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3100000012

第12章 聪颖早慧 才思敏捷

第一节 作诗免罪

记载魏晋名士轶事的《世说新语》,辟有“夙惠”、“捷悟”等篇目,收录神童早惠、才士捷对之类的故事。诸如孔融“小时了了”、杨修“绝妙好辞”、曹植“七步诗”等等,几乎家喻户晓。

唐代朝野崇尚诗道,人们从小就受到诗艺的熏陶,接受严格的训练,因而涌现出了许多聪颖早慧的诗人。如:苏五岁知道辞律赋韵,林杰五岁口占短诗,王勃六岁能文,贾嘉隐七岁舌胜功臣元勋,骆宾王七岁咏鹅,刘晏八岁写《东封书》,王维、白居易九岁通晓诗律,李白十岁博通诗书,杨收十三岁精通典故和诗赋。翻开唐代史籍和诗人自己的作品,对早慧之事记载颇详,可以说是津津乐道。杜甫《壮游》即说自己“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珍视时间,追求速度和效率,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人对此也汲汲以求。屈原《离骚》即反复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渴盼在有限的人生中释放最大的能量。曹植“七步诗”传为佳话,而唐代的史青,嫌“七步”太慢,自己五步便可成诗;柳公权更为迅捷,三步成章。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以博闻强记著称,而唐代的魏奉古、常敬忠,记忆力超人,又胜王粲一筹。智慧的潜力大有开发的余地,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纪录不断被刷新。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人类共同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

李百药七岁能文,号为神童。因幼年体弱多病,祖母便给他取名“百药”。

隋朝大臣杨素,富贵豪奢,后院蓄养的妇女有一千多人。李百药私通杨素的一个宠妾,夜入杨府幽会时被捉,绑在院中将要处死。当时李百药不到二十岁,长得一表人才,杨素怜惜他,说:“听说你善写文章,可以作诗自叙。若是称我的意,就免你死罪。”解开绳索,给以纸笔,李百药挥笔立成。杨素看后很高兴,把小妾送给了他,并送上嫁资几十万。

第二节 贾嘉隐的捷辩

贾嘉隐七岁的时候,被荐举为神童,进京朝见唐太宗。走到朝堂院内,太尉长孙无忌和司空李正背倚一棵槐树谈话,李见贾嘉隐是个东张西望的孩子,便开玩笑问他:“看什么!你知道我倚的是什么树吗?”贾嘉隐不假思索地说:“松树。”李说:“这明明是棵槐树,怎能说是松树呢?”贾嘉隐回答:“你封为英国公,现在倚着这棵树,以公配木,怎能不说是‘松’呢?”长孙无忌听这个小孩的答话很有趣,就想再为难他一下,又问道:“我倚的是什么树?”贾嘉隐改口说:“槐树。”长孙无忌说:“你不能再说假话了吗?”贾嘉隐说:“何必要说假话呢,只不过是实话实说,以鬼对木罢了。”因为长孙无忌貌丑如鬼,所以贾嘉隐有这样的嘲讽。

贾嘉隐的长相也很丑陋。十一二岁的时候,太宗要任用他为官,让他在朝堂上练习朝仪。大臣们退朝一道出来,都凑过来观看他的行走举止。别人未加评论,英国公李率先说:“这个小家伙长得活像丑八怪,怎么能那么聪明呢?”众人都还没来得及笑,贾嘉隐就应声答道:“胡人头尚且可任宰相,丑八怪怎能妨碍聪明!”满朝文武官员都哈哈大笑,因为李的相貌很像胡人。

第三节 一召讵能来

唐太宗的妃子徐惠,有德有才,文采绮丽,曾劝谏太宗说:“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一次,太宗召见徐惠,徐惠很长时间仍未到,太宗发怒,徐惠到后,赶紧献诗说:“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诗诙谐幽默,太宗怒气顿消。

第四节 辛太公强似旧太公

辛郁,原先名叫太公。刚刚到二十岁的年龄,在皇上的行宫附近遇到了唐太宗。太宗问:“你叫什么名字?”辛郁回答:“我叫辛太公。”太宗说:“跟旧(与辛的谐音”新“相对)太公比如何?”辛郁回答说:“旧太公姜子牙,年八十得遇周文王。我今年才十八岁,就遇见了皇上,比旧太公强多了。”太宗听了非常高兴,让人将辛郁安置在中书省。

第五节 一览成诵

卢庄道聪慧敏悟,十二岁时到吏部尚书高士廉家中拜访,赶上有人上书给高士廉,卢庄道在旁边偷看了一遍,对高士廉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高士廉感到奇怪,对他说:“后生不要乱说。要真是你写的,你就背诵一下。”卢庄道接着就背诵出来了,然后要求倒着背,也背下来了。高士廉一个劲儿地感叹赞赏,卢庄道跪下道歉说:“这篇文章实际上不是我写的,刚才我在旁边偷看记下来了。”高士廉拿来其它书籍和公文,让卢庄道读,卢庄道看一遍就能倒着背诵。高士廉在唐太宗面前举荐卢庄道,太宗召见卢庄道,策试及第,授予县尉的官职,这时卢庄道只有十六岁。

第六节 王勃才显滕王阁

王勃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少年聪颖,六岁能文,十四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任沛王李贤的侍读。诸王斗鸡,他戏作《檄英王鸡文》,惹怒了唐高宗,被逐出王府。才大官小,郁郁寡欢。他写诗作文,有一个奇特的习惯:先磨好数升墨,再痛饮几杯酒,然后盖上被子蒙头大睡;一觉醒来,提笔就写,速度极快,直到终篇也不用改一个字—这叫做“腹稿”。

高宗上元二年(675),王勃的父亲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西北)令,他随父赴任,路过洪州(今江西南昌)。这一天,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阎都督大宴宾客,庆贺滕王阁装饰一新。滕王阁建在洪州赣江之滨,是唐高宗永徽年间(650—655)洪州都督李元婴所建;李元婴是唐高祖第二十二子,于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受封为滕王,所以这一建筑物被称为滕王阁。

