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92100000015

第15章 唐词篇(14)

但不得不指出,“天子千秋万岁”一句,反映了词人的君主至高无上的封建意识。在词人笔下,这未央宫的瑰丽景色似乎只为皇帝一人而设,于是整首词也便成了歌颂帝王的祝辞。这是词人受时代局限的明显表现。我们在欣赏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时,应当看到词人的这种局限。

江南三台

王建

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王建的《江南三台》共四首,据《词律》载,《三台》作为词调,其前身为唐教坊曲,所赋不论何事,皆以所赋之事冠于“三台”之前,如:咏宫闱者称“宫中三台”,咏江南者称“江南三台”。这一首《江南三台》就是王建吟咏江南地区一对恋人苦苦相思、心心相印的词作。

第一、二两句写来突兀,用笔却很经济。“扬州池边小妇”,“池边”一作“桥边”。扬州,即今江苏省扬州市,“池边”或说“桥边”,点明男女主人公家居扬州水边。“小妇”,使人可以约略想见女主人公的娇小美貌,年轻可爱。次句“长干市里商人”,与第一句紧紧相扣,说明男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位商人。“长干”是古金陵(今南京市)的地名,男主人公就在长干的市场上做买卖。首句先说女主人公的身份,同时也使读者了解她的爱人应该也是扬州人,并且年轻精干,因为年轻可爱的“小妇”所深深眷恋着的爱人,不可能不是一位风度翩翩的青年。次句则点明男主人公的身份和目前所在的地方。于是我们也可以知道,原来这一对恩爱夫妻正处在离别之中。这是作者对读者的交待,也是展开下面情节的前提。“三年不得消息”,“三年”对于恩爱中的青年夫妻,实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观念。古人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么三年不见,又该给人造成多少难以忍受的别离之苦!而更易引起读者同情的是,这三年竟然两个人都得不到对方的一点消息,这又给一对寂寞悲愁的心灵添加了多么痛苦的负担。如果“三年”是一个只表示时间久的概数,其痛苦就更加沉重了。读到这里,可能使人不免产生一点疑虑:是否如同古代文学作品中习惯描写的题材,是男主人公的负心薄悻,造成了女主人公实际上的被遗弃的悲惨命运?作者在最后一句急转直下,结束有力:“各自拜鬼求神”,坦白地表现了这一对离别夫妻的恩爱之情、相思之苦。他(她)们都在为长期得不到对方的消息而焦虑不安,去拜求鬼神来保佑对方。对于词中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所处时代来说,囿于认识上的局限,他(她)们采取这一举动是自然而然,而又易于理解的。而其纯真坦城的感情,相思相怜的心境,都由这一不约而同的举动而显露无遗。不论其以后的命运如何,仅这一段刻骨铭心,相爱相亲的爱情,已足以令人为之感动和同情。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词平平写来,明白如话,摒去雕饰,纯用白描手法,既切合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又将他(她)们之间的爱情表现得深沉博大,平实之中,别见功力,颇耐咀嚼。

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王建的这首短词,结构看似简单,容量却相当丰富。二十四个字中蕴含着较浓的感伤色彩和极强的忧患意识。

前两句由于看到树木和被树木相挟的道路而自然起兴,叙说了极其平凡常见的自然现象:树枝头花开了,花谢了,开完即谢,谢完再开,如此往复,循环不已;树木在这样年复一年的生命历程中,还目睹了路上行人的纷扰和繁忙——南来北往,走东向西,来了去,去了来,来来去去,没有间断。如果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客观描绘比作长镜头,那么后两句便是转入自身后的特写。朝也忧愁、暮也忧愁,不知不觉,朝暮之间人已苍老。生命如此短促,再长寿的人一生又能做几次官?(“三台”,官名)由一己之生命体验进而联想到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不也是很短暂的吗?“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到底有没有必要呢?

