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5800000017

第17章 说让顾客感到受尊重的话——当上帝的感觉人人都会很舒服(2)

随后,伊斯特曼领着艾特森参观他自己当初帮助装饰公司设计的房间配置、油漆颜色及雕刻图案等。当他们在室内夸奖木工的技术时,伊斯特曼走到窗前站住了脚,然后亲切地表明要捐助洛加斯达大学及布立医院等机关一些资金,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艾特森热诚地赞许他这种慈善义举的古道热肠。

艾特森从上午10点1刻走进伊斯特曼的办公室,时至中午他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谈着。结果不用说人们也会想得到,艾特森拿到了10万美元的订单。

艾特森从伊斯特曼最热心的话题切入,渐渐地说到对方值得引以为荣之处,给予对方VIP待遇的心理享受,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顺利成交。因此,作为销售员,必须掌握客户的这种心理,并充分而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适当地使用激将法

在推销员的销售过程中,自己往往会遇到一些客户,对一些物品有购买心理,但也有一些其他担忧,使得在买不买上犹豫不抉,拿不定主意,想等等看。面对这样的客户,要想说服他们,促使他们下决心签单,销售员可以利用他们的好胜心、自尊心,采用激将法促使他们作出购买决定,迅速签单。

激将法,简单地说,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痛下决心去做成什么事,从而起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激将法通常用在有一定身份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客户身上。比如:

“即然你看中,你认为需要与你夫人商量,然后再选择怎么做吗?”

“这事你不能做主,谁还能做主啊?”

“我听你们的同行说,您可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所以,请你现在就下决心吧!”

“你嘴上说这说那的,其实你心里根本不想跟我签约,对吧!”

在激将法的具体运用上,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事例:

一名保险销售员在向一位客户推销保险。当客户对保险产品的情况了解以后,却迟迟不作出最终的购买决定。

对此,销售员说:“现在,很多负责任的先生都会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买保险。因为他们觉得关爱自己的妻子和儿女是自己最大的光荣和责任,为妻子和儿女买保险是对他们无限关爱的一种方式。尤其是人身安全保险,它不仅是一种投资,而且体现了一位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和呵护,一位父亲对子女的无限挚爱。我遇到很多先生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买保险时,都是毫不犹豫地签单。像你这样犹犹豫豫的,我见得比较少……”

客户听了以后,说:“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销售员说:“我想这不是你的真正理由!你是没有把做丈夫和做父亲的责任放到足够高的位置。你要关心他们,就要时刻期望他们平安,而为他们买平安保险是关心他们平安的重要体现。现在,你的妻子和儿女都没有投平安险,实在看不出你对他们的关爱。”

客户一直是一位优秀的丈夫、称职的爸爸,听了销售员的话有些着急,犹豫了一下便说:“那就买两份保险吧,反正为了他们也不在乎两份保险的钱。”

销售员说:“那是,那是,那就请你代替你的妻子和儿女签下名字吧!”

就这样,销售员很快就说服客户签单了。

其实,激将法的本质是源于顾客的好胜心理。各个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为满足新、奇、怪、美的心理需要,也有一种为满足自己的好胜心理。如果销售员能巧妙利用顾客的这种心理,就会使成交顺利。

在某华侨商店里,一对外商夫妇对一只标价3万元的翡翠戒指非常感兴趣,但因为价格太贵,又有些犹豫不决。正在这时,售货员主动走过来介绍说:“某国总统夫人也曾对它爱不释手,可由于价钱太贵,没买。”这对夫妇闻听此言,其好胜心理油然而生,立刻付钱买下,然后洋洋得意,感到自己比总统夫人还有钱。

所以,如果你有商品推销给顾客,千万不能用“你不想买”而可以用“这种商品很贵,一般人买不起”来激他,因为前者不会刺激对方的自尊,后者却击中了他的要害,而对方为了挽回面子,必然会立即购买。