阎都督有个女婿,好舞文弄墨,在这次滕王阁盛典上,阎都督让女婿事先拟成了一篇《滕王阁序》,准备在开宴的时候,于众人面前一挥而就,好像即兴写成的一样,借以宣扬女婿的文才。盛宴在滕王阁摆开,各界知名人士应邀赴会,王勃也坐在宾客席上。阎都督命人捧出笔墨,对来宾说:“今日逢佳节、临高阁,欢聚一堂,不可没有文章诗赋。望在座各位挥毫泼墨,写赋作序,为高阁增辉!”宾客大多没有这方面的准备,而且有人已风闻阎都督此举是为了让女婿出风头,所以都婉言推辞,不敢动笔。轮到让王勃时,王勃竟毫不谦让,接过笔来当场就要写。阎都督原本只是虚让,见这个青年人如此“诚实”,不禁又惊又疑,便转身回到内屋,吩咐手下人盯着王勃,看他写些什么。过了一会儿,手下人进来报告说:“那青年人开头写的,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两句。”阎都督笑道:“起句平庸,不过是老生常谈。”话音刚落,又有人跑来禀告:“下面两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说:“用语很普通,也没什么新意。”第三次报来的句子是“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都督开始受到触动,沉吟不语,觉得王勃可能不是等闲之辈。随着句子接连报来,阎都督不住地点头称赞;当传来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时,阎都督再也坐不住了,拍案叫绝:“天才!王勃真是天才!”随即大步赶往宴席堂,恭恭敬敬地对王勃说:“您下笔成章,如有神助。让滕王声流千古,老夫名闻后世,使洪都日月生辉,江山无价,都是您的功劳啊!”转眼之间,王勃就写完了《滕王阁序》,全文词采华丽,属对工整,用典贴切,声律谐和。宾客争相传观,无不叹为观止。

可惜王勃才高命薄,次年八月渡海,不幸溺水而死,年仅二十七岁。

第七节 屠马避火

徐敬业十多岁时,已经善于骑射,箭法高超,跑马若飞,老骑手也赶不上他。他的爷爷李(本姓徐,唐太宗赐姓李)常说:“这个孩子面相不善,将来会招惹灭族之祸。”一次,李打猎,命令徐敬业进树林追赶野兽,接着乘风放火,想烧死徐敬业。徐敬业知道无处逃避,便杀马剖开马腹,自己趴在里面。大火过后,徐敬业站立起来,满身是马血。李大感惊奇。

第八节 员半千说三阵

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人员半千,本名馀庆,曾拜王义方为师。王义方很器重他,对他说:“孟子说五百年出一个圣贤,你就是那样的圣贤哪!”于是改名为半千。

唐高宗在武成殿召见举人们,亲自问道:“兵书上所说的天阵、地阵、人阵,各是什么意思呢?”员半千抢先答道:“臣看过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有人说:‘天阵,是星宿孤虚;地阵,是山川向背;人阵,是编队组合。’以臣愚见,不是那样的。师出有道义,就像应时而下的雨一样,得天利,这是天阵;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利,这是地阵;士兵勇敢矫捷,将帅和睦,这是人阵。用兵的人,如果离开了这三项,靠什么去作战?”高宗深以为然,任用为官。

第九节 七岁女诗童

公元692年,称帝的武则天改元“如意”没多久,就发现了一个很如意的小诗人。这个小诗人是个七岁的女孩,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在兄长的照顾下,应召入宫。武则天喜爱她的聪明伶俐,闲暇时常领着她在宫内转,每次让她即景作诗,她都应声而就,而且诗写得饶有情致。武则天决计留她在宫中栽培,便让她的兄长回乡。兄长临行时,女孩写诗相送,时值深秋,她即景抒情,脱口吟诵道: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可惜此后这位女诗童情况不明,姓名也无法考证,《全唐诗》仅存她这一首诗。

第十节 苏聪悟过人

“燕许大手笔”之一的著名文豪苏(tAng),五岁的时候,一次大臣裴谈来拜访他父亲苏(guO),遇见了苏。苏正在背诵南北朝大文豪庾信的《枯树赋》,快背到末尾了,原文为:“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但看到裴谈来了,为表示尊重,避开与“谈”同韵之字,苏便立刻改变原文韵脚,朗诵道:“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凄凄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裴谈惊叹良久,预料他将来必定是文坛盟主。

尽管苏自幼聪明,但父亲苏却并不大喜欢他,也不了解他的才智,经常让他住在马房里,与奴仆们一起劳作。苏也不在意,依旧好学不倦。每当夜晚想读书时,又愁没有灯烛,就常在马房灶火中吹火照明读书。直到后来苏几次咏诗,才改变了苏的看法。一天,有位客人来拜访苏,在厅堂等候,苏拿着笤帚往庭院去扫地,丢落了一张诗稿。客人拾起一看,是一首《咏昆仑奴》的诗,其中有两句描写昆仑奴的形貌说:“指头十挺墨,耳朵两张匙。”客人很觉惊异。苏出来接见客人,客人在笑谈之中,吟咏了苏的诗,并且形容出小作者的相貌,说:“这是谁的孩子?难道不是您苏氏宗族里的远房子孙吗?您若特加收留培养,准能成为苏氏的杰出人才!”从此,苏才对苏稍稍亲近了一些。没多久,有人打了一只兔子送给苏,苏把死兔挂在走廊旁边的侧屋里,叫苏作一首咏兔诗,苏立即献诗说:“兔子死阑殚(疲乏力尽的样子),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京兆尹到苏家来做客,让苏以“尹”字为题咏诗,苏脱口说道:“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这两首诗使苏大感惊奇,真正觉得儿子是可造之才,于是刮目相看,特加亲爱,亲自训导他读书作文。苏得到父亲的关爱,如虎添翼,学问日新月异。