整个作品由四句构成,“树头”起兴,道路承接,一转而写人生,最后合在颇值得深思的“百年几度三台”一句上,起承转合十分自然、妥帖。

作者王建,一生境遇不佳,晚年更贫困潦倒。正因为他遭际的不幸和磨难的经历,才能在简单的事件中得到复杂的启迪,写出内容充实而深刻的作品。他对生命的感伤和对人类的忧患,深沉而真挚,读者掩卷之后,不禁仍在思索:“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

斗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这是一首劝人珍惜生命,奋发向上,努力人生的词作。

全词以“斗身强健且为”发端,开宗明义。“斗”,趁着,利用。王建另有一首《醉后忆山中故人诗》:“遇晴须看月,斗健且登楼。”用法相同。这一句劝人趁着身体强健、青春年少就尽力而为,有所建树。或者也可以解作及时行乐、莫空金樽的意思,但觉得与全词意境有些格格不入。“头白齿落难追”,等到头发白了,牙齿也掉光了,再来追悔年轻时候未能把握时机,有一番作为,可就太晚了。岳飞《满江红》词中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句,与此大意相近。“准拟百年千岁”,“准拟”,预想、预期之意。唐刘得仁《旧宫人诗》:“曾缘玉貌君王宠,准拟人看似旧时。”“百年千岁”,极言时间之长。一般以百年为人生的极限,而千岁人寿,则属道家的奢想。此句意为本来预想的人生时间还很多,足够逍遥一阵。可作者紧接着当头棒喝“能得几许多时”?“几许多”,犹言几多,多少。纵使真如预期的那样可以长寿,也不过是弹指一挥,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何况百年千岁,大抵是人们的主观意愿,并不一定会实现。于是,人生也就显得更为短暂而弥足珍惜。

读完全词,我们再回头细玩第一句的句意,实在可以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呼声,不单单是用来自勉,读者大可从中领悟很多东西。并就此愈加珍惜生命、珍惜时光,趁年轻强健时大干一场。庶几头秃齿豁之时,不因碌碌无为、虚度百年而痛悔。这首词含蕴深厚,寄托高远。语言的质朴,丝毫无碍于情感的厚重,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令读者阅毕掩卷深思,不能自已。

调笑令

王建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封建时代,女子不是人,只是男子的附属品,是男子财产的一部分,是工具。男子以占有女性为满足、为炫耀。地位愈高,占有欲愈强,也愈有条件占有。封建皇帝更以后宫佳丽三千、七十二妃,达到极致。可是,就在皇家穷奢极欲的生活背后,在皇宫深院高墙之中,有多少失去自由、失去欢乐、失去幸福、失去正常生活的女子在低声饮泣,大声号啕!中唐诗人王建,以描写同情妇女的作品而著称,在这首《调笑令》中,他就以深切同情的笔调,塑造了一位失宠失意、痛苦绝望的宫人形象,一个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的形象。

《调笑令》又名《宫中调笑》,其定格是起首第一句为一个词,重复一遍,第四句最后一个词颠倒过来重复两遍。由于这种重复,就使这两个词在,词中变得十分醒目和突出,往往对塑造形象,抒发感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建在这两处分别选用了团扇和管弦两词,以物状人、以物寓意,言简意赅,很有见地,颇具匠心。全词以团扇为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写美人用团扇遮面,云鬟雾鬓、明眸皓齿,在团扇后半隐半现,该是多么妩媚可爱的形象。但是,词中女主人公以扇遮面,却并非为了衬托自己的美丽,而是要遮盖自己日渐憔悴的容颜。第二层,因团扇夏用冬捐,是最容易搁置抛弃的物品,汉代班婕妤失宠后咏了《团扇诗》,一直是失宠的专用辞。因此,以团扇为起,就暗寓了美人失宠。管弦的运用亦有两层含义。一层写女子由于被弃,再无闲情逸致去吹管弹弦,极言她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再一层是暗示人们,这女子色艺双全,也曾有过夜夜笙歌、日日管弦的繁华生活。为此,一旦失宠被弃,她抚今追昔,才倍感凄凉,苦不堪言。其中,“玉颜憔悴三年”,承上启下,既是美人以扇遮面,又是不复商量管弦的表层原因,此句描写,十分形象地托出了女主人公的外貌和精神状态。至此,一个痛苦失意,充满哀怨的宫人形象已跃然纸上。此刻,作者才又用一个形象,昭示了使美人痛苦的深层原因:是茂盛的春草遮断了昭阳宫的道路,是皇帝抛弃了这个曾为他宠爱过的美人,使她在那见不到天日的地方苦挣苦熬度过凄惨暗淡的余生。