看重你的客户

希望受到别人的重视,是每一个有行为能力的人的普遍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渴望自己靓丽而又有光彩,成为众人眼球的焦点,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即把自己当做是一切的中心,希望自己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而销售员所面对的所有顾客也都有这样的需求,为此,你要尽量表现出你的关注,这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此利用焦点效应你就能很快打破对方的心理防线,了解对方的意图,那么产品成交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一天,一位女孩逛超市,想为自己选购一套化妆品,当她走向A专柜时,销售员看见她就滔滔不绝地像她介绍自己家的产品是多么多么好,非常适合女孩的皮肤,女孩如果不买就等于错过了最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等等,这些话并没有使她对此化妆品产生兴趣,相反,还心生反感,她很快离开了A专柜。

当她走到B专柜时,B专柜的销售人员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并没有直接介绍产品,而是非常真诚地檄笑着说了一些赞美她的话:“你的衣服真漂亮,你穿这身衣服显得非常有气质!”“你的头花是从哪买的,挺别致的。”之后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专柜的护肤品,并专门针对女孩的皮肤特点,为她挑选了一款最适合她皮肤的产品,还请她试用。结果女孩买了这家专柜的化妆品。

其实,A、B这两个专柜的化妆品是一个档次的,但是女孩最终选择了在B专拒购买。为何B专柜的销售员对产品并没有过多的介招,却赢得了好感,做成了生意呢?原因便在于A专柜的销售员没有从内心深处对客户引起足够的重视,而B专柜的销售员却能够以顾客为主体,真诚地去迎合客户,赞美客户,给顾客一种很重要的感觉,使顾客觉得自己被重视,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更加认同B专柜的销售员,自然就想买B专柜的产品了。

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你对他的重视。只有满足客户喜欢被重视的心理需求,才能让客户痛痛快快地掏腰包!

赞美越具体,客户离你会越近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相互的赞美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对于销售也是如此。推销员在与客户沟通时,销售员适当地表现出对对方的赞美,不仅能够有效活跃销售气氛,还能够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进而增加销售机会。但是,销售员所面对的客户往往是形形色色的,即使赞誉之间是出于好意,效果也未必都是好的。因此,销售员一定要把握好赞美的原则——赞美要具体。赞美越具体,客户越开心。因为,在客户看来,你是懂他的,这就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你们之间的距离。那么,要想赞美具体需要做到哪些呢?

1.赞美要实在

在实际销售中,常常会有一些销售员为了完成销售工作而使用客套的赞美之词,不分情况地对客户进行赞美。譬如赞美皮肤状况差的女性皮肤好,赞美身材胖的男性挺拔等。其实,销售员不切合实际的赞美或毫无诚意的赞美,不仅起不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反而会让客户感到厌烦,因为这样的赞美如同取笑客户。

2.对于别人没有发现的优点进行赞美

在赞美客户时,销售员通常会被一些模式化的赞美之词所控制,例如看到大眼睛的女孩,总是习惯赞美“你的眼睛真大”。其实,对于大眼睛女孩,一定在很多地方听过类似的赞美,如此反复,她就会慢慢习惯,不会再为别人说自己眼睛大而欣喜万分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希望别人注意他不同凡响之处的心理。因此,在赞美客户时,如果能适应这种心理,去观察、发现他异于别人的地方,并对其进行赞美,往往能收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对于大眼睛的女孩,如果你能换一个角度说“你的眼神真美”或者说“一看你的眼睛就知道你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女孩”,如此就能给对方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优越感受,从而让她更愿意与你展开交谈。

3.不要脱离客户进行赞美

在赞美客户时,销售员注意不要脱离客户本身。在实际销售中,有些销售员虽然能够发现客户身上的赞美点,但是却疏忽了与客户本身的结合。例如,当客户穿着一条漂亮的红裙子时,路人也许会对客户赞美道:“你的裙子真漂亮!”但是这种赞美无论如何也只是在称赞裙子漂亮而已,却没有使客户本身真正得到赞美。所以销售员不妨说:“你的裙子真漂亮,非常适合你的气质。”这样一来,不仅赞美了裙子,也赞美了客户的气质,从而进一步满足了客户的内心对美的需求,也就赢取了客户更多的好感。