唐中宗听说宰相苏、李峤各有聪颖的儿子,便传旨召见,问两个孩子说:“你们平时读的书,有什么佳句吗?说出来听听。”苏应声回答:“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当时韦皇后正欲垄断朝政,所以这句话很合中宗的心意;而李峤的儿子则进奏说:“(zhuF,斩)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这句话出自《尚书·泰誓下》,原是抨击殷纣王残害百姓和贤臣的,此时说来不伦不类,大煞风景。两相比较,中宗感叹说:“苏有子,李峤无儿。”

苏长大后,果然文才卓越,成为“大手笔”。张九龄常读他的文章,对同僚说:“苏先生俊赡无敌,真是文阵中的雄帅啊!”唐中宗末年,李隆基(玄宗)诛杀韦后,平定内乱,迎立其父睿宗登位,接连发出诏书。当时苏为中书舍人,负责起草数以万计的文诏,手操口对,没有丝毫差失。负责转抄诏书的韩礼、谭子阳等人,多次对苏说:“乞求大人稍慢一些,我们抄写不及,恐怕手腕就要累断了。”李峤见状,叹息说:“苏舍人思若涌泉,我等望尘莫及呀!”

后来玄宗登基,重用苏,特爱苏诗文。某年长安春游,盛况空前,苏作应制诗说:“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逸句,收入《全唐诗》卷七四)玄宗读后大为赞赏,亲自把御花插在苏的头巾上,当时的人都十分羡慕。有一年中秋节夜晚,苏在宫中值班,与诸学士赏月,玄宗特为关照,令人备下酒宴灯烛;当夜长天无云,月色如昼,苏说:“清光可爱,何用灯烛?”命人撤去灯烛。玄宗非但不怪,反而嘉赞苏的文雅举动。开元十五年(727),苏逝世,玄宗停止朝会,设帐痛哭于洛阳南门;下葬之日,玄宗正在行猎途中,得知消息,半道而返,说:“苏就要下葬了,我怎忍心打猎娱乐呢!”

苏既为名人,趣闻自然较多。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他有一块锦纹花石,雕刻为笔架,放置在砚桌上,每当天要下雨的时候,这个锦纹花石的笔架就渗液如出汗,不一会儿雨便下起来。久而久之,苏便把它当做“雨候”—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天气预报石”吧。

第十一节 五步诗

零陵(今湖南永州)人史青,自幼聪敏,博闻强记。开元初年,史青上书自荐善于写诗,说:“臣听说三国时代的曹植七步成章,臣虽然愚笨,但认为七步太多了;如果陛下赐召臣试,五步之内,即可完成陛下的试题。”玄宗爱才心切,就召他晋见,以《除夜》、《上元观灯》、《竹火笼》等诗题考他,他都脱口而出。其中《除夜》一诗最佳,诗曰:“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玄宗非常赞赏,任命他为左监门卫将军。

第十二节 七遍诵万言

开元初年,潞州(今山西长治)人常敬忠,十五岁以明经科及第。几年之间,遍通五经。他上书自荐,并说自己记忆力超人,“看一遍即能背诵千言”。玄宗命令中书省予以测试,中书舍人张说问常敬忠:“学士看一遍即能背诵千言,能看十遍背诵万言吗?”常敬忠回答:“自己还没试过。”于是张说拿出世人罕见的一本书,对他说:“你可以看上十遍,再试着去背诵。”常敬忠遵照命令,端坐而读,每读一遍,就在地上画一道记号。读到第七遍,起身说道:“这书我已能背诵了。”张说不大相信,说:“可以看够十遍。”常敬忠说:“若是十遍,就是十遍背会;现在七遍就已背过,为何要满十遍?”说完就背诵起来,张说手拿书本对照,眼睛几乎跟不上常敬忠的背诵速度。等背诵完毕,发现一字不错。观者无不赞叹羡慕。张说又惊又喜,当天就奏报皇上,皇上传令召见谈话,赐与绿衣一套,赏给许多礼物,任命为东宫太子的属官,并供职集贤院,侍讲《毛诗》。一百多天内,三次升官,受到皇帝的特别恩遇。可能是提拔得太快了,威胁到别人的地位,遭到同僚的嫉妒,结果被人下毒害死了。

第十三节 聪明尉

诗人魏奉古,博闻强记,过目不忘。一次参加一个盛大宴会,席间有位宾客草拟了五百字的序文,魏奉古看了一遍,说:“这不是现场创作的新文,而是一篇旧作。”说着,提笔就默写了一遍,一字不差。写序文的那个人无法辩白,默然自失,满座的人都鼓倒掌嘲笑他。魏奉古见对方太尴尬了,才慢慢笑着说:“刚才我看的时候就记下了,不是旧作。”众人这才明白,无不惊叹他的超强记忆力,魏奉古也因此而知名。后来他殿试中举,授雍丘(今河南杞县)尉;当时姚新任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辖区内的大小官员都来拜谒,姚特别把魏奉古召到跟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说:“这就是聪明尉吗?”从此人们便把他叫做“聪明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某一天姚拿给魏奉古一本厚厚的账册,魏奉古只看了一下便背诵了一千多字。姚大为震惊,起身说:“我为官四十年,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事。”遂大力荐举魏奉古。魏奉古后任监察御史、户部郎中,开元八年(720)之后官终兵部侍郎。

开元年间还有一位“速记”奇才,叫柳芳。诗人李幼奇曾以自己的诗作去拜谒柳芳,在柳芳面前朗诵自己的百韵诗,柳芳暗记在心,开玩笑对李幼奇说:“这是我的诗。不信我写给你看。”不容分说便拉着李幼奇来到一面墙壁前,挥毫默写,一字不差。李幼奇大感惊异,面有不平之色。过了好大一会儿,柳芳才慢条斯理地说:“只是开个玩笑,这首诗就是你刚才朗诵的诗,是你写的。”接着又请李幼奇再朗诵所著文章,李幼奇每念一遍,柳芳都能默写。