词虽短小,句式和语调却富于变化。一会儿低声陈诉,一会儿扬调反诘,一会儿沉重叹息,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公那悲痛欲绝、愁苦无告的心声。使人更加痛恨压迫损害女子、迫害摧残人性的封建制度。

以一首只有五句的小令,塑造出这样鲜明生动的形象,包蕴这么丰富深刻的内容,诚属难能可贵。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调笑令》,又名《宫中调笑》、《转应曲》。黄昇云:“王仲初(王建字仲初)以宫词百首著名,《三台令》、《转应曲》,其馀技也。”王建有一百首专写宫中生活的诗,本篇则是同类题材的词。

此调按照格律均以咏物发端:“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描绘出一幅宫中舞女春风拂袖、妙舞常年的欢乐情境,这是舞时之景。“遥看”两句却写舞后情事。所居者为歌舞“玉”楼,时逢“好”日,貌为“新”妆,却逼出“坐愁”二字;反差的强烈正是为了渲染“坐愁”的深重。满腔愁绪的闸门突开,一发而不可收拾,结尾就直呼“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把如花舞女虚度年华、黯然神伤的孤独感和空漠感和盘托出,表达得颇为淋漓尽致。从一时的“愁坐”导向对人生“虚生虚过”的反省和思索,由近及远,思绪推向更广漠更深沉的境界。俞陛云说,本篇主旨乃“怅芳华之迟暮”(《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是有道理的。后人有“一世坐春愁”诗句、《坐愁弄》曲调等,都渊源于此词,说明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愁坐,愁坐”句是上句末尾“坐愁”二字的倒转重迭,本调定格如此,也颇得强化感情而又转折顿挫之妙。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悠悠,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古典诗词,全看意境。意境美,则动人心弦,意境深,才韵味悠长。王建这首《调笑令》写别情,就算得上早期词作中意境深邃,优美动人的佳作。

词中,作者加意描绘了两组凄婉动人的形象。第一组是环境:薄暮降临的白沙渡口,杨柳依依。虽然纯粹写景,但融人了非常浓重的情感色彩,正所谓“有我之境”。因古人自来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所以,在送别行人的渡口,那低垂摇曳的柳枝,随风起舞的柳条,就似乎在摇撼着人心,牵引着愁绪。一幅令人惆怅、搅人心乱的图景,如在目前,真是人未出,意已到,境已成。接下来是另一组形象:滔滔汩汩的江水边、船头上,远走的商人和送行的少妇。离情别绪,人人皆有,竟至断肠,却并不多见。细细想来,男子汉伤别,终还有限。因他可以四海为家,足迹所到,景随步换,心由物迁,新的环境、新的事物、新的朋友、新的信息,会不断地刺激他、充实他,使他无遑一心沉浸在离情别绪霎鲂。轻薄点的人,还能抛金掷玉,追欢买笑。只有那被封建桎梏牢牢箝制,足不出户、身不由己、良人一别、即失依傍的女子,才会因苦苦思念而断肠。而嫁一个重利轻别的商人,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不在家中,离愁别绪成为年轻妻子生活感情的全部,那种情境,的确也只有用“断肠”二字才形容得准,才形容得尽。这里,江水是实景,又是衬托,是暗喻。以日继夜、奔流不息的一江春水,喻无边无涯,难以解脱的愁情。令人不禁想起此前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和后此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需反复陈诉,无须直接抒情,这两组形象交织重叠在一起,就足以构成全诗凄清哀婉、深邃动人的意境。它是美的,因为以景托情,情景交融,富于艺术感染力;它又是深邃的,因为内蕴丰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时候,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最后,作者以“鹧鸪失伴飞”的形象比喻,十分醒目地点明了主题,非常含蓄婉转,足以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江南香