同类推荐
  • 营销策划实务

    营销策划实务

    《营销策划实务》在写作风格上,以国际国内近年来企业营销中的经典案例为引导,通过对成功与失败典型案例的解读,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真正掌握营销策划的概念、基本原理及从事策划实务的操作技巧与思路。《营销策划实务》文风活泼,融可读性、知识性、理论性与启发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广大实务工作者学习策划原理与实务技巧,提升营销策划能力的读物,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管理学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学习营销策划实务的专业教材。
  • 人才品评

    人才品评

    正当我国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社会进步日新月异、党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各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显突出。在形形色色的矛盾当中,党中央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才,在于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回顾几年来党中央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安排和各级党委、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人才培育措施,可见一斑。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本书用略带戏谑的语言,为经营者和创业者(包括负责新项目运营的管理层)描绘了一幅极富真实感的创业百像。这100条铁律,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管理学中的战略、执行、营销或者管人用人等层面,而是来自企业内外的各个层面,甚至是生意场、为人处世中的潜规则。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舒化鲁说:管理学十大公理: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理论图解

    对于管理学公理体系的研究,似乎还是从未有人涉猎过的处女地。可能也正是这一课题无人涉猎,不能不说是管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100年之后,其科学性仍然被质疑的一个原因。管理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提出来讨论一番。这实在是管理学的悲哀,也是管理学者的悲哀。管理的实施,是从权力的运用开始的,对于手握大权的人,他可能丝毫不在乎管理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运用权力能达成他想达成的目的就足矣。但相对于管理学的研究人员而言,不解答这一问题,其所涉足的立足点就无法确定,管理学的研究也就不免范畴不清,界限不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热门推荐
  • 她的抉择

    她的抉择

    周蕊,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却遇上了劫匪,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她身上,看周蕊如何面对......
  • 龙王录

    龙王录

    这个世界分为四大区域,龙族占北域,魔族占西域,鬼族占南域,人族占中原。修道士是中原最崇高的职业,令所有人趋之若骛,顶礼膜拜.而九门三宫一团则是这世上最大的几个势力.龙王天龙,魔龙青龙,魔神蚩尤,战神刑天,天皇凌云,青云师祖,暗影逍遥,是这世界上仅存的七位神级高手.龙宫,魔宫,皇宫独占其五,势力之庞大,可想而知.这是一个修道的世界.这是一个魔道纷乱的时代,期待各位的加入.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 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 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 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

    《阅读故事享受快乐丛书:饱含智慧的对联故事》精选了中国民间的两百余个对联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展现了智者的高尚情怀和名人、雅士的精神世界,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纯朴感情和创新精神,有的描写了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有的抨击了恶人的丑恶言行,有的蕴涵着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语言神奇的魅力,受到启迪。
  • 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世代以种花为生的小村落里,那一天阴风阵阵,婴孩齐哭,不仅如此,天上还出现了天狗食日,死去的怨婴缠我,不让我出生,好在我命大还是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我的眼睛却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就是鬼!直到我被送到一个叫上景高校的学校读书后,那些一层又一层蹊跷迷离的秘密终于被发现,爷爷的身份,他们的阴谋,一个个别有洞天的诡墓,为什么我在乎的人都想杀了我?究竟谁值得我去信任,还是说,这本就是一场永无止尽的逃亡游戏……
  • 阳光偏移,遗失温暖

    阳光偏移,遗失温暖

    爱情真的是一剂强有力的毒药,它在慢慢侵蚀着你的五脏六腑,而你却浑然不知,当你终于感觉到不适时,它已经侵入了你的骨髓,与你的生命融为一体,有些毒解了就不会死,但有些毒解了却会生不如死。那一年,安然15岁,晨锦16岁,在这场不被祝福的爱情里,他害得她家破人亡,害得自己远走他乡,他们的相遇注定就是一场残忍的对白。七年后他的归来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年少的虐恋与现实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在他与另一个相伴七年的人当中,她又该如何抉择,他们还能够找回那份遗失的温暖吗?
  • 帝主之途

    帝主之途

    万族昌盛,为争万族之主,血流成河。异寇侵袭,内忧外患,如何能在这乱世之中活下去?
  • 东国僧尼录

    东国僧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