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46300000042

第42章 非洲的最后一抹余辉(1)

隆美尔的突袭,使美军受到了一次难以忘怀的痛击。艾森豪威尔的海军副官2月23日在他的官方日记里直言不讳地承认:“骄横傲慢、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今天蒙受了耻辱,这是历史上我们最惨的败仗之一,我看这已是世所周知的事实。与彬彬有礼、明白事理的英国人相比,更使我们狼狈,‘确有羞愧之感’。”一份德军电文以轻蔑的语气谈到了美国军队的战斗素质,艾森豪威尔获得这一电文后,要求属下的每一个军官都看一看,“这份电文使每一个美国人都感到懊丧……”

痛击艾森豪威尔

就在隆美尔准备对立足未稳的美国军队发起进攻的同时,进驻北非的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也在积极筹划着新的行动。这位在两年前还只是一名小营长的上将军官,也正在寻找时机准备在立稳阵脚后,向******的德军发起致命一击。

艾森豪威尔正在面对是德军的第五装甲军团和非洲装甲军团两部分力量,所以他不得不在前沿阵地的两端同时加强防御。但相对来说,他更担心的这条战线的南端。因为这里不仅是美军脆弱且漫长的供应线的末端,而且这里的美军面对的是著名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进驻到这里的美军第2军团根本就没有作战经验,只在登陆的过程中与法军打过一两天的仗,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使得他们更加自满和缺乏纪律性,他们对自己很快就要面对的情况缺乏准备。在艾森豪威尔看来,担任第2军司令的弗雷登达尔似乎不太胜任他的职务。这位美国军官好像过于关心他的指挥所的安全。他把指挥所设在离前方好几公里远的一道峡谷的沟中,只有一条狭小、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到那里。在耸立的高山下面,弗雷登达尔派了200名工兵干了三个星期,为他和他的参谋人员构筑地下掩蔽所,此后,他几乎没有离开过他的指挥所。尽管艾森豪威尔对他很不满意,但由于他是马歇尔亲手挑选的,无法将其轻易撤职。

1943年2月11日,艾森豪威尔从英国方面得到情报,阿尔尼姆将率德国第五装甲军团于近期在第2军防线北端发动主攻。虽然很多将领对这个消息提出质问,但艾森豪威尔却深信不疑。

2月13日下午,艾森豪威尔抵达弗雷登达尔的司令部,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弗雷登达尔将主力部队第1装甲师分为两部分,A装甲战斗群和B装甲战斗群,并将B战斗群部署在防线的北端,作为重点防御力量。

几乎在同一时刻,德军也在召开动员大会。在斯法克斯南面的一座飞机场里,隆美尔、齐格勒、第十装甲师指挥官弗里茨·冯·布诺奇、第二十一装甲师指挥官汉斯·格奥尔格·希尔德布兰特等人坐到了一起。会上讨论了德军即将展开的进攻计划,这次进攻将由美军防线的南部地区西迪布齐德开始,由阿尔尼姆的作战部长齐格勒指挥,时间定于2月14日,代号为“春风”。

在这次进攻中,隆美尔的非洲装甲军团没有被赋予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

2月14日早晨6点,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德军的进攻开始了。这是一次完全出乎艾森豪威尔意料的进攻,直到10点30分,当他到达弗雷登达尔的指挥所时,才知道德军正在从南部向美军阵地深处推进,他连忙调集附近的各个美军部队紧急支援,但由于部署的不合理和领导体制的不完善,没有哪个部队可以伸出援助之手。至下午5时,美军南部的A装甲战斗群全军溃散,狼狈逃往斯贝特拉方向,他们损失了44辆巨型坦克、59辆半履带车以及26门大炮。2月15日,德军乘胜追击。艾森豪威尔调集一切力量仓促堵截,到黄昏时分,美军又损失了54辆坦克、57辆半履带式车辆和29门大炮。A装甲战斗群实际上已被消灭。艾森豪威尔被迫退却,甚至将防线最南端的重镇加夫萨也放弃了。

