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举办庆祝建国6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第十七届全区业余文艺创作节目“百花奖”大赛和“江夏之声”群众歌咏大赛。“两赛”共有群众演员6000余人登台,观众达6万余人次。“百花奖”共有12条战线和2个乡镇街举办专场演出,参赛单位112个,表演节目212个。“歌咏赛”共有13个单位组成方阵参赛,较好搭建了“全民参与、文化共享”的艺术平台。区委书记张卫国、区长郭胜伟等区四大家领导出席观摩。区委张卫国书记盛赞群众歌咏赛有特色、有气势、有规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着力开展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活动,点亮群众健康生活
按照群众体育“有创意、有影响、有规模、群众受益”的原则,2009年,全区从抓构建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修建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入手,促进了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一是投资680万元,将区体育馆维修改造一新,室内可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竣工后,出色承担了全区群众歌咏赛、“世黄”大会、江夏电视台台庆、全国小商品展销会,使之成为全区人民群众开展大型文体、商务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是举办了全区第14届迎春舞龙大赛。来自乡镇街的16支龙队参赛,7支龙队获金龙奖,7支获银龙奖,金龙银狮,舞动节日纸坊,特别是连续8年在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亮相的武汉邮政艺术团的加盟,给江夏人民带来了全新的视觉,雅俗共赏,万人空巷,观众达4万多人次。
三是组织运动员300余人参加市八运会,获金牌17枚,银牌16枚,铜牌9枚。组织流芳街篮球队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联合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举行,共有来自全国小城镇12支代表队参加的“华锋杯”第一届全国小城镇篮球邀请赛,荣获第四名。
四是举办全区第四届全民健身优秀团队展示活动。来自9个乡镇街代表队参加了健身舞、腰鼓等展示活动,有力推动了江夏区全民健身的蓬勃开展。
五是举办了“黄鹤楼杯”武汉?江夏首届龙舟公开赛。16支大学和企业龙舟队参加角逐,江夏区代表队获第二名。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培训发展部主任周卫中、副市长刘顺妮、省市体育局领导、区领导张卫国、郭胜伟、王和平、韩定茂、张敏、张霞、刘庆香等出席了开幕式,近万名市民目睹了龙舟赛竞渡的激烈场面。本次龙舟赛为江夏区打造文化品牌,争取国家级龙舟赛点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是落实武汉市政府解决缓解市民游泳难问题,从市体育局争取价值5.5万元的游泳消费券5500张,面向全区中小学生和低保户对象发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青少年暑期游泳消费的需求。
三、着力构建文体惠民工程,解决农民群众“五难”问题
农民群众看书、看戏、看电影、上网以及从事体育锻炼“五难”是当前新形势下农村文体服务中面临的新问题,为切实化解这一系列难题,维护农民群众享受文体服务的合法权益,文体局根据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在着眼解决农民群众“五难”问题上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专人、专班,开展专项工作,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村,不掏分文便得到了实惠。
一是投资250万元,配送书架500个,图书15万册,科技光碟1万盘,创建行政村农家书屋100个,加上2008年已建的58个,全区306个行政村共建农家书屋158个,藏书达21.8万册,较好地为50%上的农民了看书难。
二是整合资源,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点建立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62家,为农民群众打开了一条通往致富之路的知识之窗,初步解决了全区85%农民上网难问题。
三是依托流动舞台车,以区艺术团为主,动员民间文艺社团共利用节假日和农闲送戏下乡380余场,为农民群众节日送去了快乐。
四是实施送电影下乡工程,在江夏区306个行政村每月每村放映电影一场,全年送电影下乡3672场,观众达70万人次,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又传播了科技文化,100%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
五是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为江夏区112个行政村配送了体育器材,为18个行政村修建了篮球场,使江夏区农民群众的文体生活日益丰富,日益健康。
以上五项惠民工程,农民群众不拿一分钱,全部由政府埋单,农民群众高兴地称赞:惠民工程实在好,科技知识网上找,看书看戏看电影,惠及农民效益高。
四、着力深化文化市场管理,切实规范网吧经营秩序
