农村。

(十四)甘肃省“十一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省委办发[2006]49号)。

同类推荐
  • 泉州湾大讲堂

    泉州湾大讲堂

    内容包括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的“民间信仰与两岸交流”、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的“两岸关系纵横谈”、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三规划两方案’与福建经济发展愿景”、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斌的“微博与生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莹的“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泉州师范学院原院长黄子杰的“领袖素质——卓越人才应当具备的潜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的“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参与两次南极科考的戴聪杰教授的“南极科考和海洋文化”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科学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
  •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该书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课题立项后的研究成果,以宏观历史为出发点,摈弃了单纯的学科观念,致力于学生正确历史观的确立与历史问题的分析方法的形成。目的在于以学校为平台,来塑造一个全新的、充满理性与人性的教师群体和校园文化共同体。该书角度鲜明,史论结合,有学科特点和通识特点,可作为历史教学研究的参考书和历史观认识的读本,以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学科的研究。
  •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当代]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与课程改革文论选读(上)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穿越郡主追夫记

    穿越郡主追夫记

    虽然名字叫做小小,但是不代表穿越后也要从小孩做起啊!小小很悲愤“啊!啊啊!啊啊啊!”“这女娃娃真有精神!”小小以内牛满面......
  • 夏朝僵尸在都市

    夏朝僵尸在都市

    一个来历不明的猎人,一个“从天而降”的婴儿,掀起一场僵尸风波。一场突如其来的灭尸之战,引起千年后一场生死存亡的关键。千年前的他,来到现代社会,举目无亲的他该何去何从美女对他女投怀送抱,但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黑势力品尽全力招揽他,身为头目的他,却只热爱保安的生活.然而···他的命运,不止如此.
  • 音之恋:冷霸校草的神秘校花

    音之恋:冷霸校草的神秘校花

    她原本是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却在一夜之间,变得沉默,冷酷,让人捉摸不透。他是风靡全球的全国首富的少爷,却因为一个死去的青梅竹马而冷酷霸道。回到中国的夏若烟,却意外跟萧雨轩同居,又意外做了同桌,还意外成了舞台上的搭档。某男把某女壁咚在墙上,邪恶一笑:“小烟烟,跟我在一起怎么样?”“我不是你的青梅竹马,不要,走开!”夏若烟恼羞成怒的冲萧雨轩吼着。“嗯?你确定你要拒绝我?”“我确定以及肯定!”某男邪恶一笑,下一秒,便立刻吻上她,霸道的占有她的唇。
  • 绝世之渊:微恋

    绝世之渊:微恋

    本是一族祭祀之女,后因灭族逃过了祭祀之命,却始终不能改变最后一死。一朝重生,不再受到约束,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不能被信任,本是至亲之人,到后来却兵戎相见,原因却是因为一个身份尊贵之人。这个世界有我们所不知的一切,但这一切,却没一样是属于自己的,想拥有的却得不到。“你跟我走吧”本是冷漠人却是真心相对,“你会对我好么?”如同承诺一般刻在心中,“会”,“那你可以等我做完这一切吗?”小心翼翼的确定,“会等到你做完,生生世世”感动。
  • EXO之追梦的四位少女

    EXO之追梦的四位少女

    第一次写小说,不好勿喷,至于内容你点进去就知道。小说内容与现实无关!小说内容与现实无关!小说内容与现实无关!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谁当真我打谁!
  •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如何淡定(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世风日下的种种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批判。比如“小悦悦”问题折射出的社会失德问题。感召人们向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倾世颜:丫鬟太逆天

    倾世颜:丫鬟太逆天

    已弃,误入。…………准备全部撤除,就这样
  • 狼出没

    狼出没

    五十年前,一代奇人宁道奇语出惊人:女娲补天补的不是天,补的是地球通往异空间的空间隧道!五十年后,被千年狼王培养长大的唐长安,携带女娲遗珠离火珠进入都市,聚集众美女和兄弟,探寻女娲补天的真相……
  • 甜心别闹:校草独宠小萌物

    甜心别闹:校草独宠小萌物

    (新文已发《校草请站住:呆萌甜心要逆袭》甜小软)她尹唐悠进入了传说的贵族学院圣樱学院,入学第一天就看见了自己的偶像冷海洛便双眼冒桃心ing。可是没想到的是,认识冷海洛后才发现他和自己认识的冷海洛完全不一样!哇,我的男神啊!毁了!!“冷海洛,没见过你这么不要脸的!”尹唐悠缩在墙角大骂。“谢谢夸奖。”某少邪邪一笑便猛扑倒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