第十四节 李白捷对

相传李白少年时期,曾居住在彰明县(今四川绵阳),应募为县中的小吏,充当县令家里的服务人员。一次,李白赶牛经过堂下,县令的妻子发怒,将要责罚他,他马上吟诗道歉说:“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必问牵牛。”县令听了很惊异,未加责罚,而且从此逐渐看重他,让他不再干粗活,只在书房中侍候砚墨。某一天,县令写诗咏山火,才写了一句“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就文思枯竭写不下去了。李白在旁续诗道:“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县令惭愧而止。过了不多久,李白跟随县令外出观潮,看到有一个女子溺死江中,县令又苦思良久,吟诗道:“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旁朱。”李白敏捷接口说:“绿鬓随波散,红颜逐浪无。因何逢伍相,应是想秋胡。”县令自愧不如,心里别扭,很不高兴。李白害怕他嫉妒迫害,便弃职离去了。

第十五节 丑神童

唐代著名的理财专家刘晏,子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开元初年,唐玄宗东巡举行封禅大典,年仅八岁的刘晏献《东封书》,玄宗看后颇感惊奇,让中书省出题考试,任用为秘书省正字,掌管校正图书典籍。刘晏脑瓜聪明伶俐,相貌却极其丑陋,被人称为“丑神童”。尽管长得很丑,但八岁便担任官职,所以当时被奉为“国瑞”,名声很大。玄宗曾亲自带他到内殿,让他随意在宫中游览;贵妃把他抱于膝上,给他画眉毛梳头发;宫女向他抛花献果不计其数,这些都传为一时盛事。

刘晏十岁的时候,唐玄宗在勤政楼赐宴百官,大张声乐,动用了千百名宫伎,表演各种音乐歌舞杂技。宫伎中有一位王大娘,拿手的绝活是头顶百尺长竿,长竿上还架置木制假山,假山的形状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瀛洲、方丈,山中更有一个小艺童,手持大红色的符节进出其中、载歌载舞。这一天,刘晏也来观看演出,玄宗把他叫到跟前,开玩笑说:“你这神童担任正字官,正得了几个字?”刘晏回答:“天下字都正得,只有一个‘朋’没有正得字源和本意。”玄宗笑过之后,和杨贵妃继续观看表演。杨贵妃见王大娘的顶竿出神入化,就把刘晏拉过来抱坐在膝上,让他作诗描绘这个场景。刘晏应声咏诗说:“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说:谁料到身穿绮罗(指王大娘)的女人反而很有力气,竿山嫌轻还要载人;实际上又含有双关语义,说杨贵妃深得玄宗宠爱,还把自己置抱在膝上以表隆恩。玄宗、杨贵妃和别的妃嫔听了刘晏的诗,欢笑了很长时间,笑声远传到楼外。玄宗赐给刘晏象牙手板和黄纹袍,以示殊荣。

刘晏也没辜负朝廷的厚爱,长大成人后出任理财官,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大力整顿全国财政和物资供应,为唐朝的中兴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第十六节 方圆动静

中唐时期的李泌,历仕玄、肃、代、德四朝,位至宰相,封为邺侯,是著名的“智多星”。相传他母亲周氏以前每次生孩子时,必定累日困倦,遇到很多麻烦;唯独生李泌时顺顺当当,因此给他取小名叫“顺”。李泌幼而聪敏,看书一遍即可成诵,六七岁学习作文。

开元十六年(728),唐玄宗在御楼举行盛大宴会,夜晚在楼下安放高座,召请儒、释、道三教的学者讲论。李泌姑姑的儿子员(chZ),年才九岁,暗中求母亲给他准备好儒服,夜晚登上高座演讲辩论,口若悬河,词锋锐利,讲论者都甘拜下风。玄宗十分惊奇,召他上了御楼,问过姓名之后,说道:“原来是诗人员半千的孙子,怪不得这么聪明。”玄宗又接着问:“外面还有像你一样的神童吗?”员回答说:“我舅舅的儿子小顺,比我小两岁,可是能赋诗作文,比我还敏捷。”玄宗问明了李泌家的地址,命令宦官偷偷潜伏在李家的门口,等他出来时抱着来见,不要让他的家长知道。宦官抱着李泌进宫时,玄宗正与宰相张说下棋,玄宗见到李泌,看他容貌非凡,便对张说说:“这个孩子比前边那个孩子好多了,形体仪表真像是国家难得的人才。”张说说:“确实如此。”目测过后,玄宗让张说出诗题考李泌,张说就指着眼前的围棋,让他咏“方圆动静”。李泌说:“有什么规矩吗?请举一个例子听听。”张说应声吟道:“方如棋局,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张说认为他年幼,便教导启发他说:“只要有这种虚拟的意思就行,不必实际去说棋。”李泌说:“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容易了。”玄宗见他人小口气不小,笑道:“智慧远远大于身高和年龄。”李泌略加思索,吟诗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张说听了,向玄宗庆贺说:“圣明时代,国家有杰出的人才啊!”玄宗大喜,把李泌抱进怀里,抚摸着他的头,命人送上果脯给他吃。随后送他到忠王的府第,住了两个月才送回家中,赏赐很多衣物及绢帛,并晓谕他的家长说:“孩子年龄还小,过早授予官职,恐怕有损于成长;你们要好好养育他,他日必为国家的栋梁。”张说也邀李泌到自己家中,让他和儿子张均、张相处为友。其他的大臣,如贺知章、张九龄、张廷、韦虚心,一见李泌,都倾心爱重。贺知章曾经说:“这个孩子目如秋水,将来必拜卿相。”

李泌幼年时,还曾赋诗讥讽杨国忠说:“青青东门柳,岁晏必憔悴。”因为“杨柳”常连用,杨国忠便在玄宗面前告李泌的状,玄宗不予理睬,说:“赋柳是讽刺你,那么赋桃(”桃李“常连用)就是讽刺朕,能这么牵强附会吗?”