王建

良人早朝夜半起,樱桃如珠露如水。下堂把火送郎归,移枕重眠晓窗里。

王建的这首词,见于清·沈雄的《古今词话》。七言四句,未脱绝句格式而不调平仄。这是早期曲子词,由诗演化时的过渡作品。

词的内容,写的是一个女子送丈夫上朝时的情景。这对青年夫妻,生活得似乎很美满。作者用第三人称,摘取他们夫妻生活中的点滴,那样平淡,却那样亲切。妙就妙在不假修饰而如同目见。你看:为了早朝,丈夫起得那么早;妻子呢,没有说,但其同样的早,不言而喻,因为起早的主动力是丈夫。一般说“五更早朝”,而要上朝的人却早起到“夜半”,充分说明“早朝”在他们心上的分量——绝不能耽误一点。起身后的一切活动,如漱洗、衣着、备饭、吃饭之类,全在早起的这段时间中,全省略了。“樱桃如珠露如水”,是院内近景,而且是火光看到的。露水入夜后,逐渐形成,黎明成霜。所以这句仍能说明时间之早。这时天色还黑,所以要“把火送郎”。她在这下半夜的大部分时间,就这样紧张地完成了她该作的事,没有写,但不难想。郎走了,这才回头“移枕重眠”,直睡到“晓窗”日上。

生活,是文艺的灵魂。大题材如此,小题材同样如此。这首小词告诉我们:封建朝廷不管如何腐朽,但在“上朝”这一问题上,则是严肃而又严肃,绝对马虎不得!词中的“良人”,可能只是殿侍卫一类小官,但在一般平民心目中,却仍是值得骄傲的。“良人执戟明光里”(张籍诗),不就是这种社会意识的透露吗!词中的妻子,正是在这一点上和丈夫完全默契,以达到美满和谐的。这就是封建社会。

全词只有四句,却写得含蓄、写得细。是一幅白描,而一幅白描,却无法把它全画出来。

宛转曲

王建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王建是中唐诗人,他除了擅长写乐府歌行之外,尚有描写宫廷生活琐事的《宫词》百首,“特妙千古”,为人传诵。对于词体,他也偶而为之,现存的《调笑令》、《三台令》、《宛转曲》等作品,虽然内容仍脱胎于《宫词》,但格调和表现手法都有了新的特点,与诗歌迥然异趣,标志着由诗向词的过渡。

《宛转曲》又名《字字双》,仍然采用传统的宫怨题材,描写一位宫中女子在外界景物的触发下,刹那间引起的感情波澜和心绪变态。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20世纪重庆文学史

    本书比较全面地叙述、分析了从1901年到2000年重庆文学的发展状况,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中国文学原型论

    为一部系统阐述中国原型理论的专著。作者所提出的中国文学有抒情和叙事两种原型体系等一系列学术观点,至今仍具有原创性和新颖性。作者在新的历史视域和理论高度对本书进行了全面修改。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热门推荐
  • 今夕故夕

    今夕故夕

    为何我总能梦见一些梦,梦里似乎播放着谁的记忆等我醒来,便一无所知,只记得做了一个梦。……我在等你。你记得吗,记得我吗。我是……时限要到了,来不及了。你怎么还看不见我……是谁!是谁,出来,出来好吗!让我见见你!我记不住记不住!求你……
  • 穿越重生:废材邪妻归来