隆美尔由于自己的非洲装甲军团没有拿到主攻任务,所以没有亲赴战场前线。虽然他当时正在******南部视察马里斯防线,但他对美军的关注不曾一刻减少。

当得知美军已放弃加夫萨后,隆美尔于2月16日上午7点30分亲自动身前往那里。

一路上,到处都挤满了前进的坦克、汽车,以及俘获的吉普车和美式装备。坐在车中,隆美尔聚精会神地研究起作战地图来,美军的溃退再一次激发了他要再展雄风的想法。他想,要是他和齐格勒齐心协力追击敌军,穿过西部山脉,乘胜攻占那些隘口,最后他们就可以从后面对在******的全部英美部队形成夹击之势,这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隆美尔立即向阿尔尼姆建议让齐格勒的两个装甲师于黄昏时挺进,争取当夜攻占斯贝特拉。但阿尔尼姆根本没有隆美尔的那种气魄和气质,他无意开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于隆美尔的建议只是不置可否地应付了几句。

但隆美尔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驱车驶入加夫萨,对那里的地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然后又冒着猛烈的冰雹回到营地,向阿尔尼姆的司令部挂了紧急电话。但阿尔尼姆不在,他手下的参谋人员要隆美尔放心,他们现已决定向斯贝特拉展开攻势。

斯贝特拉是位于边远贫瘠的平原交叉路口上的一座古代罗马村落。隆美尔宣布,他决定投入非洲军团的突击队,从加夫萨向富里亚奈推进。继此之后,他有两个选择,因为道路是交叉的:他可以挥戈西北,向阿尔及利亚的特贝萨进攻,也可以进军东北,指向卡塞林,在那里与从斯贝特拉来的齐格勒的装甲师会合。

2月17日下午,隆美尔率领非洲装甲军团的突击队快速发起进攻,径直穿过富里亚奈,然后转向东北。艾森豪威尔情知不妙,火速派出增援部队。他命令美军第9师炮兵部队急行军1200公里开赴新战场,把第2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的装备运送给第2军,并调拨阿尔及尔和摩洛哥其他部队的装备,以便把车辆、坦克、大炮和弹药送到前方。

但隆美尔的推进速度远远超过美军的调动速度,美军在南部地区的主要空军基地转眼就落入了隆美尔的手中,汽油库火光冲天,两个机场共抛下了30架飞机。同时,驻在阿尔及利亚境内特贝萨地区的美军开始炸毁燃料和弹药库,准备后撤。隆美尔的热血不由得又沸腾起来。到下午4点,仅用三个小时,他先后攻占了到卡塞林沿途的全部据点。

满怀激情的隆美尔仿佛重新找到了昔日的战场感觉,他冲锋在前,带领着自己的突击队奋勇直前,杀向卡塞林。他知道,只要他到了卡塞林,与齐格勒会师后,那么,更多的主动权将转向德军方面。

但是,隆美尔想错了。当他兴冲冲地赶到卡塞林时,齐格勒的装甲师并未在那。缺乏战场洞察力和大将气魄的阿尔尼姆已把他的装甲师远远地调走了。

隆美尔当即勃然大怒:“要是这三个装甲师都归我指挥,我会打得艾森豪威尔丢盔弃甲。”

2月18日整整一个上午,这个稳操胜券的局势折磨得隆美尔几乎要发疯,他完全丧失了耐性,这么个千古难逢的好机会就让阿尔尼姆这个懦夫轻松地丢掉了。

中午12点30分,气愤的隆美尔决定孤注一掷,进行一场巨赌,要把所有的兵力投入到阿尔及利亚境内的特贝萨。在隆美尔所有赌博性军事行动中,这是最具冒险性的一次,在以往,即使他在最为鲁莽的军事行动中,也一直保留着足够的后备队以防措手不及,因此他根本用不着担心会全盘输光。但是这次的局势却迫使他要用比以前更大的风险来扭转战局。他认为,如果他推进到特贝萨,再从那里向北派出侦察部队,那么******的整个美英军战线必将崩溃。