唐德宗时,任命李泌为宰相。德宗想改年号,李泌说:“本朝的强盛,莫过于贞观、开元,请各取这两个年号的一个字。”于是改年号为贞元。

第十七节 士兵作诗

中唐时期的节度使朱滔,是大军阀大叛臣朱的弟弟,弟兄二人都是安史的余孽,反复无常,割据北方,疯狂征兵以扩充势力。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心狠手辣的军阀,也有受感动、发善心的时候。

一次,朱滔又展开席卷式的大征兵,不管是否是书生士子,一律严令从军,并且亲自到球场检阅新兵。抓来的新兵中,有一位士人,容貌举止大方,进退行走都很文雅。朱滔把他叫到面前问道:“你原是干什么的?”士人说:“学习作诗的。”朱滔又问:“有妻子吗?”回答说:“有。”朱滔觉得很有趣,就让他现场作一首寄给妻子的诗。士人领命,提笔立即就写成了,诗说:“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着,回日画眉看。”朱滔见诗写得很有感情,又命令他代替妻子答诗。士人不假思索,又成一首:“蓬鬓荆钗世所希,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合是归时底不归?”朱滔虽是军阀,但也颇通诗文,觉得让这样文采风流的士人上战场去拚杀,确实是有辱斯文,于是赠送士人一束绢帛,放他回家“题诗”、“画眉”、“从鸳被”去了。

第十八节 三步成章

书法上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柳是唐代两位书法大家,颜是颜真卿,柳指柳公权。柳公权的字,间架严谨,风骨挺拔,所以有“柳骨”的称谓。可能是他的书法太有名了,以至于很少有人提到他是诗人,其实他的诗也很不错,而且构思敏捷,有一些精彩的“急就章”。

柳公权高寿八十八岁,历事宪、穆、敬、文、武、宣、懿七个皇帝,几乎每个皇帝都喜欢他的字和诗。唐文宗曾夜里召他谈话,蜡烛燃尽而话未谈完,宫女用烛油沾纸芯点燃继续谈话。一次他跟随文宗到未央宫,文宗停车说:“我有一件喜事。往年给边疆将士分发军装总是不及时,今年早春二月就已经发完了。”柳公权表示祝贺,文宗兴致勃勃地说:“要用诗来祝贺!”旁边的人也凑趣,敦促柳公权用口不用笔,立即就吟诵一首。柳公权马上吟咏道:“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应制贺边军支春衣》)文宗十分高兴,要求他再献一首,柳公权又应声成诗。文宗激赏说:“从前曹植七步成诗,现在你竟三步成章了!”另有一个夏日,文宗与学士们联句,文宗起句说:“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应声说:“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当时还有几位学士联句,文宗唯独只吟诵柳公权的诗句,称赞说:“辞清意足,不可多得。”并要求柳公权把这两句诗题写在墙壁上,永作留念。

唐武宗继文宗即位,曾对一宫嫔大发脾气,随后又把那宫嫔召来,对供奉内宫的柳公权说:“我怪罪这个女人。但如果能得到学士您的一首诗,我就息怒不计较她的过错了。”说完,用目光示意那宫嫔,把御座前的几十幅蜀地出产的精美笺纸交给柳公权。柳公权几乎没有思考,挥毫就写成了一首《应制为宫嫔咏》:“不忿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武宗见诗大喜,赐给柳公权彩锦二十匹,命令那宫嫔拜谢柳学士的成全之恩。

柳公权的品格也与他风骨峻峭的书法相似,刚正不阿。虽时常奉旨作诗,更经常犯颜直谏。穆宗在位时,荒唐放纵,臣下很少有人敢谏。一次,穆宗问柳公权如何掌握书法运笔要领,柳公权借机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听了,耷拉下脸来,知道柳公权是在“笔谏”。唐敬宗目光短浅,猜疑成性,没有任何作为却喜欢听奉承话,有一次在便殿召对六位学士,当谈到汉文帝力行节俭时,敬宗就举起袖子说:“我这件衣服已浆洗过三次了!”学士们明白他的意思,都称颂他节俭美德,唯独柳公权一言不发。敬宗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说:“统治天下的君主,应该重大节、抓大事,尽力进用贤良,罢斥奸邪,赏罚分明,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择善而从,从谏如流。陛下穿件洗过的衣服,与治国安邦的大功大德相比,不过是件区区小事呀!”敬宗本欲夸功买好,想不到被柳公权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气得脸色铁青,可对这位名满天下的学士又无可奈何。

柳公权三步成章,诗思敏捷,笔正言正心更正!

第十九节 白赋·赤赋

寇豹、谢观二人同在宰相崔裔孙门下为门客,以词藻见长。寇豹对谢观说:“你《白赋》里有什么佳句?”谢观回答说:“晓入梁王之苑,雪满群山;夜登庾亮之楼,月明千里。”寇豹连连称妙。谢观自高自大道:“我已扬名海内,你才气不小,为什么不作《赤赋》?”寇豹不假思索,高声道:“田单破燕之日,火燎平原;武王伐纣之时,血流漂杵。”谢观大惊,十分佩服。不久,寇豹辞别崔裔孙,谢观仍然寄居相府。饯行宴会时,席间苍蝇较多,谢观看到此景,便出令说:“青蝇被扇扇离席。”寇豹抬眼看见门上贴的白泽图,应对道:“白泽遭钉钉在门。”不但答对敏捷,而且语含讥讽。