    穿越重生:废材邪妻归来

    经历过背叛的人必将获得新生是的,她新生了。她被爱,被叛。然后,背叛她的那个人亲手杀了她,她的身死,魂……她穿越了!这是从妖到人地穿越,从天到地地穿越。一穿过来,就要被亲娘杀死的悲摧穿越。在襁褓中她就立誓,这一世要好好地活,精彩地活,明白地活,再不会把自己的心和命交到某个男子手上。可是却又偏偏遇到他他说:你想要的,我都给你他说:我得天下,皆是为你他说:你不相信永远,我就不说永远,若有一日你信了,回头,我就在这里可她回不回头呢?男主女主互评:贺云阳说陈天景:那个丫头有哪点好?矫情别扭,神经兮兮又牙尖嘴利。和她说话都得折寿,跟她生气更要折寿,可我就是喜欢,她折我的寿!
  • 改变你自己

    改变你自己

    格登·史密斯说过,他曾经见过的最幸福的人就是在德兰德斯的防御工事上劳动的一个奴隶——他仅有一条腿,相貌极其丑陋,身上还戴着沉重的锁链。
  • 一追成仙

    一追成仙

    一个清心寡欲的女囚,穿越到修仙界,为了心中的执念追寻仙路的故事
  • 杀手簿

    杀手簿

    有这样一个组织,专门杀人的组织,名字叫做杀手簿;有这样一把剑,专门嗜血的剑,名字叫做饮血剑;有这样一个人,他是杀手簿里的杀手,他就拿着这把饮血剑,誓要杀尽天下的奸恶之人。今天是三月初一,任务要来了。每逢初一和十五,柳血儿都会收到一只飞鸽的传书,上面写着一个人的名字和地点,也就是那个人的催命符。柳血儿停止不了杀人的脚步。因为杀不了人,自己就得死,杀手簿上不留无用之人,一入杀手簿,不死不休!爱恨情仇就从今夜而起。
  • 初中生的二三事

    初中生的二三事

    此文无节操!此文无节操!此文无节操!重要的话要说三遍!有节操者,请打碎节操观看;无节操者,欢迎观看。本文欢迎腐男腐女观看,恐同者请出门左拐进言情。注:本文内含耽美,言情少许,着重初中校园生活。(因作者是小升初,对初中生活不太了解,有错误的话,请说,作者会改正。
  • 无上归来

    无上归来

    千年之前,一代秦皇一统天下。千年之后,秦皇驾崩,并放出地宫秘藏的传闻。传闻神器太阿剑的三把小剑逐日、奔月、追星就是秦皇地宫的密匙。得宝藏者得天下。十六年后,地球上的剑术冠军易小天带着一把神秘的古剑来到了大秦,开始了他的传奇之旅。
  • 盗墓奇谭

    盗墓奇谭

    别人盗墓盗出的是古董,我居然盗出一个美女。—————ps———————山村老尸化厉鬼出墓,两千年瓦当预言点名。出墓的鬼,入墓的人。人斗鬼,鬼杀人。
  • 桃花劫之倾世恋

    桃花劫之倾世恋

    她是沈家之案的幸存者。身负家人期望,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过为报灭门之仇。一路荆棘,渐行渐远之际,才发现已深陷阴谋之中。他是雁国韬光养晦的王爷,奉旨缉拿沈家一门的人。多番恩怨纠葛,误会羁绊,暮然回首才发觉一切早已千帆过尽。他是身份扑朔迷离的雪玉公子,誓言江山美人必可兼得。前路茫茫,峰回路转,只为寻找世间双全之法。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待到拨云见日,谁才是那隐藏最深之人?浮华尘世,时过境迁,谁又是谁的结局?
  • 双子保镖

    双子保镖

    世界一流的帝云集团董事长任天祥的千金任清语被人绑架并勒索,最终在任清秋的布置下,救出妹妹。为保护任清语,神秘眼镜少年孤鸿闯进了任清语的生活。起初,任清语面对土不拉几的孤鸿,与好友李思怡一起想尽办法要把他赶出去。然而,不知何时会泛滥的同情心又让任清语勉强接纳了孤鸿,并同意孤鸿做他的保镖。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学校中,孤鸿用自己的口舌和智慧来保护备受关注的校花任清语。然而,有时当口舌被拳头打败,眼镜掉落之际,他手指轻轻地将鬓角收起,双眼透露出的眼神彷佛要吞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