决心已定,隆美尔迅速地把这项建议电告罗马:“倘若你们同意,我请求将第十和第二十一装甲师归我指挥,迅速向集结地区富里亚奈运动。”

两小时后,凯塞林从罗马复电同意部队暂时归他指挥;同样的命令也下达给了阿尔尼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挡隆美尔了,他不由得满心欢喜。

希特勒迎接从北非得胜后,回国休假的隆美尔。可事情并不是像隆美尔想像的那么简单,阿尔尼姆一直在保持着与隆美尔不合作的态度。当天夜里,当隆美尔亲自打过电话去的时候,这位第五装甲军团的指挥官依旧满怀敌意:“我计划在几天之内进攻******的西面,因此我需要使用我的第十装甲师。”

对于隆美尔的计划,阿尔尼姆同样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进攻的重点应放在东面,譬如进攻勒凯夫。隆美尔指出这样会使进攻部队直接陷入美军正在前来支援的大部队手中,而从特贝萨展开进攻,则将直接打击美军较为薄弱的要害之处。

但阿尔尼姆顽固不化,他悄悄地把自己反对这一计划的细节报告了罗马。

18日晚,从来就没有战略眼光的意大利最高统帅部给隆美尔送来了新命令:隆美尔继续指挥第十和第二十一装甲师以及自己的非洲军团突击队,但进攻的头一个目标改为勒凯夫。

2月19日凌晨两点30分,天空中阴沉欲雨。这是隆美尔一生中具有决定性的一天。自3个小时前他发出最后一道命令后就几乎没合上眼。他同时安排了3条进攻路线:在富里亚奈,一支意大利装甲突击队作好战斗准备,试探性地朝西北方向沿通往特贝萨的大路前进;另一支由贝劳威斯指挥的突击队则将强行闯过卡塞林隘口;而第二十一装甲师将直接向北挺进,从斯贝特拉推到勒凯夫。

隆美尔暂时将第十装甲师控制在自己手中,然后他将注视着这三路进攻的发展情况,等他弄清楚了哪一支部队进展得最快后,他就会直接在那里担任该部队的指挥,并把第十装甲师也投入战斗。

但由于与阿尔尼姆的意见分歧和罗马命令的改变,隆美尔已耽误了过多的时间。艾森豪威尔的援助力量已纷纷到位,在卡塞林山口,美国人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已占领了那里的有利地形,当贝劳威斯早晨发起进攻时,美军猛烈而又准确的炮击使得他们无法快速前进。下午,隆美尔驱车赶往斯贝特拉,检查第二十一装甲师的进展情况。

希尔德布兰特带领的第二十一装甲师同样令隆美尔失望。他们花了4个小时才前进了仅仅25公里。连续几天的大雨之后,路上已全是深陷的烂泥,可走出烂泥地之后,又是复杂的布雷区。希尔德布兰特的进攻从中午时分就因地雷的阻碍受到拖延,而且还有一些力量极强的英军防御部队也赶来抵挡他的进攻。下午4点,他的坦克冒着倾盆大雨又开始移动,但遇到了更多的地雷。

隆美尔最后决定放弃希尔德布兰特的进攻,将主要进攻路线确定在卡塞林方向,他要求第十装甲师协助贝劳威斯的非洲军团突击队,强行穿过卡塞林隘口。

但第十装甲师此时却未见踪影。夜幕降临后,隆美尔只好出去寻找他们。该师花了整整一个下午越过东侧的山脉,穿过阴暗的草原,正在向他这边赶来。

“这帮家伙简直太慢了。”隆美尔怒气冲冲地说。

夜已深了,隆美尔仍在寻找这个装甲师。最后,他终于在靠近斯贝特拉的一座古罗马村落的废墟里找到了正在休息的第十装甲师。但是更让隆美尔生气的是,阿尔尼姆根本就没有让第十装甲师满编制地过来,其中不仅被阿尔尼姆留下了两个营,而且还少了24辆“虎”式坦克。