白泽,是传说中的神兽,被当做驱鬼的神和祥瑞来供奉,古时候常将画有白泽的图画贴在大门上用来辟邪驱鬼;白泽也用作古代礼服的图案。因此,寇豹所说的“白泽遭钉钉在门”,也就等于是讽刺谢观是“命里穷相无官运”的“白丁”。

第二十节 崔铉咏鹰

出身于官宦相门的崔铉,自幼聪颖,又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华出众。他年幼的时候,一次随父亲崔元略去拜谒宰相韩,韩见崔铉言谈举止都很有教养,顿生喜爱之心。崔元略看出了韩的心意,又锦上添花说:“小儿近来学着作诗,略微开窍,请丞相点拨指教。”韩也想测试一下崔铉的文才,便指着架上的雄鹰说:“那就写一首咏鹰的诗吧!”家仆遵命送上纸笺,崔铉毫不迟疑,提笔写《咏架上鹰》:

“天边心性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

诗歌借咏鹰抒发雄心大志,韩更对崔铉诧异称奇,赞叹说:“这孩子前途无量,定会鹏程万里!”果然不出韩所料,崔铉后来进士及第,在唐武宗和宣宗时曾两度入相,封魏国公。

第二十一节 咏“蛙”颂“笔”见才学

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杨遗直,寓居苏州,官终濠州(今安徽凤阳)录事参军,生有四个儿子,取春夏秋冬的含义,分别取名为杨发、杨假、杨收、杨严。其中第三子杨收,相貌端庄俊秀,最为聪颖好学。杨遗直死的时候,杨收才七岁,母亲长孙氏承担了教养儿子的重担,亲自教儿子读书作诗。杨收寡言少语却博闻强记,到十三岁的时候,已是通晓经史,能诗善文,苏州人称他为“神童”。

有一次,大哥杨发跟杨收开玩笑,让他写一首咏蛙的诗。杨收吟咏道:“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寥寥四句,却连用了四个典故。第一句用神话传说,相传月中有桂树、白兔、蟾蜍。第二句是指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震仪,仪器用铜制成,内设机关,外置八龙,每个龙嘴里含着一粒铜丸,龙嘴下各蹲一只张口向上的铜蛤蟆,若哪个方向发生地震,那个方向的龙就吐出铜丸,落进铜蛤蟆口中。第三句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隐士孔稚的话语,孔稚不喜与人交际,听任住宅院内杂草丛生,蛙声乱鸣。别人取笑他太邋遢,他却说:“青蛙自由地叫来叫去,我把它们的叫声当成两部鼓吹(仪仗队演奏的音乐),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听呢?”第四句用的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名言”,晋惠帝智力低下,是个著名的白痴皇帝,有一次在洛阳御苑华林园中闲逛,听到青蛙的叫声,便问左右侍从:“这些青蛙是为官家叫唤呢,还是为私人叫唤呢?”侍从难以答复这令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便顺势哄骗他说:“一半是为官家叫,一半是为私人叫。”这四个不同时期、不同含义的典故,被杨收收入一首诗中,语工意深,贴切传神。

杨发惊讶弟弟以学问为诗竟然达到这样成熟的程度,便想再试探一下,又限用“钻”字为韵脚,让杨收咏笔。杨收又是一气呵成:“虽非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事,定使冠三端。”这首诗仍然使用典故表情达意,首二句既用战国毛遂“脱颖而出”的故事,又用晋代文学家陆机《文赋》“挫万物于笔端”的话语;末句反用《韩诗外传》的说法,《韩诗外传》认为君子当避“三端”—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小小年龄,竟然直言不讳地表示要用一支笔去博取相位,志向非凡,令大哥杨发咋舌惊叹。

这两首妙用典故的诗传开以后,杨收的名气在当地更响了。每逢良辰美景,苏州人都登门来求他作诗,来的人太多,以至于连他家的篱笆墙都挤坏了。杨收嘲咏此景说:“尔幸无羸(leO)角,何用触吾藩。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羸角”也是用典,《易·大壮》有“羚羊触藩,羸其角”的语句,“羸”字通“累”,是系累、束缚缠绕的意思。

唐武宗会昌元年(841),二十六岁的杨收考上进士;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杨收当上了宰相,实现了“一朝操政事,定使冠三端”的夙愿。

第二十二节 神童林杰

唐文宗时,侯官(今福建闽侯)地区出了一个神童林杰(字智周),年幼而聪明秀异,出口成章,发言成文,而且多才多艺。

林杰的父亲林肃,是当地一位负责土木工程的官员,性格开朗善良,特别爱好收集书籍,又精于棋道,当时的名人高官多愿和林肃交往。等到有了林杰这么一个天资卓越的儿子,益发光大了门户。林杰五岁那年,父亲带他去郊外游览,走到道教王仙君的祭坛,林肃试探儿子说:“孩子,能写诗抒发对它的观感吗?”林杰当即便口占一首七绝《王仙坛》:“羽客已归云路去,丹炉草木尽凋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林肃想不到幼子的诗作竟达到这种程度,惊喜了一路,回家后又告知亲戚朋友,众人都很惊异,辗转传诵林杰的诗歌,在乡里引起很大的震动。从此之后,林杰每天都练习作诗,不多久就写满了卷轴了。

第二年,林肃领爱子携带诗卷去拜见福建观察使唐扶,唐扶展卷细吟,耸耳赞叹,命令自家子弟把林杰邀请到他们学习的书院,相互交流诗艺。正巧赶上七月七日七夕节,按照民间传说和风俗,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夜晚,妇女要结彩线、穿七孔针,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之为“乞巧”。唐扶亲自召见林杰,见堂前的妇女正在“乞巧”,便让林杰作《乞巧》诗。林杰提笔写道:“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扶惊赞说:“真是神童!名不虚传!”观察使大人的称赞传开后,附近的乡民纷纷前来观看,想看一看小小神童究竟是什么模样,以至林杰家门前满是看客。