江夏区文体市场经营单位达203家,其中湖北知音印务有限公司、武汉市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双双跨入全省印刷行业50强。区新华书店2009年书刊批发零售达3000多万元,在6个远城区位居第一。随着文体市场的发展,管理难度也不断增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宗旨,区文体局采取严管重罚、部门联动的方式,重,存加强对网吧违规接待未成年人、黑网吧屡禁不止现象的整治;本着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重点加强对盗版及黄色光碟、书刊音像制品的打击力度;本着“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原则,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为加强管理,使之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一是成立了“区公共娱乐场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建设小组”。二是制定了《江夏区网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三是采取切实有效和强有力措施,开展网吧整治;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网吧整治贯穿全年工作。2009年,共检查文化市场189次,出动稽查人员1958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网点5294家次。行政处罚案件27起,查处举报案件46起,查处率100%,回告率100%,为净化江夏区文化市场作出了一定贡献。
五、着力加强文物管理,提高文物安全率、利用率
1.有序开展江夏区参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对全区所有国土面积进行全面踏查,圆满完成了全区野外实地文物普查工作。这次文物普查取得了一些新成果,新发现古遗址、古墓葬、古窑址、石刻、古建筑及近现代名人故居等文物点达110处,尤其是在山坡丁家咀发现的四座大型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地,尚属首次,同时也是武汉地区乃至鄂东南地区首次发现这样的大型战国楚墓。
2.加强文物管理,确保文物安全。其一,认真做好全区文物保护单位不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全年组织文物安全检查12次,针对重点分片检查,特别是对湖泗窑址群、龙泉明楚王墓群、贺站烈士陵园、元代南桥、槐山矶石驳岸、白云洞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了巡查力度,并且落实和表彰了相应的文物义务保护人员,组建了区、乡(镇、街、办事处)、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其二,加强文物库房的安全管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文物安全率100%。其三,《历史文物展览》免费开放、巡回展览4次,接待参观者3.2万人次。
六、着力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申报力度
1.初步摸清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在全区11个乡镇街,共收集“非遗”线索357条,调查项目167个,确定项目139个。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江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江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览表。
2.建立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纸质和电子资源档案。
3.收集和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171件。
2009年《天下黄姓江夏祭》、《龙泉山的传说》已列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着力繁荣文学艺术作品创作
文学艺术作品创作是文化繁荣的基础。2009年,书画家协会部分会员的作品分别入选全国双拥书画作品展、湖北省第六届书画展、武汉?南昌书画作品展,获武汉黄鹤群星奖3件。
“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负责人虞小风申请手指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被指定为中国手指画的传承人。
作家协会会员从火热的生活中挖掘创作的源泉,出版了5部文学专著;三位作家的作品入选《长江文艺60年精品选》;在国内重要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十多篇(首);一部长篇小说在网络热卖。
戏剧音乐曲艺舞蹈家协会会员殷良创作了赞扬家电下乡的小品《侄女要出阁》并在武汉市金秋十月文艺调演获金奖,小品《抢婆婆》入围参加省楚天群星奖角逐,获铜奖。全区第17届业余文艺创作节目百花奖共创作文艺节目70个。
工艺美术家协会部分会员获得各级奖励。其中,剪纸协会会员先后有8人获2009年湖北省迎新年剪纸展“金牛奖”,7人获“春蕾奖”,3人获2009年武钢职工迎春手工艺展“钢花奖”。发表剪纸、根雕作品多件,有5人被省市媒体宣传报道。
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7次获奖,其中王永文、王运良作品双获武汉市黄鹤群星奖。
八、着力增强农村文化工作和社会文体团体工作活力按照服务主体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监督管理系统化、考核评价规范化、经营保障制度化的要求,稳步推进乡镇街文化站建设,健全面向农村基层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纸坊文化站投入12万元对13间办公或文化站活动场地维修;二是金口文化站投入43万元对部分场所重建或改造;三是法泗文化站投入30万元维修改造。2009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专班到山坡、安山、五里界文化站对江夏区农村基层文化工作进行了调研,对江夏区基层文化站在困境中求生存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给予了较好的评价。