2月20日上午7时,隆美尔驱车回到了卡塞林。在前一天夜里,他曾命令贝劳威斯突破山口,然后沿左侧插向直通特贝萨的那条煤渣道前进。但当隆美尔回到这里时,却发现贝劳威斯丝毫没有取得进展,美军的援兵已经到位,德军方面的主动权不复存在了。

隆美尔驱车驶出卡塞林村,沿着一条柏油路颠簸前行,路的前方有一片灰蓝色的山峦正耸立在大雨浸透、绿草丰茂的草原上。路之尽头消失在两山之间,那里就是卡塞林山口,德军的一支装甲步兵团在过去的24小时里苦苦进攻,却无法将其拿下。

在离隘口3公里多的地方,隆美尔找到了战斗指挥官门顿上校。门顿见到隆美尔,立即报告:美国人仍控制着高地,因此他们仍掌握着穿过山谷的道路。

隆美尔未听完报告就已满面怒气,他最看不惯指挥官站在部队的后面指挥战斗,他一把将门顿扯上指挥车,然后告诉司机直驶卡塞林山口,隆美尔在那里立即设下了他的流动司令部。这个时候,天空中飘起了夹杂着雾气的蒙蒙细雨。大约10点左右,弗里茨·冯·布诺奇将军风尘仆仆地赶来了。隆美尔扼要地询问了一下他的第十装甲师所处的位置,然后他要求布诺奇派出一营摩托化部队辅助门顿从侧面发起进攻。可布诺奇却说他要等步兵营到位后才能行动。隆美尔马上给了他一顿没好气的申斥,然后告诉他:“现在你自己去带那支摩托化部队,你要亲自领着它投入战斗。”

隆美尔布置的这次进攻是由山口的两侧同时展开的。他安排好门顿上校这一侧后,又迅速地前往贝劳威斯那一侧,他命令贝劳威斯使用新式的奈比尔威费火箭发射装置向美军射击。这种六管的大杀伤力武器很快就使美国人扔下山口,开始逃窜。

但是在山口的另一边,门顿的装甲步兵于下午两点报告说,有50辆美制半履带式车辆运来了数以百计的部队,另外还有大约30辆重型坦克。隆美尔扬了扬手,要求门顿不惜代价,强行突破。

黄昏时分,两军终于在山口以北地区相遇,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坦克大战,场面非常壮观。美军坦克如潮水般向德军拥过来,炮火连天,烟雾弥漫,而德军则利用最新的奈比尔威费火箭炮,一通狂射。几个小时后,烟消云散,德国摧毁了美军22辆坦克,并俘获了30辆半履带式运兵装甲车。

2月21日是个星期天,一大早,隆美尔驱车进人卡塞林山口,视察大厮杀后的战场。战场上尸横遍野,被打烂的美军坦克狼藉不堪,一些当地的阿拉伯人正在战场上四处游荡,寻找着战利品。隆美尔面对这场暂时的胜利,脸上没有笑容。他命令手下的部队在下午2点钟继续发起进攻,越过山口向前推进。

2月22日,隆美尔也越过了卡塞林山口,来到了最前线。士兵们看到他的来到,脸上都显出了崇敬的神色。他和所有的士兵一样,在最前面的步兵和坦克中间穿行,在进攻最激烈的时刻,冲在美军炮火的轰击中,他时而卧倒,时而冲锋,皮大衣上粘满了泥土,浑身湿透。德军士兵看到隆美尔的表率作用,不禁士气振奋。战斗取得了迅速的进展。

但随后,隆美尔却犯下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小小的错误跟他最终输掉了整场战斗不无关系。

隆美尔在最前线的表率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后,不长时间以后,他一改过去的习惯,突然调头驱车回到了卡塞林山口。没有隆美尔在,第十装甲师向前推进的炮火和动力又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同类推荐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诺贝尔文学课