林杰还通晓琴棋书画,仿佛都是无师自通。唐扶和宾客下棋,有时眼看要输,便封盘罩住,派人叫林杰来,接着往下下,林杰必定能想出奇招,反败为胜。棋艺千变万化,曲尽其妙,犹如神助。后来又学习作辞赋,也颇有名声。例如有《仙客入壶中赋》说:“仙客以变化随形,逍遥放情。处于外则一壶斯在,入其中则万象俱成。飞阁重楼,不是人间之状;奇花异木,无非物外之名。”

到九岁的时候,林杰即离家漫游,拜谒文人绅士,如大夫卢贞、常侍黎殖、侍御史李远、度支使赵容等等,都引林杰为宾客,大加嘉赏。每有拜谒兴会,林杰都有诗作,其中以和赵容《咏荔枝》诗最佳,诗曰:“金盘摘下排朱果,红壳开时饮玉浆。”有位姓郑的官员,十分佩服林杰的才学,专门为林杰撰写了一篇《奇童传》。

十七岁那一年,当林杰结束本乡本土的琴书生活,正要西行北上图谋更大发展的时候,突然染病去世了。人们对神童的夭折不能接受,便编故事说:林杰原本是天上的神仙,只因犯了天条,被贬谪到人间,又迅速被召回天庭去了。唐代有“谪仙人”李白,又有“谪仙奇童”林杰,也算作“谪仙成双”了。

第二十三节 大明寺诗谜

淮南节度使令狐镇守扬州(今属江苏),大明寺为当地名刹。一天,令狐带领一些僚属前往寺院游览,步入西廊,看见廊壁上题写着一首诗:“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一尺,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然,添却双勾两日全。”诗写得怪诞难懂,令狐和幕僚看了,站在那里琢磨了很长时间,都无法解释。只有班蒙一个人说:“一人不是个大字吗?二曜是日月,不是明字吗;尺一为十一寸,不是寺字吗;点去冰()旁,是水字;二人相连,是天字;不欠一边,是下字;三梁四柱烈火燃,是无(无)字;添却双勾两日全,是比字。这样来看,连起来不就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吗?”众人都恍然大悟说:“班蒙破解诗谜真是聪明机敏哪!”大家赞叹了一整天,又去询问老僧是谁写的这诗谜,老僧说:“去年有位客人独自来游,题了这段隐语之后就走了,他没有说自己的姓名。”

第二十四节 日试万言

晚唐文人王,家居长沙(今属湖南),以文思敏捷著称。当时朝廷开设有“日试万言科”,专门挑选诗文方面的“快枪手”,授予功名。湖南观察使崔公,知道王的特长,上书推荐他赴京应试。在此之前,崔公决定先在自己的官衙里试试王,看他是否真有才学,王欣然从命。测试这天,王用过早饭,请来十个擅长书写的小吏,发给每人笔墨纸张。首先考赋,题目是《黄河赋》,随着崔公一声开考令下,王马上进入状态,双手搭在肚子上,巡回走动,向十个书吏口授文句。王说得奇快,那十个书吏集中精力握笔疾书,笔不停歇。不到一时三刻,长达三千字的《黄河赋》就写成了。接下来是考诗,以“鸟散馀花落”为题。王嫌书吏抄写太慢,便亲自操笔,不一会便写了三十首诗。在场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惊讶不已。正在这时,天气陡变,风雨暴至,把刚刚写好的几张诗稿卷走,溅湿了泥水。旁边的人赶紧去取,可是已经无法舒展了。王说:“不要去取了,只管拿新纸来就行!”纸张送上,王大笔一挥,立即又写出了十多首诗。还不到正午时分,王前后总共已写了七千言了。崔公非常高兴,传话给“监考”的官吏说:“看来万言不在话下,快快摆酒庆贺!”酒席间,众人对王赞不绝口,忽然有人提出《黄河赋》中有百余个生僻字不知怎么读,王当众朗读,旁若无人。

牛刀小试,王踌躇满志赶到京城,准备大显身手。当时朝中当权的是宰相路岩,路岩闻听王的名气,想接见一下,便派一个人去通知王。王想抬高身价,故意激将说:“我要等着见皇上!”路岩心胸狭隘,听到这话后极为恼怒,立即奏明皇上,废除了万言科考试。王败兴而归,气恨世道不公,深感怀才不遇,于是消极放诞,终日酣饮,与醉鬼、屠夫、商贩为伍。

一次,王闲游长沙岳麓寺,遇到诗人李群玉,李群玉问他姓名,王很自负地说:“我是日试万言的王。”李群玉也自命不凡,对王没有表现出恭敬的意思,只是淡淡地说:“既然如此,请与先生联句如何?”王说:“悉听尊便。”李群玉默想片刻,破题吟出两句,王不假思索,即刻续诗答对说:“芍药花开菩萨面,棕榈叶散野人头。”李群玉见王果真名不虚传,自知比不上他,便改口谈别的事情了。

第二十五节 凤毛李琪

李琪出身名门大族,父亲李敬,广明年间(880—881)曾在滑州(今河南滑县)担任军帅王铎的幕僚。李琪生下来就特别聪明,十岁通六经,勤奋学习,博览文史,十三岁时所作的词赋诗颂,已经获得当时贤士的高度赞赏。军帅王铎听说后感到奇怪,每次看到李琪的诗作,都半信半疑。王铎曾经留下李敬和幕府将领喝酒,暗中派人以“汉初三杰”为题目去考试李琪作赋。等到李琪作完了,拿回来交给王铎,赋的末尾写道:“得士则昌,非贤罔共。龙头之友斯贵,鼎足之臣可重。宜哉项氏之所以亡,一范增而不能用。”王铎惊奇地说:“这个小孩儿能成大器!”想要抬高他的文章的声价,便将他作的赋拿给座上的宾客看,大家全都称赞夸奖。有一天李琪去拜见王铎,王铎看着他说:“正好蜀中诏书(当时唐僖宗在蜀避难)到了,任用夏州(今陕西靖边)拓跋思恭为京北收复都统。你能以此为题材写一首诗吗?”李琪拿过笔立即写成一首诗:“飞骑经巴栈,鸿恩及夏台。将从天上去,人自日边来。此处金门远,何时玉辇回。早平关右贼,莫待诏书催。”王铎更加惊奇,握着李琪的手说:“你真是凤毛(有乃父乃祖之风的杰出人才)啊!”这时李琪才十四岁。第二年,他母亲去世,他流浪寄居在青齐(今山东境内)一带,烧米糠和木柴照明,夜以继日看书数千卷,同时写了不少诗赋。到唐昭宗时,李琪科举上榜。