在大力开展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各乡镇街文化站结合农村实际,针对农民需求开展的文体活动别具特色,倍受青睐。全区群众歌咏大赛和“百花奖”大赛,演员达到6000余人,共有14个乡镇和战线举办了专场演出。流芳街2009年投入文体活动经费达24万元!组织龙舟和篮球队代表江夏区参加全市、全国比赛取了良好的成绩。纸坊街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年活动场数达230场;安山镇的图书借阅;五里界街社区文化艺术节;舒安乡、山坡乡、湖泗镇、金口街、乌龙泉街、法泗镇、郑店镇的节庆活动都别具一格。全区参加全民健身如:登山、跳健身舞、打腰鼓达数万人,许多区直部门因势利导建立了职工文体活动场所,区卫生局年投入活动文体经费60万元。
各文体协会围绕中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作、交流和展示活动,丰富了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戏剧音乐曲艺舞蹈家协会结合“文化惠民”工程和区内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主动创作、编排和参与各种公益性演出;江夏京剧社主动配合“京剧谭门故乡行”系列活动,组织举办了京剧专场演出;大众楚剧团、明祥楚剧团、天天开心艺术团等民间文艺社团先后组织专场演出近500场次,足迹遍及全区,甚至外地县市。
“江夏画派”中国画研究院负责人虞小风在广东东莞举力了个人画展。
器乐家协会参加了区春节团拜会、“迎五一春之声”专场文艺演出、流芳街专场文艺演出,与郑店街武汉海波钢构公司联合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同时,还主动走进区彳甚利院,义务为孤寡老人等各类演出活动10场。
摄影家协会先后成功举办了金口槐山、龙泉风景区、法泗万亩荷花基地、金口后湖及鲁湖落日、走进江夏新农村等拍摄采风活动,组织会员开展了荆门市沙洋参加油菜节、咸宁刘家桥、星星竹海、安陆、随州等外拍活动,积极组织会员参加省摄协开展的百名摄影家看洪山的活动,拓展了会员的艺术创作视角,提高了协会的知名度。
工艺美术家协会组织开展了根雕书画展、迎春品茶、茶道学习交流等活动,部分会员还参加了全国性的茶道会。剪纸专业协会的部分会员参加了吉林省首届全国鱼文化剪纸艺术展、文化部文化促进会组织的中国赴韩国文化交流等活动。
2009年,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江夏报》、区政府政务网等新闻煤体多次报道江夏区文化体育活动新闻,区文体局2009年文体工作还江夏区委三届七次全体会议上作经验材料交流。
2009年工作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保证了全区文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形成了全区文体工作者对文体工作的共识,高涨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三是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和“双争”活动,提高了服务质量。
四是全区文化体育工作会议和绩效目标管理保障了全局工作有条不紊的运转。
五是区文体局政务中心窗口服务、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信访工作、财务审计、人事工作、档案工作、“两型”机关建设形成合力,推动了文体事业上台阶。
六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文体建设,推动了江夏文体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人才青黄不接现象日益突出;二是“三馆”建设进程缓慢;三是文艺创作节目在省市夺牌实力不强,四是竞技体育项目单一,竞争力有限;五是网吧整治工作任重道远,黑网吧整治、农村网,存布局有待加强。六是全局着力解决文体经费困难的办法不多,自身造血功能不强。
2010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积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在服务江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求生机、求效益、求发展、求繁荣。
二、作标
班子建设廉洁高效人才培养求真务实,体制改革以人为本,文艺创作精益求精,群众文体拓面升级,惠民工程稳步推进,文物“非遗”保护利用,竞技体育固本增项,设施建设加速实施,市场管理活而不乱,文体产业健康发展,文体社团活跃有序。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着眼于队伍建设、设施建设、法制建设、管理建设,落脚于文体事业繁荣。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抓局领导班子和二级单位党支部思想、作风、理论、勤政廉政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巩固政风行风评议、“双争”活动成果,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有效地推进全区文化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二)以机构改革为动力,强化人才兴文体事业之路
1.推广区训练中心、区艺术团、区文化馆人才聘用成果,深化人才聘用工作,按工作岗位需要,以聘用为主,完善聘用合同制,不拘一格选聘专业技术人才。提倡人才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