    诺贝尔文学课

    本书为读者介绍了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萨特、贝克特、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每位作家的介绍包括作家小传和作品赏析两个部分。让广大读者能够通过了解这些作家的生平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作品,领悟他们文学创作的动机与创作的灵感。
热门推荐
  • 那些花儿那些草

    那些花儿那些草

    每个人都有一次从学的经历,而“我”的从学经历又会有什么与众不同呢?一个叫陈甸的男孩以全市前十的成绩考上了一所著名的艺校,在那里,他和他的那帮损友们发生了一系列的搞笑,无厘头,青春励志,又富有传奇的精彩故事。。。。。。
  • 7622

    7622

    一步一步接近战争,才会一点一点明白战争。
  •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旧梦重温:民国先知的道路探寻

    百年中国早期寻路思想脉络!清朝末年,从天朝迷梦中走出来的国人,经过“器物”、“制度”等层面的探索,关于国族的梦想,其中的不少仁人志士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建立现代的国家框架,走宪政共和之路。可是,历史行进到1898年,清廷的屠刀斩灭了国人改良实现宪政共和的梦想,不少志士逐渐选择了武力。自此,暴力在中国社会的变革中愈益显现。1912年,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这个以很少量流血建立起来的共和国,成长并不顺利,及至1927、1928年,更是遭到了深深的创伤,乃至发生质的变化——从民主共和国,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党国”。
  • 契约驭灵师

    契约驭灵师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仅拥有逆天的颜值,更让人为之感慨的是这群年轻人拥有的智慧与才华。在不同的领域他们均可以称得上是人中龙凤前程无量,但偏偏均不为凡尘俗世所累,显赫的家世和多金的背景,让他们拥有的是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也因为这些满载的好奇心,让他们开始了一段匪夷所思,惊心动魄,险象环生却又无限美好的探宝之旅……
  •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号酒馆·判官

    十号酒馆·判官

    拥有审判世人的能力,却只能行走于悬崖之上,每次迈步,都是生死抉择!丁通只是一个混迹在都市之中的小混混,作为十号酒馆的常客,他最近比较烦:接连不断的奢华赌局,令他为筹码窒息的同时,也感觉到深深的不安。随着筹码的增加,他仿佛陷入了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圈套之中。透过蛛丝马迹,丁通发现圈套和一个名为“奇武会”的神秘地下组织有关。他们主动找到自己,到底为了什么?原来,奇武会这个由功夫与财富造就的神秘地下组织,以惩罚连环杀人案的真凶为己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经常有错杀的情况发生。为降低这一错杀率,他们急需名为“判官”的角色来甄别判断谁才是丧尽天良的真凶。
  • 惹爱成婚,总裁放开我

    惹爱成婚,总裁放开我

    “傅小慈,我说过我不会逼你,这一切都是你自愿的!”傅小慈死咬着嘴皮,这个男人带给她太多的屈辱和伤痛了。但是为什么,他给她噩梦的同时,又要给她这么多期待。“慕迪,你给我记住。得罪我,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 极品情圣

    极品情圣

    他是一个学生,也是一个杀手;他手握杀手界法则,建立了一个新的秩序;他能影响一个国家,甚至能改变一个超级大国。但他的理想,仅仅是出一部将来男女老少人手一本的《情圣手册》而已,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情圣!
  • 山鹰特别突击队

    山鹰特别突击队

    中国A军区内,一支鲜为人知的特种部队-猎鹰特种部队。赵军和杨辉是其中的一员,两人作战骁勇,实力惊人。但在一次任务中,整支特战队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他们俩个从国外回来,赵军气愤不已,立刻重新组建了一支特战小队-山鹰特别突击队。这支突击队忠于祖国,战斗在第一线!他们用血和生命证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是强大的!……
  • 琅琊佳人

    琅琊佳人

    他是风华绝代的嫡子他是京城里的散漫王爷他是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无奈生在帝王世家,尽管心中多少不愿意,却不得不用尽心机,周旋于宫闱。“我一辈子忠心耿耿,却招来杀身之祸。若有来生,我定选择从不遇见你们”