同类推荐
  • 居里夫人(名人传记丛书)

    居里夫人(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了居里夫人的生活以及她的工作。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她在男性主宰的科学领域里占有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女性、第一位法国大学的女性教授、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位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得奖人、第一位母女皆获得诺贝尔奖的母亲如此炫目的光环全部笼罩在居里夫人一人头顶,世界都为之震惊!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铁骑王者:成吉思汗(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热门推荐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网球王子之越前凤筱

    网球王子之越前凤筱

    片段一:“哥哥,我爱上你了怎么为?”“凉拌!”“唔……我不爱你了!”“哎,别呀!筱筱,我也爱你!”“可我们是兄妹,这是乱伦!”“……”片段二:“哥哥,我要走了,去我本来的地方,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别说话,筱筱,你不会死的,不会死的!”“哥哥,在走之前,我想和你说说话。”“你不会死的……”“龙马,在这一世,你是我唯一爱着的人,是你让我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薰衣草仙子,第一次懂得了爱,如有来生,我一定还会再爱你,因为创造我的神,曾说过,因为苦过,爱才会更甜……”
  • 魂之诅咒

    魂之诅咒

    当世界衍生之时,世界有了光明,人类从黑暗之中诞生,人类掌握了魔法,掌握了格斗,不断地将其以外的种族向外排除,与此同时也有着一种诅咒从人世间蔓延开来……邪族入侵,神的消失,人类的处境岌岌可危……
  • 疯癫西游

    疯癫西游

    打油诗版:一朝穿越成气团,认识猴子闹天宫。不打不识众神君,疯癫张狂誉六界。西行十万八千里,不爱妖魔不爱仙。蓦然回首仰天望,大小夫君闹翻天!她鸣:苍天啊,我,我,我不要穿越呀!他们怒啸:皮痒了又?敢再说一次试试?!普通版:一觉醒来被扔到西游记里,她苦恼、纠结却也过得风生水起。上闹天宫,下扰过地府,最后还参团加入了著名的西行四人组,过了几天取经瘾。问她是谁?她就是:六界之内的小霸王!
  • TFboys:无情小姐也有爱

    TFboys:无情小姐也有爱

    韩昭雪,萌妹附身小萝莉,上学第一天便迟到,一见钟情易阳千玺,是学校里的校草,散发着不可靠近的逼人气势,还用孤独冷漠。易阳千玺,出了名的冷男,酷男,却偏偏被一个小萌妹给赖上,自己的生活被打乱,自己却已经有了未婚妻樱晗。看看我们的小萌妹怎样把千年不化的冷男融化,我们的冷男用什么样的行动把萌妹‘赶走’一直被萌妹缠惯的冷男,却又一天发现萌妹失踪了,自己的心乱了,自己什么时候早就把她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呢?是什么时候,那个人在就进入自己的心中,占了全部。
  • 生物骇客

    生物骇客

    二十一世纪中叶,基因技术突飞猛进,生物黑客兴起。生物特勤组警探丁一在生物黑客聚集的淡云市奉命调查案件。高智商黑客在数字组成的世界里无所不能。丁一渐渐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对手,在人类历史中前所未有,无比强大.....454308348灰色螺旋地带紧急招募生黑......
  • 云中的恋人

    云中的恋人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 隐情秘爱:老婆签回家

    隐情秘爱:老婆签回家

    “五年,做我的女人取悦我直到我厌烦。我给你想要的一切。作为条件,你终生不能嫁入连家。”“笑笑是谁?”“想知道是么?那要看你拿什么来换了。”“我付不起违约金,所以,我不想嫁给你。”“没关系,违约的反正是我,我付给你违约金。”“你可不可以不要跟我抢孩子。”“签了这份合同,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连轻言拿着一份合同,似笑非笑的看着史语语已经显怀的肚子。她只是想摆脱他安静的过自己的生活。他只是想让她回到他身边,哪怕用合约束缚住她。只要她有所求,他就有留住她的理由。
  • 大千世界交易站

    大千世界交易站

    刘道长,不是道长,他姓刘,名道长。刘道长,父母早逝,身高体壮,家财万贯,为人豪爽,洁身自好,是标准的富二代配置,广大未婚已婚少女少妇的梦中情人。只可惜,道长对富二代生活没兴趣,整天装成穷屌丝,准备逆袭白富美。也许因为装逼遭雷劈,他果然被雷劈了。毫不意外,被雷劈的补偿福利——穿越,李道长享受到了,穿越金手指——三千世界交易站,可以跨界面交易的神器,刘道长也得到了。但是,刘道长碰到麻烦了。因为不是他炼化了神器,而是神器炼化了他。作为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肉身成器灵的代表,刘道长悲剧的发现自己只能在神器能力辐射范围之内活动。更悲剧的是,神器变成了一座城堡,搬都搬不动。被变相软禁的刘道长不得不殚精竭虑的升级神器,不为逆天,只为能到更远的地方玩一玩。
  •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TFboys之唯美盛开的爱恋

    这部小说主要是写两个组合的相识,相知,相爱,希望大家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